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審計風險防范分析

時間:2022-07-07 05:38:00

導語:信息化時代審計風險防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時代審計風險防范分析

摘要:在信息時代的發展推動下,我國大多數企業經濟活動審計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同時也多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會給我國各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造成一定影響。面對我國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難題,本文主要著重分析當前信息化時代企業審計風險特點,并對如何有效防范各大企業審計風險提出相關策略,僅供業界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審計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主要指的是其內部組織之間存在的較為客觀的評價活動,這種評價有助于監督組織內部人員工作效率,很多企業也會利用內部審計來核查各個部門的營業活動內容,并按照科學適當的形式制定相應策略,促進企業整體目標的達成。在當前信息化時代,由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企業內部信息和流通實現了高速化、海量化的模式,這也為正常的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風險,所以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在最大范圍內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防范和化解,進而保障企業的整體正常運轉。

一、信息化背景下審計工作特點概述

當前我國信息化的大環境下,各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主要有以下特點:內部審計工作的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復雜性,因為我國大多數企業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大企業所經營業務的范圍和合作伙伴更是紛繁復雜,近年來我國很多企業的組織架構也較往常發生了一定變化,企業經營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發生改革,這就使得各大企業審計對象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基于此現狀,也在無形之中給各大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阻礙。與此同時,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審計工作包括的范圍也在逐步擴大,現如今的審計工作已不局限于財務審計,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審計業務要遠遠大于財務審計的工作基礎。最后,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審計方法也發生了相應改革,傳統的審計方式主要是以書面形式進行,但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始逐漸轉向軟件和在線平臺進行審計,工作方法的變化也勢必倒逼企業審計工作人員提升自我素質水平,進而在審計工作方面發揮更多的效能。

二、信息化背景下審計風險評估原則

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的審計工作既迎來發展機遇也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只有充分了解企業審計風險評估的相關原則,才能更好地尋求相應方式改進審計工作效率,從各個方面有效規避風險。首先,在審計工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職業審慎原則,尤其是在審計對象變得日益復雜的今天,審計內容不斷擴增,就更需要審計工作人員嚴格落實工作要求,做到高效慎重,同時充分考慮潛在風險,更要遵循客觀性和科學性原則,在整個審計過程中要獨立客觀進行相關評估,絕不可出現主觀臆斷,在信息化技術支持下,審計工作人員應該堅持技術先行原則,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手段進行工作內容。

三、信息化背景下審計風險出現的原因分析

隨著當前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各大企業內部審計風險也隨之加劇,縱觀當前內部審計風險,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原因概述:(一)審計人員專業素養不足。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大多數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能力不足,從而導致審計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在工作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相關風險,也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同時很多員工并沒有認真解讀當前審計工作發展趨勢和相關政策,沒有具備審計思想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對于信息平臺的普及也沒有做到技能匹配,導致很多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依舊延續傳統的審計模式進行,極大拉低工作水平。(二)企業審計工作監督不當。企業管理層對審計工作的重視度不足也是造成審計風險延伸的原因之一,沒有系統的工作體系,雖然應用了信息化技術平臺,但是卻沒有有效提升審計工作效率,政策宣傳不到位,審計職員缺乏專業性和科學性,這些因素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審計風險,同時審計項目進展周期較長,一些審計軟件的開發和采用也存在一些難度,而在目前審計工作過程中,企業并沒有形成系統的監督制度,因此滋生了風險產生率。

四、信息化背景下加強企業審計風險防范策略探究

(一)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素養水平。審計工作人員是一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執行者,在審計過程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企業管理層高度重視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招聘和培養,在招聘環節加大準入門檻,堅持持證上崗原則,選取合適專業的人才加入審計工作隊伍,對在崗職工進行定期培訓,保障審計工作人員不斷強化提升工作效率和專業水平,在信息化時代,尤其審計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水平和操作技能,在長期審計工作過程中,企業應該不定期聘請審計相關方面的專家進行考察或合作咨詢,對企業審計工作進行指導和風險評估,同時通過交流和指導,增強現有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二)強化審計工作技術平臺。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已不僅僅面對財務審計,更囊括了企業內部多元化的內容和形式,這就為內部審計工作帶來相應難度,所以不斷完善審計技術和信息化平臺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要完善審計技術,就必須使相應的審計工作人員遵循當前最新的審計政策和相應準則,并通過系統科學的審計軟件進行審計方法的完善,從而有效提升審計技術,合理規避風險,例如:我國有些企業已經采用實時處理業務,利用計算機數據運輸高效的技術,提升審計工作的精確度和高速率。(三)加快軟件開發進程。在信息化時代,審計軟件的開發作為一項主要任務,高匹配度的軟件能夠高效優化審計工作內容,也能夠通過科學有效的形式完善審計方向、節約審計工作人員的時間,所以,在軟件開發階段應該充分考慮到審計工作的具體需求,落實到每一個細節處,保障計算機系統和平臺在處理審計時穩定高效,同時要加強追蹤審計線索技術,力求每一次審計工作都能夠形成相應的報告和審計文書,從各個環節充分考慮,加快軟件開發進程。保障數據有效性,有效規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風險。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平臺和技術已經逐步滲透入各行各業的發展中,企業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帶來新的發展方向也為我國各大企業審計工作帶來一定風險。在此過程中,企業只有不斷強化審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完善審計技術平臺和軟件開發進程,才能夠有效避免風險。

參考文獻

[1]荊躍飛.信息化背景下審計風險的防范研究[J].財會學習,2020,(07):137-138.

[2]朱穎.淺析信息化背景下內部審計的風險與防范[J].商訊,2020,(07):176-

[3]劉珂.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風險與防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7):89-90+80.

作者:劉珊珊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