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研究
時間:2022-01-26 09:17:07
導語: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計利潤盈余管理是會計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對盈余管理的理論界也給出了不同的定義,其中最普遍接受的是概念之一———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當局,通過有目的地干預對外財務報告過程,從中獲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審計質量是投資者了解確認企業的經營與財務狀況真實性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對于審計質量也越發的重視。從安然事件開始,審計質量得到了空前重視,因為審計質量決定著投資人得利益,低質量的審計報告會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進而影響社會公眾對審計人員的信賴感和信任度。審計質量也是理論界討論的重點話題。目前,理論界對可控性應計利潤的影響因素研究有很多,但從審計質量角度分析的文獻知之甚少。因此,筆者從審計質量出發,研究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并為投資人、債權人和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力的證據。
1文獻綜述
國內外關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有:Ball&Brown(1968)首次對會計盈余的有用性也就是價值相關運用實證研究方法進行驗證,之后理論界有關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像雨后春筍涌現出來,從不同的視角研究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等問題。Bar-tov(2000)和Francis(1999)從審計意見角度出發,研究盈余管理與非標準審計意見之間的關系,發現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Bradshaw(2001)等人和Butler(2004)等人研究發現審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告發表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原因在于公司持續經營的不確定性,與盈余管理無關。在國內,學者也從不同的研究視角進行展開研究。夏立軍(2002)研究盈余管理與非標審計意見之間的關系,發現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大。與此相反,李東平(2001)等人和吳聯生(2011)等人研究發現盈余管理程度與是否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沒有相關性,有以往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結論。關于審計質量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首先Bazerman(1997)為首的學者認為,從審計任期為切入點,研究隨著審計任期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認為長期合作關系會削弱審計師的獨立性,從而可能會給出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影響審計質量。Carey&Simnett(2006)也發現審計任期與審計質量呈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當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保持長久的合作關系削弱了審計師的獨立性,從而審計結果不能真實公允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失去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上述研究結論一致。而Chen(2008)的研究沒有得到相似的研究結論,認為沒有證據表明審計任期時間的長短影響審計質量。梁瑛(2010)從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入手,研究事務所規模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認為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對審計質量沒有顯著影響,而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會顯著提高審計質量。蔡春等人(2005)從操縱性應計利潤角度分析,發現非雙重審計公司的操縱性應計利潤顯著高于雙重審計公司,非十大事務所審計的公司操縱性應計利潤顯著高于十大事務所審計的公司。劉峰和周福源(2007)研究認為四大在我國面臨法律風險較低,所以沒有必要提供高質量的審計。張麗君(2013)從理論層面分析認為,提高公司財務報告的審計質量不很簡單的問題,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后對提高審計質量提出了兩個方面的建議:①從審計師角度應提高其獨立性;②從事務所角度應不斷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問題;③從企業自身角度應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等。根據之前的研究結論和上述理論推到,筆者提出以下兩個研究假設。H1:當其他條件不變條件下,審計質量能夠顯著影響企業可控性應計利潤;H2:當其他條件不變條件下,審計質量越高企業可控性應計利潤越低。
2研究模型與研究設計
2.1研究模型我們首先用修正的瓊斯模型來獲得非控性應計利潤的值:NDAt/At-1=α1(1/At-1)+α2(ΔREVt/At-1-ΔRECt/At-1)+α3(PPEt/At-1)(1)其中,ΔREVt:t年的主營業務收入與t-1年的主營業務收入之差;ΔRECt:t年的應收賬款凈額與t-1年的應收賬款凈額之差;PPEt:t年的固定資產原值;At-1:t-1期總資產;α1,α2,α3由以下模型在估計期回歸得出:TAt/At-1=α1(1/At-1)+α2(ΔREVt/At-1-ΔRECt/At-1)+α3(PPEt/At-1)+εt(2)2.2樣本選擇筆者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樣本需要滿足的條件是:①選擇2015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②非金融類行業;③數據要齊全;④3年中沒有被ST、PT。經過數據篩選之后的統計結果表明,我國2015年A股上市公司有2575個,其中由十大審計的有1522家公司,占市場份額的59.1%,說明十大事務所的占有量還是比其他的事務所要高,大多數公司還是比較相信并且選擇較好的事務所來傳達一種本公司較高審計質量的信息。在文中我們選用十大來替代審計質量高,非十大來代表審計質量低。那些盈余管理低的公司所選擇的大部分是十大,而其他盈余管理高的公司會選擇非十大的比例更高。
3實證結果與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由十大審計的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平均值1574325.81千萬元、固定資產平均值7345.55千萬元、經營現金凈流量平均值233.45千萬元、凈利潤平均值378.54千萬元均大于由“非十大”審計的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平均值1135635.81千萬元、固定資產平均值5468.80千萬元、經營現金流量平均值239.94千萬元、凈利潤平均值86.26千萬元。說明規模越大的公司、前景越好的公司更傾向于選擇十大來審計,來給外界傳達一種良好聲譽的信息。
4研究結論
可控應計利潤的比較可以看出,由十大審計的可控和應計利潤低于由非十大審計的公司,且其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說明審計質量越高可控應計利潤越低。也就是通過提高審計質量,可以做到控制盈余管理的目的,從而使其企業提供的財務相關數據更具真實性,會計師事務所也能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聲譽問題,如此投資者得到的信息更加準確,對于投資者進行決策會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曉,陳小悅,劉釗.A股盈余報告的有用性研究———來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實證證據[J].經濟研究,1999,(6).
[2]梁瑛.CPA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0.
[3]趙宇龍.會計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J].經濟研究,1998,(7).
[4]趙宇龍.會計盈余與股價行為—對深滬股市的實證研究[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1999.
[5]曹瓊,卜華.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與審計意見[J].審計研究,2013,(6).
作者:楊麗華 單位:內蒙古送變電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綜述
- 下一篇: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分析
精品范文
10上市公司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