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6-12 11:24:29

導語:環境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客觀地看,環境藝術就是以環境為主要依據進行藝術創作的一種外在形式,在具體的環境氛圍下,借助于空間結構、設計材質以及比例尺度等多種造型來表現具體的作品。可以說,任何一個環境藝術作品都是對現代藝術觀念的一種表達,都側重于體現作品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與環境藝術不同,環境藝術設計所涵蓋的范疇要廣泛的多。毫不夸張地說,一切能夠為人們所看到、聽到或者觸摸到的事物都可以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對象或者內容。從這一角度上分析,可以將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界定為:關于人們的生活方式、生存環境、社會行為等不同角度的整體引導與協調設計的綜合性藝術。從表現意境角度考慮,環境藝術能夠被劃分為不同層次:第一層,自然環境,通常是由河流、山川、湖泊、陽光、空氣、水等因素所構造的環境;第二層,人居環境,在自然環境基礎上通過人為創造的一種空間環境。相對來說,后者比前者更富有生活情趣、更具備審美情趣,更能滿足人們生理及心理需求。總而言之,環境藝術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相互感應的產物,其核心功能在于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結合。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特點

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環境藝術設計往往是基于人們對審美的具體要求,并針對其所處的環境不斷完善的一種藝術形式,更加重視個體需求,更加強調獨特效果,突出了和諧美、動態美以及特色美。具體來說,環境藝術設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審美與實用的結合。環境藝術是基于人類客觀需求而產生的,借助于一定的藝術手段,能夠幫助人們在有效利用環境的同時,還能夠享受設計帶來的美好意境。第二,自然與人文的結合。環境藝術設計離不開自然環境,必須建立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最終所設計的成果也是以滿足人類根本利益為基礎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是具有一定服務性質的,這恰恰體現了其具有人文性。第三,多樣與整體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當從宏觀上樹立統一的、科學地思想觀念,從而為人類創造出更加美好的作品;另一方面,環境藝術所針對的人群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素材也是千差萬別的,這些均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多樣性。第四,積極性與無害性。所謂積極性,在于環境藝術設計的作品往往是值得肯定的、值得稱贊的對象;所謂無害性,就是指這種再造美是一種科學的、合理的嘗試與規劃,是建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之下進行的。

三、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

在藝術設計領域,設計師總是不可避免地會參雜個人主觀色彩,當然,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亦是如此。為了更好地展現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更完美地融合自然與人文的特點,設計師需要添加一些個性化設計,以此來幫助受眾突破原有的羈絆,從而獲取更多意想不到的感受。

1.個性化設計體現了科學與藝術的統一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產生了一股反對摩登主義建筑的思潮,緊接著,理論界出現大量相關理論,其中,多元論便是應運而生。實際上,這種理論恰恰與中國古老的“移步換景”是相互契合的。例如,著名的“蘇州園林”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互動,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從這一角度上分析,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環境設計師,應當在滿足業主需求的基礎上,借助于更加科學、合理的藝術形式進行再創造,并使最終作品遵循客觀規律,以此不斷尋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個性化設計受制于環境藝術風格

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否認,個性化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概念化、抽象化的過程,即便如此,也絲毫不影響它成為人類對大自然的進一步探索。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多數設計師總是傾向于空間設計理念以及空間文化形式的現象表現,殊不知這種過分的關注會使其忽略對于人本身的生理需求,因此,個性化設計從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當代環境藝術風格的。

3.個性化設計促進了空間使用效率的提高

對于設計者而言,其設計理念及風格可能會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一定的變化。時展到今天,環境設計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注環保,更重視環境,基于此,他們常常會結合業主的喜好、性格、職業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等因素進行環境規劃,以此不斷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

作者:程坦 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