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經費績效審計研究

時間:2022-01-22 02:29:28

導語:高校經費績效審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經費績效審計研究

一、我國高校經費使用績效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在人事方面,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審計職員一般為5到8人,根據不同崗位需要審計人員同時要兼職紀檢監察工作,這使得審計人員無法專心從事審計工作,而高校在審計工作上的資金投入相對于其他崗位比較少,由于審計工作過程中對硬件的要求較高,且員工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作環境,因此這對于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也產生了消極影響。不同職員的認知水平、經驗、知識儲備相互區別;每個人各自有其執業特點,有的員工善于分析數據,喜歡從細節入手,但缺乏大局的概括,有的員工則正好相反。在安排審計工作時,應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要求合理安排審計人員,使其最大效率發揮作用,達到優勢互補,劣勢相抵。往往領導由于忽視這一點,審計工作才在主觀上無法很好開展。(二)缺乏合理的經費使用績效評價標準由于名目繁多,經費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成果(如專著、專利、科研成果等)難以準確分類,這給借此作出評價帶來了巨大的障礙,且這些成果實際的價值難以估計,在轉化成貨幣時也困難重重。因此這不光給實際的審計人員帶來困難,對于理論研究人員也是一個挑戰。缺乏統一標準,則不同人有不同的判斷,績效審計也就失去其應有的權威性。(三)難以靈活運用績效考評指標由于高等學校特殊的身份,其往往在績效考評中以上級主管單位的“學科建設經費績效評估表”作為主要依據,這種表是由專家們經過仔細研究后設計的,上面列明了標準的考核指標,各項指標具體考察的對象及判斷范圍也都明示。因為很明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減輕了審計人員的負擔。且白紙黑字的指標更加具有說服性,尤其對于上級主管部門,如果將不同學校進行比較,那么這種沒有偏差的同一性指標能很好地給出答案。但從學校自身的角度來看,因為資金使用是否有效關系到學校未來發展,因此即使按表上的指標進行了績效考評也還是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通過其他指標展開二次考評。這樣才可以全面、系統的將整體的資金使用情況反映出來。

二、完善高校經費使用績效審計評價體系

(一)結構分析1.收入結構分析在了解高等學校經費來源及金額等基本情況后,應該將這些信息以更加立體的方式表達出來,將各項經費與總的經費收入相對比,從而了解高校在獲得經費的過程中更依賴哪種渠道,由此判斷高校自身的經濟狀況。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標如自籌經費占總收入比。這一指標旨在反映高等學校對政府投入的經費是否依賴,依賴的程度是多少。由此可以判斷高校對于經濟風險的承受力,以及應該采取何種方式規避風險。2.支出結構分析(1)人工勞務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在學校運營中不可避免的要發生各式各樣的人員支出,這些支出占到總支出的比例越大,說明學校的的機構就越過于冗雜,辦事效率不高,人員流動性也就較差,同時在公共支出上也不可能有太多投入。因此在保持合理的人員配置下將該指標控制到較低水平。(2)教育性支出占總體支出的比重。學校的本職工作應該是教書搞研究,但不可避免的是在維護各個校內機構的情況下也要產生一定的支出,這個支出不應該在整個支出中占比過高,否則說明學校重行政輕教育,這不利于高校發展,易造成人才流失,學校應保持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不脫離教書育人的本質,不斷提高教育性支出。3.投入產出總體水平分析(1)學校年度收支比:績效審計最為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投入與產出是否相稱,是否在一定的投入下得到了更多的產出。通過總結高校在一年內的投入產出比可以有效證明其經費使用的績效情況。各項支出計算時不僅要考慮實際的數額,還要聯系學校每一年度開始前制定的資金預算額。應該不超過預算,各種教育資源得到了有效配置。(2)資產收入率:是指年經費收入總額與年平均資產總額的比例。該指標從資產利用效益和資產規模效益的角度反映利用資產獲取經濟收入的水平。指標越高表明資產運營效能越強,獲益水平越高。(二)比率分析1.人力資源利用率(1)老師人數與學生人數的匹配度。這一指標計算方法是全部在編專業教師人數與全部在校生人數折合平均本科生人數的比例。由于各類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各不相同,導致工作量的差別,因而需將碩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按一定系數折合為本科生,以增加學校之間的可比性。這一指標反映了高校的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辦學效率。匹配度越高,說明學校有著全面的師資力量,能夠帶來更高的效益。(2)教師實際分攤經費數。將學校收入之和除以基本教師數可以得到。該指標說明每個教師身上能夠實現的經費收入。這一指標能從平均量上說明教師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掌握的教育資源,教師擁有足夠的教育資源,則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價值。(3)教師人均科研經費。是指科研活動收入總額與教學、科研人員人數的比例。該指標反映教師的科研能力,與之類似的指標還有論文(專著)發表率等。2.專項資金利用率(1)科研成果效益。是科研成果收益額與投入科研總經費的比例。反映高校投入科研經費,最終轉化為科研成果而創收的水平。數值越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越好。(2)專項資金成功率。是專項成功數與計劃項目數的比例,反映投入專項資金取得的相應的成果,如:特色專業、精品課程、精品教材數、科研獲獎數等。數值越大,專項完成較好,資金使用效率越高。3.資產設備的利用率(1)學校基礎建設投資中教學設施所占比例。這一數值就是教學硬件與固定資產價值之比。(2)教學科研設備使用率。是設備實際利用時數除以校歷計劃時數。在保有固定數量的教學科研設備的情況下,應該以高效率來使用這些設備,降低其閑置率。4.教學以外投資回報率反映高校對金融市場投資活動的回報率以及校辦產業的投資回報率。它是高校積極盤活金融資金,利用現有人力物力資源,努力組織投資活動的成果。本指標值越高,說明學校的投資收益越好。(三)發展潛力及社會效益分析1.發展潛力分析良好的人才結構,組織結構,管理機制,設備投入是高校未來取得良好績效的基礎。反映高校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主要指標有:博士學歷以上、高級職稱以上教師比例、專職教師所占比例、教職工保持率、參加國際會議及舉行學術報告次數、生均占地面積、圖書館藏書量、實驗中心與實訓基地數、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等。2.社會效益分析專項資金項目所受益的師生數量,該指標反映專項經費實施后對師生的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服務程度。這個指標越大說明項目經費的績效越好。成果應用率=成果推廣數/教學或科研成果總數×100%。該指標使用專項經費產生的科研成果獲得推廣應用的比率,也是科技成果產品化的比率。資源共享程度,這一指標反映項目實施過程中和項目結束后可以向相關對象提供資源共享的程度。這些資源包括大型儀器設備、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等。以大型儀器設備為例,許多大型儀器設備購置價格昂貴,日常維護成本高昂。如果這些大型儀器僅供本校甚至個別項目團隊使用,那么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根本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將這些稀缺的大型儀器設備面對其他高校和社會共享,不僅可以提高專項經費的使用效率更解決了日常高額的維護費用的負擔問題。

作者:王彥東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