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0-27 08:44:30

導語: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及對策

摘要: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作為農業大國,自古以來我國對于農業發展都極為重視。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工程建設,因此農田水利的建設始終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大計。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小型農田水利數目逐漸增多,并以其應用空間廣泛的特性,在農業發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以某地溉區小型水利工程為實例,針對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建設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以進一步推進水利灌溉工程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的穩步前進。

關鍵詞:農田水利;問題;發展;對策

1.工程概述

某地作為水利工程建設重點地區,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進行了詳細地規劃,該地區計劃建設農田水利753.3hm2。初步將總灌區劃分為3個區域(一區、二區、三區),一區灌溉面積為147hm2,金荷片區控制面積210hm2。目前該地區已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共210處,涉及灌溉面積達到0.98萬hm2,其中包括旱地0.34萬hm2,水田0.64萬hm2,有效灌溉面積達到了0.88萬hm2。另外蓄水工程共建設108處,目前可以向溉區供水2526.36萬m³。并配套建設46處引水工程、63處提水工程,引水總量可達6m³/s,總裝機容量則可達1400kW。除此之外該地溉區內還建有1萬多口小水池,總容積可達51萬m³。該地區針對溉區農田水利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對原有水利渠道的改建,通過改建工程對原有水利工程中的問題進行修整,同時建設新的水利渠道,對原有農田水利工程的不足進行彌補。依照統計該地區改造的1#灌溉渠道達4.75km,改造的2#灌溉渠道達0.9km,新建2#渠道達0.8km。工程建設中,由于該溉區地質條件良好,渠道建設地段地形平緩,坡角范圍小于35°,且不存在泥石流等惡劣地質現象。但是建設中發現,渠道建設需要穿過積層碎石段,由于過厚,對于基巖的工程量較大,所以建議渠基增設碎石碎層。具體地質結構見表1。

2.溉區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

2.1配套設施不完善,實際灌溉面積

同設計灌溉面積存在出入該溉區水利設施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二區,由于該區域為集中渠道灌溉,原有的輸水干渠主要由粗糙土以及石料建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的輸水干渠開始出現潰塌、裂縫,導致渠道無法使用。除此之外田間渠道漫灌、串灌現象嚴重。雖然由于水源充足,但不完善的配套設施領蓄水工程并沒有真正實現應有的作用,致使“水庫有水而田間無水”現象,甚至渠道前段田地受澇,后段田地受旱。

2.2原有設施效率低下

該溉區很多水利設施建設年代久遠,灌溉效率相對較低,增加了灌溉成本,這也是我國溉區普遍存在的問題。上文提到的溉區提灌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區,該區域現有的提水泵站修建于20世紀90年代,由于運行時間相對較長,后期管理沒有落實,一些提灌站已經無法運行,目前僅存泵站泵房和管道支墩,提水站已基本報廢。即便有的提水站能夠運行,但由于設施老化,不但工作效率低,運行成本也相對較高。

2.3田間灌溉水資源利用率低

隨著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推進,溉區水源設施建設基本完成,逐步形成了網絡水源布局,溉區灌溉供水得到了保障。但由于灌溉措施仍舊不完善,很多水利設施不配套或者帶病運行,老舊的灌溉觀念和灌溉方式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另外農民用水觀念陳舊,受到過去灌溉模式的影響,令溉區水費征收困難。2.4管理機制不完善,配套設施利用率低溉區水利設置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但是很多溉區水利工程完成后,相應的管理機制并沒有得到完善,直接導致一些配套設施沒有被充分利用,或者根本成為擺設。另外一些灌溉設施修建在了農田里,影響了農民耕種,因而受到了人為損壞,這些都直接導致了水利建設目標無法達成。

3.相關對策分析

3.1完善發展政策,為農田水利建設保駕護航

加強水利改革發展,在開展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建設的區域一定要有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該地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省委2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水利改革發展,針對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專門成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領導小組與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和實施。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負責對資金的監督、檢查工作。規劃項目區各級黨委、政府對水利工作非常重視,關心和支持,各級各部門責任明確,措施有力。政策的保障是實現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設的基礎保障。

3.2確保水利工程水源充足

只有水源條件好,水資源豐富的地方,才適合開展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要因地制宜地進行水利設施的興建,才能使節水灌溉技術得到真正的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可以在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對有限的水資源進行最大的利用,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節水灌溉有機結合,將噴灌和滴灌等節水技術真正落實,為農業發展和國家節省大量資金。以該地區例,自確定溉區水利項目后,灌面分布在一區、二區及三區,灌區內主要水源為各大水庫,目前該地區水源主要來自于一座大二型水庫,及兩座小一型水庫,水庫水質良好適宜農作物生長,能滿足項目區的用水要求。

3.3加大投入

水利工程的建設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想要完善地方溉區農田水利建設,必須首先建立健全的資金投入機制,財政預算上必須每年計劃性的向農田水利建設劃撥建設經費。除了財政計劃外,還應當開拓溉區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來源,不但將水利設施建設納入政府基礎設施財政支出,還應當多元化的籌備水利設施建設資金。例如機構扶持、群眾自發性扶持等。農業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農業的發展也同廣大農民直接息息相關,因此可以通過加強金融機構扶持以及引導農民自愿開展建設的方式,為溉區農田水利加一把力。另外配套出臺相關政策,對農民進行積極引導,提高農民自愿修建小型農田水利的積極性。

3.4改革管理機制

管理機制的改革應當從農田水利項目所有權、使用權的明確入手,明確工程的建設責任和相應的權利。傳統的溉區水利項目管理模式相對單一,管理范圍也相對狹窄,因而必須對現有的管理機制進行改革,以適應飛速發展的農田水利建設。通過開展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多元化地設定管理任務和管理內容。通過創新管理,完善溉區水利明確我國農村小型水利灌溉工程項目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使工程建設的責任得到落實,改變傳統的單一管理模式,開展多樣化的科學的管理模式。使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保證,為廣大農民創造更大的利益。

4結語

目前我國溉區農田水利建設已經初步取得了成就,但是相對于灌溉需要仍舊存在相當多的問題,這就需要在未來的發展中,加大農田水利投入,不但要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還應當緊抓“管理機制”軟件的發展,全面推進我國農業發展。

作者:張勇剛 單位:黑龍江省衛星運河管理處

參考文獻:

[1]柯龍山.我國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機制:變遷、困境與創新——基于南方旱澇災害的思考[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5):57.

[2]韓清軒.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從公共產品視角進行的分析[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