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
時間:2022-02-02 11:40:27
導語:漫談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計量通常分為高壓計量和低壓計量,又有直接接表計量和由互感器接表計量等技術應用。目前,最常用的計量技術主要是以下兩種:第一種是采用通用型電力計量芯片的計量技術。通用型電力計量芯片計量技術是目前的電力企業比較常用的電力計量技術。它在有功電能計量方面體現了技術成熟、運行穩定、二次開發容易等特點,其在中低端電力計量儀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受器件自身的功能限制,采用通用型計量芯片技術的電能表通常在諧波電能或無功電能的計量方面功能較弱。第二種是采用模數轉換與微處理器實時處理的計量技術。采用模數轉換與微處理器技術的電能表功能靈活性大,是現代多功能電能表及電力計量的主流技術。其優點是電力計量信息處理速度快、內存容量大、可得到更多有效的實時電能參數等等,主要應用于高精度的關口計量。但是,由于研發能力、電力市場發展等方面的差異,這種電力計量技術在對諧波分量、無功電能以及諧波影響的處理方面,目前尚未得到統一的標準規范。
二、電力計量的標準化
管理要實現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首先要建立針對性強的電力計量標準化踐行體系,概括起來分為三部分,即技術標準化、管理標準化和人員與服務標準化。1技術標準化要實現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首先要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即從技術管理角度形成制度方法和體系,從而達到相關標準要求。主要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計量儀表的計量精度,促進電力計量管理的標準化與規范化:所謂提高計量儀表的精度,主要指的是電能表的精度,從硬件上改善并提高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首先是技術方面的改造:應逐步淘汰落后產品,更換國家明令禁止或已經淘汰的電能表;加大計量技術的改造力度,逐步實現計量數字化和遠程抄表,提高電力計量的自動化管理水平;電力計量裝置還必須滿足計量規程的要求,應選擇高精度且穩定性好的多功能電能表,進而開展計量點的改造工作。其次是電力計量監督環節的改造:應加大計量檢驗力度,嚴格執行計量監督標準,發揮技術優勢,逐步提高計量精度;還要按負荷的類別選擇所需的準確度等級,并且在投產前做好試驗與調校工作,進而使計量裝置的誤差滿足要求。最后是電力計量運行管理方面的改造:應根據規程施行周檢和輪換制度,即對電能表、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的連接導線進行周期檢定、維護和輪換工作,以保證計量裝置的準確性。(2)加強電力計量設備選型的綜合性分析,提高電力計量的準確性:所謂電力計量設備選型的綜合性分析是指在設備本身已經選定的情況下,對于其接線、定位、選型的分析,使計量的精度盡量提高。具體來說,首先應做到正確接線,即針對電力系統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接線和計量方式,以減少計量誤差。其次應做到合理定位,即合理選擇計量點的位置,其位置應盡量靠近現場,以減少互感器二次回路和二次負載的損耗,從而提高電力計量精度。最后應做到合理選型,即合理選擇電流互感器的變比,具體來講則是要求負荷電流要大于電流互感器的額定電流三分之二以上;對于季節性較強負荷,多采用多抽頭電流互感器,以保證互感器的運行精度。加強電力計量選型的綜合性分析,提倡計量裝置的整體校驗,通過開展綜合誤差分析,做好電能表互感器現場的周期校驗和周期輪換制度以及電壓互感器二次電壓降的周期檢驗工作,以上所述對于提高電力計量的準確性都有重要意義。(3)一些有關提高電力計量精確性的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項:首先應保證檢驗用具及條件符合標準,嚴格組織進行計量監督及定期校驗,按相關標準規范嚴格對照執行。標準電能表和電能表現場校驗儀應當每一年送檢一次,凡檢定的計量標準器具和標準裝置,不合格的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修理調整,經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其次應不斷推廣使用先進技術,不斷瞄準當代電力計量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大電力計量檢測和管理的現代科技含量,并結合供電企業實際情況,逐步完善計量檢測體系。最后還應加強同專業部門的聯系,得到上級部門的技術支持,積極爭取上級專業主管部門的技術指導,不斷學習、推廣和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為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深入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2管理標準化從企業管理角度,施行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是做到依法辦事,以法律為依據,加強法制宣傳,切實貫徹《計量法》、《電力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并將其作為電力企業內電力計量的行為準則,依法管電。第二是應保證領導的重視,在組織管理上應建立行政一把手直接管理的組織形式,把電力計量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第三是要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其中包括“計量標準周期檢定制度”、“計量管理技術規范”、“計量標準使用維護制度”、“計量標準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現場檢驗管理制度”、“周期檢定制度”等針對電力計量管理各個環節標準化的制度,以確保計量標準器具的準確與可靠。第四是要注意部門間的配合,即注重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配合、制約與銜接,對于計量器具從選型、購買、配備、建檔、維護、檢測、檢查、報廢等各個環節采取閉環動態管理策略,嚴格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嚴格規范獎懲制度。第五是應做到強制檢驗,加強電能計量表的強制檢定,對正在使用的表計按檢定規程要求進行檢定,并利用現場校驗儀進行現場校驗儀表,對于現場校驗不合格的表計,應送指定計量站進行全指標的檢定和實驗,如不合格則要求用戶更換表計,從而控制不合格表計的使用。同時還要為每塊計量表計建立原始檔案,進行歸檔管理,這樣也為用戶一方減少了因計量不準確而造成的損失。第六是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完善計量檔案,嚴格做到專人專責,提高計量管理中的各種記錄、圖紙、資料、檢定證書、使用說明書等的管理水平。同時建立臺賬,并進行動態管理,隨時補充更新數據,以保證資料的準確性,進而便于進行綜合分析,保證計量儀表的數據準確性與可靠性,并且為正常計量收費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人員與服務標準化人員與服務標準化從人事管理與服務角度進行規范,以提高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標準化程度,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加強計量隊伍的建設,提高計量人員的素質,為計量工作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和人力資源的支持。(2)加強技術交流和技術培訓,以提高計量人員的技術素質。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深入實施與先進技術的應用和高素質的計量人員是密不可分的。提高計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業務能力,對于推進電力計量管理標準化進程有著積極作用。(3)對用戶積極開展電力計量咨詢服務,廣泛宣傳電力計量使用的相關知識,使用戶明白計量檢測工作的程序和必要性。同時還應提高社會計量檢測工作的服務質量。(4)加大服務標準的實施力度,大力推行服務的標準化。建立健全服務制度及業務流程、營業室服務、收費標準、維修及裝拆服務、搶險搶修服務及服務監督等相關服務標準。
三、結語
電力計量標準化工作的深入實施是電力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與企業節約供電成本、降低電能損耗、提高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等息息相關。因此,電力企業的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不斷發展并完善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積極提倡標準化管理創新,以提高電力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作者:蔣金孫中偉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 上一篇:電企電能計量技術的地位
- 下一篇:漫談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