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館經營模式論文

時間:2022-01-05 04:18:46

導語:體育場館經營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場館經營模式論文

1陜西體育場館分類與性質

依據當前陜西省體育場館所有權以及其對大眾的開放程度,筆者將陜西省體育場館分為三類,即公共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館、其他體育場館。

1.1公共體育場館

本文在研究中將我省的公共體育場館定義為完全由政府出資建設,以實現全民運動訓練、健身娛樂及各種競賽為主要目的的社會公有體育場館。據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結果顯示,陜西省公共體育場館共有19225個,各市、縣政府投資體育場館具體情況分別如表1、表2所示。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已經在2013年12月正式開始,并即將出臺最終的統計結果,預計陜西省會比第五次統計結果中的數據要高出很多。

1.2學校體育場館

學校體育場館主要是學校為學生及教師員工參加體育鍛煉而建設的場館,其主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提升教職員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教學中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當前社會發展提供具有健康體質的合格人才。從我省的學校體育場館建設情況來看,其建設資金一般是由政府財政支持,學校、社會及個人共同出資建設,其體育特征是歸學校所有,由學校獨立經營。其規模較之于公共體育場館相對較小,只對本校師生完全開放,配套設施也不是十分完善。其功能主要用于學校體育教學,并對于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隨著我省校園建設的快速發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不斷進步,該類型體育場館的數量在逐漸增加,據統計,目前陜西省大專院校體育場館共有1萬多個,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1.3其他類體育場館

除上述公共體育場館與學校體育場館之外的體育場館,統稱為其他類體育場館。這類場館一般包含兩種類型,一是除學校外各政府,行政單位及企事業單位的體育場館,這類場館主要存在于本單位內部,其主要功能是滿足本單位職工文化生活,增強本單位員工體質,但是這類場館一般場館設備和條件相對較差;二是以營利為目的而興建設的私人體育場館,比如高爾夫球場,保齡館、臺球館等,這類體育場館在陜西數量較少,但是其優點在于設備專業,經營靈活多變,具有較高的服務質量,以盈利為目的只對會員開放,這類體育場館將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而快速發展。

2陜西省體育場館經營模式及市場運作創新機制

針對于當前陜西省體育場館的分類及性質,筆者認為應當主要發展以下兩種經營模式,實現體育場館市場運作創新機制。

2.1公共體育場館委托經營模式

在受托人接受委托人委托的情況下,按照合同規定由受委托人對體育場館進行委托經營,有效的經營與管理委托人交代的委托事項。一般情況下,政府會以招標的方式讓各家企業進行公平競爭,選擇合適的合作企業簽訂經營合同,把體育場館的經營權與經營效益在一定時間內交付于合作企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在保證國有資產不受損失的基礎上,可以運用靈活的經營方式,人、財、物由企業根據市場的變化自行調整,不受行政干預與約束。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及企業發展實際需要招聘與引進相關崗位人才,這樣一方面減輕了政府在資金投入上的壓力,避免了公共體育場館的閑置現象,另一方面也為企業的發展與盈利帶來了契機。

2.2學校體育場館物業公司模式

物業管理公司屬于服務性企業,它接受業主的委托,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或合同的約定,進行相應的專業化物業管理,并從管理中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的企業。我省的體育場館主要包括公共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館及其他體育場館三類,其中前兩類占據了我省體育場館的主要部分,同時這兩類場館又存在著經營方式落后、投資力度大、長期閑置等重要問題,因此,為進一步解決這兩類體育場館面臨的問題,推動體育場館的更好發展,應當及時改革其運營模式,實現市場運作創新機制。為此,筆者認為公共體育場館可以采用委托經營模式,而學校體育場館則可以實施物業公司模式,既不影響學校體育場館以教學為主要功能,發揮其重要作用,同時對于物業公司和體育市場都有促進作用。

3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陜西省體育場館建設也逐漸增加。但是,從陜西省三種不同類型的體育場館建設及運營現狀來看,存在著投資大、收益低、閑置時間長等問題。因此,本文從兩方面指出了陜西省體育場館經營模式及市場運作創新機制。

作者:沈一嵐單位:寶雞文理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