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分析法在績效審計的作用

時間:2022-03-04 03:57:53

導語:略論分析法在績效審計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分析法在績效審計的作用

本文作者:萬桂林工作單位:保康縣審計局

分析法廣泛運用于財務分析、統計分析工作中。政策績效審計中,由于要開展效果性、公平性評價,所以與常規的檢查真實性、合法性審計項目相比,進行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運用的更加廣泛,其中比率分析法、對比分析法是政策績效審計中最為常用的審計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是指通過對比相關項目之間的比率關系,從中發現情況,或判斷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政策執行是否經濟、合理。對比分析法是指將相關聯指標的變化趨勢對比分析,以檢查政策執行效果的方法。

運用分析法反映政策執行基本情況政策績效審計中需要對政策執行的總體情況進行總結、歸納,這個環節就需要運用分析法,以直觀地反映政策執行的真實情況。比如,在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政策績效審計調查中,我們就運用比率分析方法,計算出縣城、鄉鎮政府所在地、其他農村中學的學生人數占全縣學生總數的比率,以直觀地反映中小學生的區域分布基本情況。

運用分析法評價政策執行效果開展效果性評價是政策績效審計的主要內容,運用比率分析及對比分析可以對政策執行效果進行定量分析,使得評價結果更具說服力。在對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政策執行效果進行評價時,我們將2006年至2011年縣城、鄉鎮所在地、其他農村地區三類人口的變化趨勢與三類區域學生人數的變化趨勢進行對比,發現趨勢呈現一致性,說明該政策宏觀上順應了地區人口變化的發展趨勢。

運用分析法揭示政策執行的問題在常規的真實性、合法性審計中,揭示違規、違法問題時,需要依規、依法進行定性分析。而在政策績效審計中,更多地需要運用比率、對比進行定量分析,以客觀地反映政策執行中的不公平或未達到政策預期效果等問題。在檢查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政策的執行情況時,將農村學校實際寄宿學生與有寄宿需求的學生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尚有41.5%的寄宿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將寄宿生均宿舍面積與國家規定標準對比,發現全縣80%的學校寄宿條件簡陋,生活設施不足的問題。揭示了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政策的執行在某些方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一是要確定好對比分析的相關聯指標。只有相關,才具可比性,才能通過比率的過大、過小發現異常、通過分析變化趨勢的一致或相背,檢查政策執行是達到預期目標還是違背政策制定初衷。二是分析的指標時間跨度不可過長,以避免采集的數據失真、數據的不可比等問題。三是運用相關指標的充分性,只有足夠多的且相互印證的指標才能充分證明審計結論的正確,防止出現“一葉障目”的分析偏差。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