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內部審計風險和效益作用
時間:2022-09-15 09:52:52
導語:淺析內部審計風險和效益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意義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監督體系中的主要力量和企業治理的重要保障,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推進國企改革,更好地提高資本運行效率,適應改革中出現的新變化,應將內部審計提高到國家和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高度,認識內部審計最終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認真履行審計職能,預防風險、提高效益,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對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和提高國際話語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內部審計在防范風險和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
內部審計在促進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完善審計體系建設、強化運營風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幾年,許多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已經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工作重點,結合不同時期的發展戰略和高層管理者的需求,圍繞企業的重點業務和重點項目,就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積極開展經營決策審計、成本費用專項審計、資金使用效果審計、工程預決算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通過內部審計發現國有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予以糾正。現階段內部審計在企業防范風險、提升效益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三、日常經營活動中內部審計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項目施工中費用高套冒用、隱蔽工程虛報工程量、施工材料保管不善導致材料損失、第三方審計機構抽樣比例不達標導致資金流失;虛購經營活動套取營銷費用、虛擬機構套取傭金;內外勾結騙取企業資產進行變賣、領導干部違規建立小金庫等,這些都是日常經營中內部審計需要密切關注的重點問題,通過細致的審計工作防范并解決這些問題,有利于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內部流程梳理再造,預防經營風險,挽回一定數額的經濟損失,并最終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限制內部審計發展的因素
1.公司高層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尚不到位我國國有企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管理者把業績指標和個人政績作為升遷資本,一方面對審計發現的問題不作為,應付了事,導致整改不力。審計成果在實踐中得不到充分運用,企業的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對審計問責制度置若罔聞,審計問責流于形式,導致一些違規事件屢審屢犯,企業效益得不到切實的改善和提高。2.內部審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和責任意識有待提高我們往往強調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卻忽視了其政治素質和責任意識。以某省通信分公司為例,2012年至2016年,該省公司下屬的多個市級分公司業績造假,數額巨大,個別分公司的虛假收入甚至占到其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30%以上,5年中內部審計人員發現數據造假問題而未予揭發,失去了基本的職業操守和政治立場,對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欺瞞謊報,助長了歪風邪氣,嚴重污染了企業政治生態,致使公司虛假業績的缺口越來越大,造假總量也越滾越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3.信息化審計技術的應用程度較低目前,我國只有少數國有企業建立了信息化審計系統,依托大數據的分析平臺,建立數據模型,實現對數據的深度分析。大多數國有企業的信息化審計系統尚未建立,面對龐大的企業組織架構和復雜的業務經營環境,傳統的查錯糾弊手段已不能滿足當今內部審計的要求,審計業務的深度和廣度受到限制。4.對內部審計的新要求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國企內部審計的工作重心必然會隨之改變,結合《中央企業2017年度內部審計工作重點關注事項建議》,國有企業審計將重點關注會計信息質量、境外資產、資金管理、償債風險、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職情況等事項。由此可見,新一輪國企改革使審計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和要求,這既是審計人員的機遇也是審計人員的挑戰。
五、使內部審計在防范風險和提高效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應在保持和鞏固現有成果和管理優勢的基礎上,繼續以發現問題、防范風險為中心,擴大審計范圍,以更好地促進企業內部治理,防范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并最終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障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1.加強與企業高級管理層的溝通,為審計成果的應用提供支持和保證企業高級管理層和決策層的支持,是內部審計發揮重要作用的前提。這里所指的高級管理層不僅僅指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的管理層,更多的是指集團公司下轄的各級分公司的管理層,隨著審計理念的不斷深入,現階段許多企業的集團高層已逐漸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但這種認識的傳導作用尚未體現,在省市級分公司管理中的滲透還不充分。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在各省的派駐機構或管理分部,應建立健全本級層面向企業黨委、經營管理層的定期匯報機制,推動分支機構高級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支持;另外集團高層管理者應在一些重要的集體會議上傳遞審計觀念,促進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有效性,提高管理者對審計結果及問題整改效果的重視程度。此外,還應嚴肅問責制度,提高審計懲戒作用,切實推動企業防范風險、提高效益。2.組建一支素質過硬的內部審計團隊素質過硬包含了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兩個方面,業務素質過硬是對內審人員業務勝任能力的要求,政治素質過硬是審計人員面對利益誘惑、權利威逼時,不忘初心,堅守職業道德底線的立場和態度。只有素質過硬的審計人員,才能忠于企業長遠的戰略目標,及時發現企業運營中存在的風險,并對審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效益性負責,審計結論才能作為重大決策的依據。總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延伸和補充,服務于國有企業并肩負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增強國家實力的責任和使命。因此審計人員需要提高政治素養、嚴守職業操守,掌握過硬的業務知識和審計技能。國家已出臺相關文件對中央企業配備審計人員做出了剛性要求,要求在2018年年底中央企業專職內部審計人員數量占在崗職工人數比例原則上不低于0.2%。基于此,各相關企業正在增加編制、挑選人才,充實審計隊伍。建議在此次人員整合的過程中,選用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雙優的審計人員,建立一支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過硬的審計隊伍。3.充分利用信息化審計技術,提高審計效率,提升企業效益互聯網時代,尚未建立信息化審計系統的企業,應盡快以大數據為依托,建設指揮一體化、數據一體化、模式一體化、制度一體化、保障一體化的新型信息系統審計方式。已建立了信息審計系統的企業,一是要根據業務的發展,不斷完善系統,擴大監控范圍,實現全過程監控。二是結合不同時期企業關注的重點問題,完善風險預警機制,提高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實現動態監控,對能夠通過系統實現審計的項目,采取跟蹤審計方式,提高發現問題的及時性。三是針對大型審計任務,應通過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整理、挖掘,鎖定問題數據,透視數據背后的原因和行為,使審計目標更加明確,任務執行有的放矢。通過對審計系統數據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的方式,及時發現存在的風險,并利用系統數據的快速抓取和跟蹤優勢,快速發現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防范風險擴大,避免問題再度發生,充分發揮審計的預警、防御功能,提高審計效率,最終為企業節約風險控制成本。4.適應新一輪的國有體制改革,及時調整審計重點緊跟國有企業改革步伐、落實國資委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要求,一是加大對國有資本的審計力度,關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和提高企業競爭力;對重大項目部署、企業戰略決策、重大政策推進進度和實施效果進行跟蹤審計,促進重點資金使用到位、重大政策有效推進,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促進簡政放權等政策有效落實和不斷完善;二是針對不同企業轉型時期的業務特點,關注新業務的風險環節,從業務開發、產品流轉、市場營運、末端銷售、后臺支撐、異常問題解決、投資效益分析等方面進行監督,以保證新開發的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為企業成功轉型和切實提升效益提供保障;三是實現責任審計全覆蓋,明確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責任主體,產權延伸到哪,審計就需要覆蓋到哪,從源頭上預防貪污腐敗,嚴肅處理無視紀律違法違紀行為,確保企業健康發展,效益不斷提升。
六、結束語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在加強風險管理、提高經營效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應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完善審計管理體制,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勇于乘風破浪、迎難而上,敢于舉起審計的利劍,揭示風險隱患及腐敗行為,努力當好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監督員、國有資產安全的守護者和企業風清氣正的宣傳員,促使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王紅亮 單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
參考文獻
1.馬永珍.淺談國企改革背景下集團審計與企業內部審計的有機結合.廣西電業,2015(05).
2.楊鵬程.深化企業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思考.青海金融,2016(09).
- 上一篇: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管理探討
- 下一篇:企業內部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