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石油外輸計量的誤差及策略

時間:2022-03-11 04:47:05

導語:淺議石油外輸計量的誤差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石油外輸計量的誤差及策略

為此要選擇適合量程的儀表,既保證測量的安全性、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又方便讀取數據。原油密度引發的誤差原油的密度是計算油品重量的重要因素,這一因素隨著原油化學成分比例以及原油所處環境而發生變化。同時由于輸運中的原油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而流動原油的密度并非恒定不變的,但是我們所測量的原油密度致使抽樣條件下的結果,即使取平均值較小誤差,誤差依然存在。因此所使用的原油密度數據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從而對精確性有較大影響。下面以每天輸運600噸原油為例,如果油品的密度存在±0.1%的波動范圍,那么僅在這種因素所導致的每天誤差計量就高達0.6噸。如果再考慮到其它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相信最終得到的計量誤差應該遠遠高于以上數據。實際中我們使用的原油密度數據一直是以前沿用下來的,而由此帶來的計量誤差也一直沒有得到應用的重視。原油含水量引發的計量誤差開采后進行輸運的原油一般不經過脫水處理,為此不同油井出產的原油則含水量存在較大差異。原油的含水量測定與密度測定方法類似,一般使用定點取樣法,但是這樣的測定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誤差,將取得的樣品原油經過實驗室整流處理就可以得到含水量。使用到的裝置主要有:天平、接收器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能產生誤差的因素有:天平本身所帶來的誤差,實驗人員在稱取、讀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為誤差,加熱處理過程中不規范操作導致水分流失或水分整流不充分所導致的誤差以及所使用的實驗器皿沒有按時清洗導致水分粘附于儀器表面而無法讀取等。此外即使是同一批生產井所出產的原油,由于生產過程存在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含水量存在差異。油品溫度以及壓力所引發的誤差在石油溫度測量中一般使用的溫度計的最下分度為0.2℃,壓力表的最小分度值為0.02Mpa,為此在讀取溫度及壓力中會由于最小分度值的限制而導致誤差不可避免地存在。同時使用溫度計以及壓力計時人為讀數也會帶來一定的誤差。但是經驗表明,溫度對于含水量以及密度的影響較小。2.5其它因素導致的誤差除了上述常規誤差外,在計量的整個環節中由于操作所帶來的其它誤差。例如在通過《石油換算表》進行視密度與標準密度的換算中出現的錯誤所帶來的誤差等。

影響計量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在實際的操作中應該按照規定認真進行,不斷地克服人為因素,并定期檢定計量裝置,從而保證計量設備以及器具的準確性,在進行計量器具修正的過程中要按照檢定證書上的修正值實施修正,有效降低由于計量器具本身所引發的系統誤差。定期按要求檢定計量器具油田所使用的各種計量器具必須經過有資質的機關強制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要出具質量檢定證書,從而確保所使用的計量器具或設備符合相關精度要求,同時保證器具在檢定有效周期內使用。計量器具在使用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證書上的修正值予以修正,從而有效降低計量器具所帶來的系統誤差。通過員工技術培訓提升員工素質操作計量器具的人員需要經過專門的技術培訓,既要熟練掌握油品計量的操作技能,同時還要熟悉與計量相關的法律、法規。經過培訓的技術人員在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從而通過專業的計量操作人員來降低操作中的不規范操作所帶來的誤差。避免違規操作計量中由于違規操作所帶來的誤差最為顯著,操作人員的一時疏忽就會產生較大的計量誤差,尤其是在實驗室對原油的含水量以及密度測定過程中,如果沒有按照規定要求的方式進行加熱、稱量或者加熱時間不夠、方法不科學等均會帶來顯著的計量誤差,為此要求進行計量操作的相關人員應強化責任意識,嚴格要求自我,從而減少人工誤差。

綜上所述,只要原油計量中要使用各種計量器具及人為操作,所得到的計量結果必然存在誤差,這也就說明要完全消除誤差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強化油品計量管理、提升計量人員業務素質、強化計量操作規程以及避免人為誤差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計量誤差,從而提升計量的準確性。

本文作者:張波工作單位: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