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雙語教學與實踐
時間:2022-07-13 04:07:42
導語: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雙語教學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分析新形勢下市場營銷課程雙語教學的意義入手,探討了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雙語教學的改革提出了建議。希望對市場營銷雙語課的教學實踐有所幫助。
【關鍵詞】市場營銷;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要求本科高校要充分利用英語等外語資源,開展公共課以及專業課的教學工作。自此,雙語教學被廣泛的納入本科教學體系。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的科技環境為雙語教育提供了廣泛的操作空間。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了《關于開展2019年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4號)。全國高校紛紛響應,設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改革項目。市場營銷雙語課也嘗試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逐步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在此過程中,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雙語教學實踐進行了一定的思考。
1市場營銷課程雙語教學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企業需要轉變思維,將目光投放到全球市場。市場營銷雙語課通過英文授課,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建立雙語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全球思維的格局,國際合作的意愿,以及國際溝通交流的能力。同時,由于我國對營銷學系統研究起步較晚,國際上大量前沿學術專業書籍和文章是以英文表述,雙語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取其精華,從而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不斷有外國留學生到中國留學,中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迫在眉睫。教育部等8部門于2020年6月印發了《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也為市場營銷雙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雙語教學既能為我國培養國際化人才,又有利于為外國留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
2市場營銷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訴求各異
學生學習雙語課的目的各不相同,對雙語課的態度也存在很大差異。根據調查,部分同學打算畢業后出國留學,希望通過雙語課,實現知識的跨語言對接,因此,對雙語課程抱有極大的熱情。但也有部分同學,對于雙語課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認為英文教材難理解,英文知識難掌握,用英文進行課堂發言難為情。學生認同雙語學習對自己有一定的用處,但因為畏難心理,往往懷有抗拒心理,僅是為了獲得學分進行學習,缺乏學習積極性。如何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投入學習中是目前雙語教學的一個難點。
2.2教師水平良莠不齊
雙語課的實施,不但對學生是一種挑戰,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市場營銷雙語課,使用外語作為媒介,介紹專業知識,教師需要不斷的提高專業知識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并增強教學能力。因此,對雙語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比較高。目前在各個大學,開設雙語課的教師主要有4種來源:專業英語教師,具有較好英語水平的專業課教師,海歸人員以及聘用的外籍教師。總體來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課程效果不盡相同。
2.3雙語教材缺乏
市場營銷雙語課可供選擇的教材有3類:第一類是中文教材。雖然教材是中文的,但教師用英文教授課程內容。但恰恰因為教材是中文的,實際上不利用學生的英語思維的培養。第二類是英文原版教材。使用時需要對教材進行篩選,主要針對教材的難度和知識的表述方式。第三類是自編教材。理論上來說,這是最適合雙語課的教材形式,但是,由于自編教材對教學者的專業知識以及語言能力都有很強的要求,同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合適的自編雙語教材并不多。
2.4教學方式方法落后
市場營銷雙語課以前主要實行的是保留式雙語教學方式,即主要采用中文授課,輔助以英文課件。同時,教師在授課時突出英文專業詞匯的講解,學生重點進行專業詞匯的記憶。課堂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以案例分析為輔,通過案例分析過程,一方面,增強學生的活學活用能力,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開口說英文,提高其英語溝通能力。但總體來說,因為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強,所以互動性不強。
3市場營銷雙語教學的改革建議
3.1采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翻轉課堂是對市場營銷雙語專業課比較好的教學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程中。市場營銷雙語課,因為既涉及到專業課,又涉及到語言,所以需要學生利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前預習。而在傳統的教師為主的講授課堂中,學生具有一定惰性心理,經常不預習,被動參與課堂學習。采取翻轉課堂雙語教學后,課前將需要閱讀的課程資料以及通過閱讀需要達到的目的布置給學生們,并分成小組,進行相關主題探討。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參與案例分析、談判等互動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負責對課程的引導和知識準確度的把握。通過相關互動活動,有助于調動學生自主思維,開闊思路,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為了避免小組成員內部出現“搭便車”現象,需要教師掌握各個小組的進度,隨機對小組成員做出提問,使小組成員內部產生學習壓力,并促進學生變壓力為動力。最終使不同學習目的的學生都能投入到市場營銷雙語課學習中。
3.2利用新技術手段,開展網絡課程
課程中要廣泛應用新技術手段,例如,多媒體、微信群、網絡課程等資源。翻轉課堂雙語課教學,雖然以學生為主體,但是教師應該為主導。因此,教師需準備多媒體教案,將教學重點、輔助資料以各種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提供給學生,便于學生學習。微信群可以用來與學生隨時取得聯系,了解小組學習動態,并進行即時指導,當然,也可用來傳輸相關資料。網絡課程使得學生可以隨時學習課程內容,并且可以在課后對課程中沒有理解的內容反復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國內外開放的慕課資源,也可對教學形成有益的補充。
3.3建立高水平師資團隊,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
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主要有2個途徑:一是在市場營銷專業課教師中,根據語言水平進行選拔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直接引進海歸人士或者聘請外教。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學校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對于已經建立的團隊,要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師資考核機制,教師獎勵機制。公平的機制既能產生適度的壓力,督促教師不斷的完善自身能力,又能增強教師的教學信心,提高工作熱情。
3.4選擇適宜教材,豐富教學資源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市場營銷雙語課教學中,中文教材適宜作為輔助教材,其優點在于,便于語言能力薄弱的部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自編教材雖然在理論上來說比較適宜,但是,絕大多數教師不具有自主編寫教材的能力。因此,在實踐中,主要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為主教材。國內目前有原版影印本還有中國作者得到授權后對原版書籍進行節選編輯的版本。對于研究生層次學生建議選擇原版影印本,但對于本科生層次,建議選擇節選編輯版本,既能滿足內容先進、準確的要求,同時知識的容量和語言的難易程度也能為學生掌握,又因為價格比較便宜,學生接受度很高。在確定主教材的基礎上,要利用國外公開授權的教學資源素材,作為教材的補充。充足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營銷雙語課程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潘靜.地方性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專業雙語教學互動課程構成要件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2(13):56-58.
[2]王錦.高校雙語課程建設:回顧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9(3):24-29.
[3]周梅.新建本科院校雙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江蘇高教,2017(8):67-70.
[4]高潔,張德升.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高校雙語教學有效性的反思與重建[J].教育探索,2016(10):61-64.
[5]簡敏菲,張丹丹,江玉梅,等.高校生態學雙語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探索[J].英語廣場,2021(3):66-68.
[6]何一鳴.我國高校經濟學科雙語教學的困境與破解對策[J].經濟師,2021(2):169-172.
作者:徐鑫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