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路徑
時間:2022-09-14 11:23:18
導語: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發揮藝術設計創意優勢,有效降低了產業發展對物質基礎的“依賴程度”,成為目前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來源。在當前系統化解決“三農”問題進程中,選擇藝術設計創意為切入點,扶持茶葉產業化發展,能夠為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尋找到最佳動力來源和發展突破口。本文以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的基礎要素分析為依據,結合以藝術設計創意為基礎發展茶葉產業化的相關問題,進而探索基于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意;推動機制;茶葉產業化;發展路徑;探索機制
目前,大眾對藝術創意、健康生活的內在消費需求極為強烈。因此,將藝術設計創意與現代茶葉產業發展相融合,塑造全新的茶葉產業形態,既有助于挖掘茶葉產業優勢資源,也有助于茶葉資源的經濟效益實現有效轉化。當然,想要充分發揮藝術設計創意在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的積極作用,要重視考慮地域實際、市場需要和國家政策等多項要素。
1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的基礎要素分析
當前利用藝術設計創意理念發展茶葉產業化模式時,要堅持以茶葉產業的自然生態、人文環境為基礎,通過圍繞藝術設計創意消費市場的具體需求,堅持與基礎條件、客觀資源相匹配,才能為藝術設計創意與茶葉產業化融合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因此,在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中,想用好藝術設計創意理念,需要充分圍繞以下要素來具體開展:1.1生態環境與人文氛圍是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的基礎要素在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中,想要用好藝術設計創意理念,不能盲目疊加現代藝術審美,要綜合考慮該地區的環境條件和人文要素,選擇適合本地區、具有發展優勢的茶葉產業化類型。從藝術設計創意發展視角看,創意與茶葉產業化的完美融合,本質上是以藝術創意元素為基礎,將現代藝術審美和創意理念、智慧科技全面融入茶葉產業化發展的全過程,通過融入現代商業元素,從而開發本地區占有明顯優勢地位的特色產業和“明星產品”,實現茶葉產業發展模式的全面創新。1.2大眾消費市場需求是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的核心要素。市場需求是獲取經營利益的根本前提,大眾消費市場需求與茶葉產業藝術設計創意的具體供給產品的“銜接度”直接決定了茶葉產業化的發展成效。用好藝術設計創意理念發展茶葉產業化是借助現代藝術設計創意的巨大“推動力”,借助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時代審美等全面融合的方式,全方位挖掘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的現實潛力的創造性活動。因此,想要實現茶葉產業化發展的預期目標,就需要堅持圍繞大眾消費的市場選擇,通過合理開發具有創意的茶葉產品,進而擴大茶葉產業的附加值和產業鏈條,擴大市場優勢和經濟潛能。1.3國家產業政策是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的保障性因素。政策是推動藝術設計創意與產業發展有效融合的依據。在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時,國家政策有著極為重要的產業化導向和發展支撐作用。雖然,在藝術設計創意應用早期,更多是一種自發行為,但想要實現藝術設計創意與茶葉產業化發展的全面、深層次融合,就必須構建包含法律、財政、稅收和經營秩序等全方位的政策機制。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先后出臺大量政策文件扶持農村經濟發展,在茶葉產業創意領域,也出臺了一系列優勢政策,這就為當前全面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完善的政策保障。1.4開發水平是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的創新因素。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是以藝術設計創意為核心的活動。因此,藝術設計創意的開發水平通常直接影響了茶葉產業化的發展層級。不同于一般藝術設計創意活動,應用于茶葉產業化的藝術設計創意活動需要充分挖掘與茶葉產業領域相關的技術、傳統工藝和生態元素在。該創意活動是以獨特的農村環境為基礎所形成積發展的,具有極強的空間屬性。因此,藝術設計創意水平及獨特性,就成為當前影響農村產業化發展能力、發展動力和支撐力的重要因素。
2基于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的相關問題
與一般產業化發展模式不同,創意是整個產業發展的核心優勢,基于藝術設計創意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不容易被模仿或借鑒。當然,該模式也對資源選擇、模式構建和開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當前我國茶葉產業發展現狀看,想要用好藝術設計創意理念,還需要充分重視突破以下問題:2.1存在盲目“借鑒”意識,項目同質化現象嚴重。部分地區在發展藝術設計創意時,盲目關注經濟效益,缺乏應有的創意意識和審美理念,存在過度開發、文化缺失和盲目借鑒等問題,影響了藝術設計創意與茶葉產業化的實際融合成效。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創意抄襲、隨意設計的問題,破壞了原有的藝術設計內涵,影響了茶葉產業化項目的發展品質。目前部分茶葉原產地仍以傳統的茶葉原料式產業形態為主,設計創意與藝術審美理念缺乏充分融入,茶葉產業資源開發處于低附加值、單一賣點環節,比如,對茶葉包裝、設計重視度不夠等,由于缺少深度、智慧開發,很難形成區域性、品牌化的優勢產品。2.2藝術設計創意理念缺失,發展優勢不足。部分地區在利用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時,未能充分利用智慧技術、優勢創意來開發符合發展優勢突出的茶葉產業化項目,直響了茶葉產業化經濟發展的生命力。比如,在利用藝術設計創意開發茶葉產業項目時,對現代元素與傳統文化的利用結構缺乏有效平衡,往往為了盲目迎合市場,對傳統茶文化缺乏充分、有效的挖掘和合理應用,影響了藝術設計創意水平。此外,由于傳統茶葉產業的集約化程度較低、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直接影響了茶葉產業產品的供需平衡,以及茶葉產業經濟發展成效,使廣大農村很難形成規?;?、現代化的產業鏈,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效益。2.3藝術傳承與時展融合不夠,市場競爭力較弱。當前茶葉產業產品的開發層次較淺,雖然多數農村地區都具有自身獨特的手工技藝或民俗產品,但由于產品整體市場化水平不高,附加值不夠,加上缺乏有開發經驗、市場影響力的優勢企業帶動發展,影響了傳統手工藝的有效發展。甚至部分地區的傳統手工技藝在現代藝術設計沖擊下,逐步萎縮,陷入消亡的發展危機。由于茶葉產業各個產業與藝術設計創意理念之間缺乏聯動、融合發展,未能充分適應藝術設計創意的發展趨勢和時代潮流,影響了茶葉產業鏈的有效延伸。
3基于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路徑
以藝術設計創意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是立足茶葉產業的地域優勢,依據各地區具體產業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聚焦具體市場需求對現有茶葉產業資源體系進行合理優化、科學配置的產業化發展方式。在當前推進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中,要通過對茶葉產業鏈進行合理分工,使產業內各項要素緊密融合,進而形成新的產業化形態,推動茶葉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3.1聚焦大眾需要,構建全新產業發展形態。在大眾聚焦文化消費、生活品質和藝術審美等一系列全新理念導向下,基于藝術設計創意的全新產業形態逐漸被重視、認可。從根本上看,藝術設計創意理念的合理融入,為茶葉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智慧,通過發揮設計創意的智慧優勢,大大優化了茶葉產業的展示形態,為茶葉產業發展升級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在推進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中,只有堅持不斷創新,將藝術設計、創意理念與相關產品生產、制作過程有機融合,才能為當前持續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提供最佳途徑。3.2立足文化內涵,推動茶葉產業化升級。文化是創意的根基,任何脫離文化背景所形成的設計創意都很難被大眾、被社會文化所廣泛認同。而藝術設計創意也為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活力。由此,借助藝術設計創意,實現了傳統茶文化與時代社會消費的完善對接與融合。但茶文化、藝術設計創意都不直接產生效益,要借助產業化發展機制和手段來實現從產業資源到市場品牌的優勢轉化,進而完成經濟效益的合理轉化。通過發揮藝術設計創意優勢,重塑傳統茶文化認同機制,激發傳統農村藝術形態的發展生命力。在文化自信理念推動下,堅持回歸茶葉產業發展本質,使茶文化藝術形態獲得了新的展示機會,全面激發了現代茶葉產業的資源增量,推動茶葉產業經濟活力升級。3.3重視提升創意水準,助力產業升級發展。“藝術創意+茶葉產業”,直接轉變了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增收的方式,根本上優化了農村產業發展結構。在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創意活動應充分發揮自身應用優勢,積極挖掘各類藝術設計創意的應用潛能,全面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審美水平,充分發揮文化、藝術的先導優勢,引領藝術設計創意經濟發展,助推茶葉產業實現穩定轉型、全面升級。要堅持從茶葉產業地域實際取材,通過突出設計創意的文化優勢和獨特審美水準,為當前創意茶葉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競爭優勢。
4結束語
以藝術設計創意為基礎,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已經超出了傳統茶葉產業的發展范圍。通過構建包含核心要素、發展平臺和衍生產業鏈等完善的產業體系,有效擴大了茶葉產業的發展空間,為大眾增收提供了新的發展途徑。當然,結合藝術設計創意的特征與內在規律看,想要用好該創意,還需要始終圍繞茶葉產業地域環境、大眾需要和時代需求,通過構建多元化發展形態,使藝術設計創意發展成為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參考文獻
[1]陳維艷.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探索——從“專注技術”到“注重創意”[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
[2]周延偉.藝術設計與老城區改造:文化標簽下的城市空間更新——以“白塔寺再生計劃”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5).
[3]李琳;李晗.精準扶貧產業文化品牌設計系列成果展示[J].華中茶葉產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
[4]趙丹陽.互聯產業與文創產業對農業產業融合的影響——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業產業融合實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9(11).
[5]胡娟.創意農業視角下廣西休閑農業發展研究——以橫縣為例[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
作者:杜雪燕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建設生態農業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養魚池塘缺氧原因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