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計策
時間:2022-01-26 09:43:43
導語:職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課程設置沒有凸顯應用型特色。據了解,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屬于“本科壓縮版”,即將本科4年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壓縮為3年完成,為此僅僅是刪減了部分課程和壓縮了部分課時而已。關于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學過程的模式、考核的方式方法、實習的組織管理實施、畢業論文的撰寫與評定等各人才培養環節則完全與本科教學一樣,完全沒有考慮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對高技能營銷人才的需求。在這樣的模式下,非但不能提高學生的技能,甚至學生連正常良好的學習習慣都無法養成,因為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適合高職學校學生的實際。由于學習基礎和自制能力均較差,導致這些學生經常出現厭學情緒,因為看不到自身的進步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學生經常曠課的現象,在校時連基本的校紀校規都無法遵守,畢業后在用人單位的表現就可想而知了。以上這些結果與高職院校起初設定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差甚遠。究其主要原因,關鍵是沒有形成高職教學和人才培養“應用型”的特色,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導致的結果。(二)“雙師型”教師嚴重短缺。自1999年我國高等學校擴招以來,各類高等院校的學生人數都是大幅度增加。又由于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從以前的中專學校升格過來的,這就意味著這些學校的教師的學歷和能力與高職教育的需要之間有差距,“雙師型”教師在高職院校嚴重缺乏,存在著青年教師在學歷、職業技能、職稱等方面與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之間的差距過大。不僅如此,作為青年教師與老教師之間橋梁紐帶作用的中年教師沒有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導致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出現“斷層”的情況,嚴重影響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加強中青年教師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完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一環。(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簡單化。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和“本科壓縮型”教學的影響,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過于單調,缺乏活力,沒有突出“高職”特色。具體表現為:教師在課堂上用純粹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滿堂灌,學生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記老師的講課重點,根本沒有時間思考老師講授的問題,一節課45分鐘下來除了做的筆記,學生什么也不知道了。到了考試之前學生再把老師的講課重點背一背,經過兩三個晚上的“熬戰”,該門課程也就順利通過了。但最后學生還沒等到畢業,所學的知識已經忘的差不多了,更不用說能力的提高了。因此,由于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過于簡單化,導致學校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變成只是一種口號,這與社會、企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漸行漸遠。(四)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立困難重重。根據調研,高職院校在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同完成學生的實習實訓教學任務時存在很大的分歧,致使很多企業不愿接納高職院校學生在其內部開展實習和實訓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這些學生缺乏在企業上崗的條件,不能很好地為企業服務。因為這些學生在校時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的市場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學生要想在企業實習實訓,企業先得為這些學生進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既費時又費力,且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二是學校認為既然把學生派到企業給企業提供了勞動力支持,那么企業就需要給學校繳納一定的勞務管理費,但這部分費用企業根本不愿意繳納,相反企業還認為學校把學生派過來形成了企業一種新的負擔。這樣,由于學校和企業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導致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困難重重,到頭來損害的是學生自身的利益和能力的培養。
二、改革高職院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建議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差距拉大的現實情況,本著實現學校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增強、企業營銷人才充足且有發展潛力的“三重”目標,結合9年來在高職院校擔任營銷專業課程教學的經驗體會,特提出以下改革的對策建議:(一)按市場需求進行課程設置,培養適銷對路的營銷人才。根據調研,企業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以及營銷策劃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高職院校應根據市場及企業需求的實際,調整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設置,加大對《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市場營銷策劃》等課程的教學改革力度,重點加強學生對統計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以及結合企業營銷實際進行策劃的能力的培養,使之與市場對營銷人才需求的新變化相適應,培養出符合企業和市場需求實際的高素質技能型營銷專門人才。(二)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為職業能力教育提供保障。針對目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的實際情況,對于校內教師,學校在加強教師職業能力資格證書考取方面應給予引導和鼓勵。對于營銷專業教師,主要是以經濟師和營銷師兩種職業資格證書為重點,明確這兩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考取要求,強化復習準備,爭取早日通過這兩種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對于新進教師,學校在制定人才需求計劃時,除了提出學歷要求之外,也要把對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寫進其中,同時鼓勵新進教師積極做好自身的科研工作,早上職稱。通過加強對校內教師和新進教師在職業資格證書方面的要求,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為職業能力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三)綜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方法,著力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尤其是對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人們對高職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探討開始增多,出現了姜大源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即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學生的做融為一體,最終實現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目的。在人才培養方面,出現了更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學校、社會、企業三方共同培養,雙證書,多途徑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這些對于高職教育開展學生技能訓練和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的今天,高職市場營銷教育更應該結合PPT、視頻、現實案例素材等教學媒介,利用更加先進和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做好準備。(四)強化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目前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困難增多的實際,高職院校應從長遠出發,從提高學生技能角度,真誠與相關企業進行溝通交流,并在教學過程中的適當時候,邀請企業相關人員為學生授課,做好校內教學與校外實習實訓的銜接工作,盡量縮短學生在實習實訓單位上崗工作的適應期,達到學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為企業的利潤增加和更快發展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如此,校外企業和學校的合作才會繼續。對于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則一定要突出實現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需要,真正發揮校內實訓基地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作用,為學生具備適應市場新需求所需要的能力鋪平道路。
作者:蘇永偉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
- 上一篇:漫談市場營銷對高效課堂的影響
- 下一篇:漫談小米手機市場營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