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資金審計問題研究

時間:2022-09-10 11:17:27

導語:賑災資金審計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賑災資金審計問題研究

一、賑災專項資金審計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在賑災專項資金入力度不斷加大,救災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審計真在專項資金的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1.賑災專項資金不能及時到位,財政專戶存在余額。賑災專項資金是解決災民安置和災后重建的“救命錢”,作為賑災專項資金和物資籌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賑災專項資金發放上還存在著資金撥付不及時,救助金發放不及時,災區遇難人員家屬撫慰金發放緩慢,資金開支范圍、標準不夠明確,資金結存大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災民安置和災后重建等工作的順利進行。2.有些地區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接受和發放手續不健全。如一些部門沒有按規定向捐贈者開具捐贈款物專用發票;在接收和發放救災物資時沒有認真清點物資數量,至使發放的數量與受災地區接收的數量不一致;在發放救災資金及物資時,沒有取得接收單位的驗收回執單等,由此,導致了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丟失的情況。3.有些地區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的會計核算不夠規范。由于對規定認識不夠,使得一些地區未按照規定將賑災專項基金及物資納入統賬,由專門人員負責管理,這樣就造成了該地區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在接收、管理和發放等環節上出現差錯,又無人負責。還有些地區由于接受物資的資產權屬不清、缺少發票等原因,未將接收物資入賬核算,使得部分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沒有通過會計記賬、算賬,削弱了會計核算工作對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的管理和監督的作用。4.有些地區擅自改變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用途,沒有做到專款專用。個別地區違反賑災專項資金應列入專項賬戶,??顚S玫囊幎?,將財政撥入的捐贈資金以會務費的名義列支,用于賑災專項先進個人和集體獎勵;或將上級撥付以及自行接受的救災捐贈資金下撥至基層單位用于工作經費。這樣有可能造成賑災專項資金的不足,也可能造成賑災專項資金的突發性困境,給救災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5.有些地區賑災專項資金運行不夠透明,救災物資未按需要采購。一些地區的相關部門未及時將賑災專項資金收支及管理情況向社會公布,造成了在發放、接收等環節透明度不夠,以至于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出現了以權謀私、以次充好和重復采購等行為;另外,由于采購時間緊迫,有些部門在未進行市場調查或詢價的情況下,就采購了大量救災物資,這就使得采購救災物資的價格明顯偏高,造成了賑災專項資金無謂的浪費。

二、完善賑災專項資金審計的對策建議

國家應該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問題頒布相關的指導意見來規范賑災專項資金的管理,并組織各級政府的審計人員對賑災專項資金進行專項審計。

(一)嚴格審查各級賑災專項資金到位的情況

主要審查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來源是否正當,渠道是否暢通;賑災專項資金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足額的到位,是否及時入賬,是否與賬面收入一致;審查各地區、各相關部門是否根據不同地區的受災嚴重程度,災民的具體需求嚴格制定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分配方案;是否按照中央規定將因災生活困難群眾補助金、救濟糧,孤兒孤老孤殘人員基本生活費和遇難人員撫慰金如實發放到個人手中,且是否做到了及時發放。此外,還要審查省級、市級、縣級的賑災專項資金專項賬戶是否為零余額賬戶,是否已將賑災專項資金足額的撥付下去。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隨意擠占、挪用。

(二)跟蹤審查經辦部門,確保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接受和發放手續健全

中央及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及時總結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管理工作經驗,進一步建立健全法律規章制度,完善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管理的內控制度。審計部門應對經辦部門及時進行跟蹤審計,審查經辦部門在收取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時,是否及時清理和確認撥入資金的數額,物資分配情況與發運接受情況是否一致;在收取中央及各級財政部門安排的賑災專項資金后,是否向對方開具了由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資金繳款專用收據;接受社會捐贈資金及物資后,是否向捐贈方開具由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捐贈收據,以促進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接收和發放手續的健全,從而將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管理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三)實地盤點,賬務核實,確保賑災專項資金的真實性

審計部門應深入現場進行實地盤點、核實賬務,審查有關部門是否將賑災專項資金納入了專項賬戶進行管理,是否做到了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從接收、管理到發放都有賬可查,有人負責;根據收集到的相關資料,核對收到的賑災專項資金與發票、收據金額是否一致,審查賑災專項專項賬戶是否如實的反映了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接受和發放情況,是否存在私設“小金庫”和賬外賬等情況,及時發現其中的錯弊,以確保收到的中央及各級財政部門撥付和社會捐贈的賑災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入賬;另外,還要審查會計部門是否嚴格實施了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是否真正做到了記賬、保管、稽核等職務又不同人員負責,以避免隱瞞、轉移賑災專項資金的情況,確保賑災專項資金的真實性。

(四)審查賑災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促進資金的封閉運行

將賑災專項資金納入財政專戶,專款專用。審查在賑災專項資金運行中是否做到了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由不同部門操作,管錢和管賬的部門是否互相分離,是否采取了收支兩條線,從而促進賑災專項資金的封閉運行;建立定期審計制度,審查有關部門是否按時向受災地區支付了災后重建、教育補助等款項,杜絕一切將賑災專項資金擅自挪作他用的情況,確保資金的正常運轉,從而全面的把握資金流向,避免資金擠占、挪用等現象的發生,降低資金滯留的風險,以最大限度地促進賑災專項資金的有效運行。

(五)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增強賑災專項資金監管透明度

為了增強賑災專項資金監管的透明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自覺地將賑災專項資金收支及管理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另一方面監督部門也要將監督的結果向社會公布,實行開放式監督;再次,還可以成立由政府有關部門派出專門人員組成賑災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委員會,發揮其對賑災專項資金的監督作用。增加透明度,保證農民知情、參與和監督的權利。另外,針對賑災專項物資采購價格偏高的問題,審計部門要審查政府采購是否按規定進行招標,價格是否合理,以避免出現質次價高或價格明顯高于同類產品市場價格的情況,從而促進賑災專項資金經濟有效的使用。綜上,賑災專項資金及物資來源廣,渠道多,資金運作方式較為特殊,涉及全部受災地區人民的切身利益。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實踐中要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資金、重點項目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審計目的,確保審計質量,這也是提高賑災專項資金審計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

本文作者:侯小娜姚翠工作單位: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