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木實木抽屜拉手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30 10:34:22

導語:花斑木實木抽屜拉手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花斑木實木抽屜拉手藝術設計論文

摘要:花斑木紋的實驗室培植及其工藝品的制得等相關技術日趨成熟,得到的線狀菌紋紋理構成錯綜復雜的圖案,具有極高的裝飾價值。使用人工培植的花斑木紋對實木抽屜拉手進行不同位置的裝飾,獲得不同裝飾效果,進而提升木材及其制品的價值感。為探討花斑木紋裝飾木質抽屜拉手的設計感,從造型、色彩、肌理等三個方面切入,通過對比,提出概念設計可行的方案,而此類拉手的實驗室培植與制品的獲得等技術設計仍需深入研究。

關鍵詞:菌紋;花斑木紋;花斑木;抽屜拉手

真菌在木材上生長使木材著色形成花斑[1,2],這個著色過程形成的圖案具有別具一格的自然特征,因此長期被人們因“物以稀為貴”應用于反應不平凡魅力的工藝場所。人工培植花斑木也逐漸成為國內一種獲得高檔新型木質裝飾材料的途徑[3]。由此,一般將花斑木表達為經真菌形成著色的木材的統稱[4]。花斑木的理念在北美洲及歐美國家十分受歡迎,人們對花斑木的美贊不絕口,花斑木及其工藝品供不應求,十分出眾的作品還受到收藏家的青睞。但在國內很多領域還沒有應用,現將其試用于實木抽屜拉手的設計當中。為更好地探索可靠的花斑木木質抽屜拉手的批量生產技術條件,從已積累與掌握的數據及資料出發,研究適合的藝術設計路線,以期與后續的技術設計“反哺”式地共生發展。

1花斑木紋的形成與特點

花斑木是由真菌引起木材著色形成具有變幻莫測美麗斑紋的木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形成的花紋不影響木材的美感,這樣的花斑木才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然而在木材上通常只能夠形成較小幅面的花斑木,僅僅可以做一些小物品。在它的橫切面和縱切面上,常常有各種帶線性肌理。這些線狀紋理的顏色與木材的基調往往不一致,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呈現暗色,如黑色、黑褐色或黃褐色等等,形狀也不規則。圖1為天然花斑木及其制品示例。

1.1易形成花斑的樹種與生態條件

理論上通過人為誘導,花斑紋可以在任何樹種上形成,都能成為“花斑木”(如圖2所示)。而由于闊葉材木素含量低、更易白腐,花斑紋主要出現于其上。闊葉材里材色較白,心材抽提物含量低的樹種更容易形成花斑紋,這樣的樹種包括樺木、槭木和山毛櫸等[5]。花斑木是由木材和花斑菌通力合作形成的,花斑菌所需的必要條件與一般的真菌一樣,有營養物質、空氣、溫度和水。其中營養物質由木材提供;花斑菌不需要太多的氧氣,需要1.5~10mmHg(即199.983~1333.22Pa)的氧氣壓即可存活[6],但是氧氣太低會限制真菌的生長。適合各種真菌生長的溫度雖稍有差異,但大多數適宜的范圍為(10~40)℃[7]。通常真菌適合在含水率20%~50%的木材里生長。真菌的培育與選擇而言,Robinson等篩選出多形炭角菌[8],何海珊等已初步篩選了一些形成花斑木的真菌,包括炭角菌屬(4種)、蔡氏輪層炭角菌、擴散炭角菌、擬莖點霉、粘束胞霉等。

1.2花斑腐朽對木材性質的影響

產生線狀花紋的一般是白腐菌,白腐菌在許多闊葉材上都具有漂白效果,腐朽的部分呈均勻的淺色。白腐菌主要降解木素,在木材的細胞壁里也會形成輕微的染色。在形成花斑木的過程中,真菌的腐朽速度不能太快,理想狀態應該是真菌僅僅依靠木材本身的營養物質,而不是依靠分解木材的細胞壁,因此,最能夠滿足要求的是白腐菌。然而,木材的發白并不完全是木質素的降解產生,當真菌在不同的木材上會有不同的表現,如Trameiesversicolor,一種最常見的白腐菌,它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分泌的白色菌絲而不是去木質素作用。這種腐朽效果沒有褐腐嚴重(相對于重量的損失來說)。強度的損失比褐腐發生得慢,然而,隨著時間的延長,白腐導致整塊木材完全不能利用。染色真菌是非腐朽菌,因為他們不會導致木材細胞壁主要結構成分的降低,而是利用木材里的糖和低分子碳水化合物。染色真菌能改變木材的沖擊韌性,通過紋孔增加木材的滲透性。這種作用能使木材更快的吸收水分而導致更容易腐朽。

2典型花斑木紋實木抽屜拉手的藝術特征

與其它產品設計一樣[10],對本課題的研究從造型、色彩、肌理等三個主要方面入手。

2.1造型

抽屜拉手的造型形態通常是多種形態要素的綜合體。其中包含了功能、結構、功能、色彩、裝飾等多種形態,這都是造型的外在表現。而實木拉手的基本形態要素包括點、線、面等。

2.1.1點

幾何學里,點只有位置沒有大小。但形態學的“點”不僅僅具有面積的大小,同時還具有“形狀”和色彩。點的造型具有相對概念,面積、體積相當于整體而言較小,感覺上就與幾何學上的點類似。如拉手,就家具整體而言具有“點”的性質,但單獨對拉手進行研究,拉手就可能具有“線”或“面”的性質了。點的構成有三個方面的因素:成為“點”的條件;點自身的色彩和形態;點的構成,即點在形態中的排列和位置。如圖3所示,該款實木柜子的7個拉手全采用形態各異、人工培植的花斑木紋實木材料,根據柜子的技術要求安裝而成,拉手各自成形態而又按“約定”的排列形成了符合審美的節奏。

2.1.2線

線,在平面上有長度與寬度,在空間中有粗細和體積。在幾何學里,線是由點運動形成的,只有方向。與點一樣,線也是相對的。如長條狀的拉手;桌子的腿腳;相對于整體面積、體積比較小,感覺上與幾何學的“點”類似。線同樣具有三個方面的因素:成為線的條件;線自身的形狀、色彩;線的構成,即線在形態中的排列和位置。如圖5所示,根據常見的實木拉手的“線”,可有選擇地在拉手的某個面進行花斑紋的培育。

2.1.3面與體

根據“面”與“體”的定義與內涵,可知若相對地只討論單個拉手的形態,則其自然具備相應的“面”或“體”的形態特征。圖6是將花斑木薄片鑲嵌進拉手的藝術效果,其具有典型的“面”的特征。

2.2色彩

色彩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與功能、造型、裝飾、結構等其他形態共同塑造了的獨特的魅力。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形態的美觀,設計中離不開的是色彩設計,完整的設計應包括色彩設計。實木拉手的色彩可分為固有色和人工色兩種,而人工培植的花斑木紋實木拉手的線狀紋理首當其沖地存在人工色,然而為更好地彰顯“天生麗質”的自然美,不妨保留拉手的固有色。

2.3肌理

木材的肌理與樹木的生長過程息息相關,通過圖1-圖6的示例可知,培植獲得的花斑紋主要以線狀紋表征,而由于真菌的生存特性,這種線狀紋的變化及其最終呈現出的肌理效果一般比較隨機。當然,后續的研究中可根據真菌的生存習性進行有目的的誘導,從而使的線狀紋理達到預想的效果。在藝術設計中,肌理通常可分為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等兩種。上述內容可知,為了更好地提升拉手的價值感,可更多地保留其固有色的特征。因此,花斑木紋的實木拉手的視覺肌理尤為突出,而其觸覺肌理則滿足實木產品的一般特征。

3小結

通過對實木抽屜拉手的造型、色彩和肌理的研究,提出人工培植花斑紋以提升實木拉手價值感的藝術設計概念性方案。就其造型而言,可重點考慮“點”型和“線”型兩種形態;就其色彩而言,可著重保留其固有色;就其肌理而言,可就視覺肌理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獲得人工預想的肌理效果或感受。

作者:鄧遠園 羅蓓 何海珊 沈華杰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

參考文獻:

[3]何海珊,伍建榕,邱堅,等.花斑木菌種篩選[J].林業科學,2014,(50)5:118-123.

[4]甘昌濤.花斑木制備與形成機理的研究[D].昆明:西南林業大學,2013:16.

[6]郭夢麟,藍浩繁,邱堅.木材腐朽與維護[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0:12.

[10]沈華杰,張華.棉織物肌理與沙發功能形態構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1,(12):16-17.

[11]羅蓓,邱堅.菌飾木耳環[P].中國:外觀設計專利,cn301900724s.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