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類學生專業特點及創業特征
時間:2022-11-24 10:31:25
導語:藝術設計類學生專業特點及創業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利用在蘇州旅游與財經分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調查情況,對高職生專業特點的現狀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從就業質量的內涵和高職藝術設計類畢業生就業現狀為出發點,提出了從學校的職業性、學生就業能力、市場需要著手來提高高職藝術設計類畢業生就業方向。
關鍵詞:高等職業;藝術設計;職場情景
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已經在近十多年的時間里迅猛發展,其教育理念是強調以技能為主,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近些年,高職教育中的藝術設計專業由于生源較差,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接受能力較弱,所以研究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專業的特點并基于這些特點分析出其就業特征,再由這些特征來推動教學實踐。以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項目化教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目前的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模式,對在實踐運用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和教師的教學情況分析,發現學生在項目化教學中學習效果的變化,辯證項目化教學的有效性。
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專業特點
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職院校里藝術設計專業特點分為兩部分,一是主要是由高職院校入校的學生年齡層次和較淺薄的美術基礎決定,其美術基礎教學的層次要從基礎打起,二是高職院校藝術系學生在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后更希望于把美術能力轉化為設計能力并以某個職業為出發點去深入研究設計。高職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由于受到生源影響,高職教育的學生入學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參加普通高考或者單招的高中畢業生,二是來自于技校、中專或職高的學生,基礎文化水平跟前者相差不大,有些學生因愛好而擁有初級繪畫基礎,而大部分學生是入高職院校后才接受到正規的美術專業教育,因此在開展,尤其是因為處在高中教育和高職教育的夾縫中的五年一貫制高職學校,三年的中專教育必須開設大量的高中文化課教程,因此分給專業課的課時就被壓縮了。所以如何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改進專業課教學方法成為高職藝術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要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相關的學生在報考時美術基礎薄弱,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找到自身定位和職業定位,所以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會廣涉獵各種專業方向,并在定位一個方向后準確的切入之中,在學習相關專業時往往與所就職的企業用工需求有強烈的相關性,因此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時更能找準用工企業的標準,所學的專業更有時效性和實用性。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就業特征分析
職業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從宏觀上講是一種“依賴型強”、“變化周期短”、同社會經濟發展緊密聯系的教育。從教育功能上看,職業教育著重對教育這進行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特別是能在生產實踐中解決技術問題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高等教育側重于理論上的專業化通識教育,受高等教育畢業后從業者要有能力駕馭策略層面的工作。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崗位的綜合程度和其凸顯的責任、功能價值也普遍高于中職院校的畢業生。高職院校的教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處于崗位群、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作歸納總結,分析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的就業特征。(表1)通過表1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職業領域之廣,分布方向之多。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對應的職業領域既有傳統行業如廣告設計行業、工藝品制作廠,也有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和微信公眾號編輯。因此高職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可以劃分出多個與之相關的專業課程方向,讓學生在其中挑選出有興趣的方向點,進而對感興趣的課程進行深入探索,并且以職場就業為主要情境模擬。
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發展前景——以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
對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類專業進行分析就必須對某個高職院校進行實地考察分析,以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下文簡稱蘇旅財高職校)為例,進行對其藝術系的深入探討分析。蘇旅財高職校五年的教學時間里,其中三年是施行高中文化課教育,并伴隨著基礎專業課教育,四年級深入加強專業課教育,第五年里到企業中進行實習。藝術設計專業課中的平面設計和環藝設計專業都需要美術專基礎,比起單純的應對美術高考的模式美術教學有著更好的實用性。同一般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相同,蘇旅財高職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過程中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按照校企合作的用人標準制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等,把訂單式培養模式逐步試探到日常教學中來。藝術設計專業都會在四年級的時候與校外企業深度合作,把教學搬到市場中去,讓學生直接與工作掛鉤,讓用人單位直接在工作中教會學生實踐,并給予學生一定的考評分數,待到工學交替結束后學生與企業也可以繼續展開合作。這樣的校企合作相較之以往的學生自主找實習單位進行實習有更直觀的效果,同時也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去挑選工作單位,給畢業生以更廣闊的舞臺施展技能。蘇旅財高職校地處蘇州,深受姑蘇文化影響,其非遺文化蘇扇、核雕等在課程設置中具有較好的體現。所以在藝術設計中設置了大量的蘇扇制作、核雕制作的課程,作為體現高職教育的優勢方面,學院的師資隊伍有別于常規高職校的師資結構。具有較強的企業能力或技術手法的老師進到教學中的實訓環節中去,尤其是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手工藝制品課程中,對教師的技術素質要求極高,這樣能帶動產、學模式的循環發展。在實踐課程中教師需要將職業環境中索面對的問題在“師傅”的帶領下逐步解決,即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教學過程中,以市場為導向,將學生以“學徒”的形式置身于真實工作環境,指導其操作技術和技能方面的問題,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趨勢,使之根據能力的不同適應不同的職場崗位。學校響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對于優秀畢業生建設優異的創業空間,給予軟硬件的大力支持。設立大學生創業園,鼓勵學生創業謀劃創立公司或工作室,學校也會給予一定的訂單或者招商引資,讓學生的創業企業在初期活絡起來。如在校生唐金洲創立的高端婚慶公司、畢業生沈笑寒同學開設的SIRI攝影工作室,學校提供場地支持、第一年免租金,接下來幾年收取較少的租金來鼓勵學生的創業,他們承接個人寫真和婚紗攝影、婚慶主持、廣告拍攝。以蘇扇制作加工為賣點的靈葉工作室也是非常優秀,新穎設計改版的傳統檀香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手工藝制品,且工作室在行業內頻頻獲獎,并參與設計了反法西斯70周年紀念的國宴菜單屏風。這是蘇旅財高職校在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并加之鼓勵創業中最典型的案例。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分析了其專業特點和就業特征,培養出優秀畢業生的前提,需要保證學生在進校后得到基礎的美術教育,幫助學生在學到深入的專業課時擁有堅實的美術基礎。在教學環境中引入企業與學校的雙向合作,項目化教學要求學生根據具體的項目,通過完成項目內容達到做中學,學中做。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自我學習、認知、交流、創新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教學過程中的的“師徒”教授關系也是讓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有別于其他院校的特色。
作者:林雅爾 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趙喜臣.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與特點[J].英才高職論壇,2005,01:8-12.
[2]馬樹超郭揚著,高等職業教育跨越轉型提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劉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3.3.
- 上一篇:工科院校藝術設計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
- 下一篇: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設計思維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