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對市場營銷和現代經濟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7-18 04:17:39

導語:電商對市場營銷和現代經濟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商對市場營銷和現代經濟發展的影響

摘要:從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的出現,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互聯網的產生,“online”模式就注定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成為主流和趨勢。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僅讓傳統媒介數字化、虛擬化,更是讓我們的生產經濟成為大數據時代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經濟的不斷電子化,電子商務更是逐漸對傳統經濟產生極大的沖擊,也令我們的生活方式有了質的改變。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以一個平凡人的角度,講述我看到的是改變,講述我所理解的電商對中國現代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電子商務;互聯網+;傳統經濟模式;贏者通吃

一、電商的優勢和風靡的起因

在如今的時代,如果你告訴我你不知道淘寶,不知道阿里巴巴,不知道支付寶,我會很認真地懷疑你是否在跟我開玩笑。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也慢慢地走上了經濟的舞臺。那么何為電子商務,如果你去百度一下“電子商務”這四個字,百度會告訴你電子商務(E-Business)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狹隘地說,電商就是商家在網上賣東西,消費者在網上買東西的一種經濟模式。例如淘寶,京東,這些都是電商的一個典例。那么這種經濟模式為何會從互聯網時代中產生,又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勢頭,能夠在與傳統經濟的這場競爭中勢均力敵甚至更勝一籌呢?首先,我們從商家的角度來分析。傳統經濟模式中,通常的情形為B2B和B2C。在這種傳統模式下,一個商品從產生到顧客手中,通常要進行從原材料生產-企業-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顧客的流程才能夠完成。而在這種模式下,一個商品的價格在每經過一道流程時,都會因為庫存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而增加,并且企業需要先預支成本來組成商品,經過一系列的分銷到達顧客手中時才能得到資金的回手,這時企業要承擔一個很大的資本投入和風險。那么電子商務的產生,就是大大節省了商品中轉的資本。企業和消費者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對話,實現商品的一步到達。比如說現在的戴爾電腦的銷售就是采取了一個按單銷售的線上銷售,顧客提出購買意愿后,由供應商提供原材料給戴爾公司,戴爾公司直接向顧客銷售。按單銷售的直銷模式讓戴爾公司真正實現了“零庫存,高周轉”。同樣的,電子化的直銷模式也讓信息的傳播更加及時和有效,在商品的功能價值不變的前提下,資本減少,消費者體驗感上升。其次,當我們要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的情況下,也就會清晰很多。消費者更情愿去進行電子商務化的消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花更少的錢買同樣的東西。2005年最早一批網絡鉆石品牌之一的戴維尼鉆石品牌成立,畢業于南京大學地質專業的聶文彪放棄鉆石行業中翹楚身份獨自創業,開啟了網絡銷售鉆石的先河。他發明的BBC(Business-Bank-Customer)鉆石銷售模式使鉆石銷售有了新的道路。戴維尼賣出的鉆石要比地面上銷售的價格便宜一半,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以次充好,而是聶文彪曾去剛果考察時發現,工人們開采出一克拉鉆石,用一千二百美金就可以買到一克拉的毛坯,經過加工后價值就變為了三千到五千美金,那經過零售商的手中時,一克拉的價格就到了一萬到兩萬美金,這時的價格差不多就翻了十倍。我們暫且不去談網絡鉆石這種營銷手段是否真的可以長久地發展,就這種線上直銷的模式來說,消費者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消費也可以獲得性價比更高的商品,所以不難理解電子商務在消費者受眾中的獨特青睞了。另外,電子商務的興起也促進了支付手段的改革和創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流行,使貨幣也不斷電子化,人們更情愿去用攜帶方便、安全性高的支付手段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這也無疑是電子商務迅速風靡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電子商務經濟的興起對市場環境的影響

當我們暫且刨去電商興起對傳統經營模式的巨大影響,電子商務的崛起對市場環境的破壞性我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對中小型企業的壓制,二是惡性競爭引起過度融資而造成的泡沫化風險過大。第一,電子商務的興起會造成對中小型企業的強力壓制。為何這樣說,首先請允許我來問一個問題,如果我讓你說出十個冰激凌的品牌,你能很快的說出嗎?那你又是否知道我們曾以為的冰激凌界的大佬哈根達斯早就不是原來的哈根達斯而是被和路雪收購后的品牌嗎?在任何一個行業中,都存在著贏者通吃的市場機制,電子商務也不會例外。在現代的電子商務行業中,試問有誰敢和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相抗衡。也許有人說,我所做的電子商務不打算和這些巨頭相競爭,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那么我想說,如果你的獨木橋走的越來越順,走到了陽關道的路口,你會不引起BAT的關注嗎?中小企業的發展只會停留在發展初期,擁護的客戶也絕不會很多,發展重大起來后也逃不掉被大型企業收購的命運。在電子商務領域,競爭者的命運是適者生存,更何況電子商務領域現在發展的已經比較成熟,BAT的存在讓電子商務成為了獨裁統治,想要分一杯羹是極難的。第二,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導致了同型企業為了生存不斷融資造成的極大的風險。例如在外賣行業中,傳統的經營模式變成了O2O的模式,將線下服務利用線上來招攬客戶。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美團外賣D輪融資七億美元,在談融資十億美元,餓了么E輪融資3.5億美元。單單一輪融資就上億美元,更加惡性的是,這上億的融資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花錢如流水的’的外賣集團花費掉。在外賣行業中,商品的大相徑庭讓不同企業無法提高商品價值而提高競爭力,為了在同等企業中占據優勢,外賣企業只能在優惠政策上不斷推優以博取顧客的青睞,長期型的客戶并不存在,或者說顧客在意的是通過外賣得到的商品,并不在乎是哪家外賣送來的。所以外賣品牌只能通過不斷融資推出優惠政策來試圖在這個行業中獨占鰲頭。

三、電子商務經濟對傳統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對中國經濟發展影響

不可否認,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電子化、網絡化的商家客戶交流,但更加不容忽視的,就是電子商務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巨大沖擊。有人曾說過,創新分為兩種,一種是延續性創新,另一種則是顛覆性創新。電子商務無疑是典型的顛覆性創新。這種顛覆性創新可以跟人們帶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經濟模式帶來沉痛的打擊。當人們逐漸把地面上的實體店當作‘試衣間’時,實體經濟的發展遭到了阻礙。那么有人就會問了,既然電子商務如此有力,那為何現階段占據中國手機銷售行業領頭的品牌OPPO、vivo依然是線下銷售呢?原因就在于電子商務的確增加business和顧客的交流,但這種交流遠遠比不上線下服務的體驗感好。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電子商務的出現會造成實體經濟的崩盤。實體經濟的優勢在于品牌影響力,完善的工業鏈,體貼的售后服務,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電子商務的優勢則在于價格優廉,選擇性強,信息量大。二者各司其職,完全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發展。最后,我想舉一個小米的例子來表達我的觀點。小米公司是一個典型的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成功案例。小米手機通過開論壇來了解客戶的需求,在開發新系統前會提前在資深米粉中進行提前內測,及時收集用戶的需求和建議。在線下,小米也有實體店來增加客戶的情感體驗和完善售后服務。這樣的經營模式給小米帶來好的發展和口碑。而這對于我們的啟示也是同樣的,在電子商務如滔滔洪水涌入我們的經濟生活之時,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要好好的利用這個機會。互聯網+,加的就是實體經濟,當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激情碰撞的瞬間,擦出的,是不斷前進的火花。

作者:范婧元 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