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論文
時間:2022-11-18 04:22:00
導語: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歐盟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主要目標是要建立歐洲統一電力市場。根據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第2號指令的要求,2007年7月開始全部用戶市場開放,在2004年7月和2007年7月分別實現輸電運行機構和配電運行機構從競爭性業務中分離出來。為進一步加強跨國電力交易,歐盟加快了泛歐洲輸電網建設進程,推進統一的輸電交易和阻塞管理機制,推動各國深化電力改革和各國電力市場之間的融合。而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及推進面臨挑戰。對中國而言,建立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體系是電力市場化改革方向,但業務分拆和電力市場機制建設必須協調推進。
關鍵詞:歐盟,電力市場,業務分拆
1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總體進展情況
建立統一的歐盟大市場,是歐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內在需求。歐盟在1985年提出了著名的以實施單一市場為目標的“白皮書報告”,并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啟動了這個擁有10個國家、3.7億人口的大市場建設計劃,自2004年5月東歐等10國的加入,目前歐盟成員國已擴大到27國,人口達5億。
作為基礎服務性行業,電力行業在歐盟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進程中啟動晚、推進難。1996年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指令”,主要內容是要求各國實施電力市場化改革,開放用戶選擇權,推進歐盟統一市場的建立。2003年,歐盟總結了推行改革7年來的經驗和教訓,電力市場化改革第二號指令,加大推進歐盟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力度。該指令對成員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提出了硬性規定,并要求各國將這些規定體現在本國的電力法或能源法律的修改中。該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市場開放設立了明確的時間表,要求各成員國必須執行,從2007年7月開始電力市場對全部用戶開放;二是對電網運行管理機構的獨立性做出明確要求,要求在2004年7月和2007年7月輸電運行機構和配電運行機構分別成為獨立法人,自然壟斷業務與其他競爭業務分離,但也要求各國建立保證電力供應安全和保證電力社會普遍服務的機制,以及建立市場化的跨國輸電容量分配機制等。
歐盟定期對各國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和對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指令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歐盟推進的統一電力市場化改革取得了成績,但由于歐盟各國在文化、傳統、法律以及電力工業結構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市場化改革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歐盟2005年11月的評估報告指出:
一是大部分國家已經在按照要求將歐盟指令規定的內容在本國的法律中明確,但是很多國家的實施時間都比規定的晚,而且至今還有希臘、西班牙、盧森堡和葡萄牙等4個國家未實施該指令。
二是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是開放用戶選擇權。按照指令規定,2007年7月1日所有國家都必須對全部用戶開放選擇權,目前已經有11個國家實現了對全部用戶開放供電選擇權,其他國家的開放程度也達到了50%以上。但從反映市場實際競爭度的2個指標,即大用戶更換供電商的比例和市場集中度來看,市場并未達到有效運作。截至2005年11月,累計更換供電商的大用戶比例達到50%以上的僅有6個國家,大部分在30%以下。市場集中度用發電容量最大的3個電源公司所占市場份額總比例表示,僅有北歐5國和英國的市場集中度值低于50%,有一些國家的市場集中度在80%以上。
三是在業務拆分方面,大部分國家都按照要求從法律上將輸電運營公司分離出來,且其中有6個國家真正實現了產權上的分離,另有2個國家未按照要求實現分離。而就獨立的配電網運行機構而言,有50%的國家還需要按照歐盟指令要求進一步從法律上將其從競爭業務中分離出來。
四是在市場價格方面,盡管2002年后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電價出現了不斷上升的趨勢,但總體來看,歐盟自推進統一市場以來所有用戶的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即當前的價格低于1997年的實際價格。2005年哥本哈根經濟學院做了一項研究,通過電力價格和競爭開放度等統計數據,證明了歐盟電價的下降與市場競爭開放之間具有相關性。
2歐盟統一電力市場的推進情況
歐盟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主要目標是要建立歐洲統一電力市場。歐盟2005年的電力市場評估報告指出,歐盟各國之間的跨國交易還不充分,2002年跨國交易量占歐盟用電量的8%,2005年這一數字為10.7%,僅增加了2個百分點。為了進一步擴大跨國電力交易,歐盟開展了3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加快泛歐洲輸電網建設進程;二是推行統一的輸電交易和阻塞管理機制;三是促進各國深化改革,推動各國電力市場之間的連接和融合,建設泛歐洲電力市場。
在泛歐洲輸電網建設方面,歐盟認為建立統一的歐盟電力市場,需要有相對統一、有利于協調的電網運行規則和交易政策,還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來保證電力的跨國傳輸。歐盟曾提出,到2005年各成員國擁有的跨國輸電容量應該達到該國總發電容量的10%,但由于受輸電網通道征地困難、缺乏投資激勵機制等因素影響,目前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愛爾蘭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跨國輸送能力還達不到要求。歐盟正在加緊推進泛歐洲跨國能源傳輸系統建設計劃的實施,該計劃1996年提出大綱,2003年6月歐盟從保證能源安全和促進統一電力市場的角度對計劃進行了修改,提出了一些優先考慮的電力聯網項目,2003年12月,又將新加入歐盟的10個國家的跨國聯網項目考慮進來。根據歐盟建議的跨國輸電和輸氣計劃的建設項目,2007—2013年期間將投資280億歐元。
在統一輸電阻塞管理機制、跨國輸電交易機制等方面,歐盟近兩年做了許多工作。對于輸電阻塞管理機制以及輸電定價機制,歐盟要求各系統調度機構加強協作,逐步采用市場化的輸電容量分配機制,包括采用明確的容量拍賣機制,或是在市場交易中采用隱含的容量拍賣機制,有關跨國輸電線路成本分攤以及相應價格制定機制也正在重點研究中。
在推進各國電力市場融合方面,歐盟提出“逐步建立區域電力市場作為向統一市場過渡的步驟,最終建設泛歐洲電力市場”。一是增加和擴大提前一天電力市場交易范圍和流動性,實現電力交易所的合并和市場連接,目前已經開始或計劃在一些區域內實施。目前在歐盟地區已經建成的主要電力交易所有9個,近幾年交易所之間已開始相互融合,包括:2002年,位于德國萊比錫的電力交易所(LPX)與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能源交易所(EEX)合并成為歐洲能源交易所;2004年6月,荷蘭電力交易所(APX)收購了英國電力交易所UKPX(更名為
APXUK),兩個交易所分別在阿姆斯特丹和倫敦開展電力交易;2005年7月,比利時電力交易所成立,于2006年初開展提前一天的電力交易,同時該交易所開始籌備與荷蘭電力交易所和法國電力交易所中的提前一天市場交易連接;根據西班牙和葡萄牙建設伊比利亞區域電力市場的協議,葡萄牙將建立合約交易市場,并計劃在2007年與1998年建立的西班牙現貨交易市場合并,形成伊比利亞區域電力市場。二是已經開展了如何建立一天以內交易和平衡市場機制的連接,以更有效地促進跨國之間的交易。
3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面臨的挑戰
3.1統一電力市場的推進面臨挑戰
歐盟在2005年的年度電力市場評估中指出,各國市場之間還缺乏有效整合,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歐盟境內各國之間的電價差異很大,如南部的意大利現貨電力市場價格比北歐現貨市場價格高出一倍。二是跨國交易水平較低。
歐盟認為阻礙統一電力市場發展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許多國家的電力市場仍呈現很高的集中度,市場準入存在壁壘;二是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場化機制來合理安排跨國輸電容量的使用,使現有的一些基礎設施使用不足;三是各成員國之間電網互聯規模較小,成為統一電力市場發展的最大的障礙。
3.2市場價格風險增加
歐洲電力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降低電力價格,推行改革幾年后電價也確實有所下降。但是自2005年以來,歐洲批發電力市場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上升,一年內上漲幅度高達60%以上。據專家分析,價格上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燃料價格的上升,主要是天然氣價格隨著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攀升而大幅度攀升,而歐洲大部分現貨市場價格是由天然氣發電的價格決定的;二是歐洲C02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建立,使排放配額的價值體現在電價中。然而,通過對個別國家電力市場價格與其占主導地位的燃料價格上漲曲線進行詳細分析,不難發現,燃料價格的上升并不能解釋歐洲大部分現貨市場電力價格的上升,如德國,理論上其發電成本主要受煤炭價格的影響,而煤炭價格2005年以來保持相對平穩。因此歐盟懷疑市場價格上升的另一個原因是市場沒有正常運轉。
歐盟于2005年6月展開了對能源行業的調查,主要調查影響電力批發市場價格的因素以及市場準入、聯網和業務分拆等問題。2006年2月歐盟發表了調查的初步報告,列出了影響市場正常運轉的5個關鍵方面:市場集中度問題、縱向一體化帶來的問題、市場整合問題、透明度問題以及價格形成機制問題。2006年5月歐盟對幾家一體化的大型能源公司,如德國的RWE和EON,展開了反壟斷突襲調查,最嚴厲的制裁可以是處以高達公司銷售收入10%的罰款。2007年歐盟委員會提出建議,要求對當前大型能源企業實施拆分。
3.3面臨新一輪的電力發展和投資的需要
歐盟推行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有較為充足的備用容量。市場化改革后,隨著一些機組的退役,備用容量逐漸降低。根據劍橋能源咨詢公司的研究,如果僅考慮目前在建的發電項目,到2010年歐盟有15國的平均備用系數將從現在的22%降到10%左右,高峰期將缺電2600萬kW。
3.4業務拆分和企業并購的矛盾
歐盟要求各成員國對輸電業務和配電業務與其他競爭性業務實現法律上的拆分,但沒有要求產權上的分離。但在規模效益和協同效益的驅動下,自歐盟推行電力改革以來,企業并購活動日益頻繁。在英國,供電企業已經從原有的12家公司減少為6家公司,而一些仍保持一體化的能源公司不斷向國外擴展,在多個國家擁有電力業務,法國電力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法國政府認為,法國電力公司的一體化已經證明了其經濟性,而從出現的并購現象來看,市場的選擇也要求企業達到經濟規模。
通過對電力市場的評估,歐盟認為業務拆分不徹底可能影響了市場的有效運作,正在研究是否需要進一步嚴格要求電力公司從產權上分離業務,然而這樣的考慮無論是大型能源企業還是擁有大型能源企業的成員國政府都是不愿意接受的。
3.5歐盟和成員國政府的意見沖突
實際上,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的最大障礙是與成員國政府意愿之間的沖突。吸取2003年英國運營核電的英能公司近乎破產以及歐洲幾次停電事故的教訓,目前歐盟各成員國政府都將本國的能源供應安全問題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強調改革必須以電力供應安全為前提,包括短期電力供應安全和長期有足夠充足的電力供應。近兩年來現貨市場價格的上漲,以及未來電力發展新需求,使得一些成員國政府更傾向于建立本國龍頭電力企業來保護本國用戶的利益。這與歐盟要求降低市場集中度、提高市場運作效率的意愿是相違背的。
總體來看,歐盟電力市場改革的目標是進一步推行市場化,增加競爭度,提高效率;各國政府則更多關注能源供應安全,對市場作用缺乏足夠的信心,傾向于對市場進行必要的干預。
4對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幾點啟示
歐盟在推進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國在開展電力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深入思考:
4.1建設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體系是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方向
歐盟在推進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啟動了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盡管遇到各種困難,但促進電力在各國之間的自由流動和交易,給歐盟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作用。我國“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指出,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體系將是我國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設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從歐盟經驗中可以看出,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其核心內涵是用戶具有選擇權,各電網經營區、各行政區域之間的電力市場相互開放。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國需要加強電網建設提高市場交易的物理支撐能力,需要建立公平開放的電網接人和價格機制,需要建立提供靈活交易手段的競爭平臺;為保證競爭的公平性,需要將電網業務和其他可競爭業務分離,并對電網業務實施有效監管。然而統一市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明確目標、合理選擇路徑和手段、逐步推進”的過程。
4.2面對電力快速發展,我國改革中必須考慮促
進對電力長期投資的激勵機制
建立有效的長期投資激勵機制,這是許多西方國家實施市場化改革中沒有深入考慮的,也是我國推行市場化改革與其他西方國家推行市場化改革根本性的不同點。近年來,歐盟各成員國開始重視能源安全問題,原因之一就是歐盟許多國家的電力設備進入大規模退役期,市場機制是否能夠有效吸引投資,在歐盟的電力市場化改革中還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因此歐盟在第二項電力改革指令中允許政府在必要的時候對市場給予干預。我國正處于電力快速發展時期,在電力市場建設中必須考慮如何吸引電力長期投資。在電力發展規劃方面,由于我國未來的電力發展不僅要滿足用戶用電需求,還要滿足國家能源戰略的要求,而戰略問題是難以用市場機制來解決的,因此需要建立集中規劃和市場決策相結合的發展機制。
4.3業務分拆和機制建設都是市場化改革的手段,需要協調推進
電力市場化改革通過引入市場競爭來提高效率,建立市場化的價格和交易機制是促進競爭的手段,實行業務分拆是保證市場公平競爭的手段。但是在業務分拆方面,徹底的結構分拆存在較多障礙:一方面是公司的分拆存在著股東利益和政治利益方面的障礙;另一方面完全分拆有利于市場競爭效率的提高,但同時也造成市場交易成本的增加,孰多孰少,爭議很多。從歐盟電力改革的經驗來看,歐盟采取了從財務分離到法律分離的漸進過程,通過放開用戶選擇權并建立相應的競爭機制來推進市場化改革,可以看到歐盟一些國家發電市場和售電市場還屬于寡頭壟斷市場,但是歐盟各國電力市場化后電力工業效率的提高是實實在在的,競爭機制促進了效率的提高。我國實施電力市場化改革以來,已經實現了廠網分開的業務分拆,但適合新體制和市場化要求的新機制建設明顯滯后,未來我國深化電力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加快市場準入、價格和交易機制的建設,而是否進一步進行業務分拆、如何分拆,需要深入論證和分析,而不應作為當前改革的重點。
- 上一篇:縣縣長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