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8-15 08:50:38

導語: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在逐漸加劇,因此要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建設。而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水平、優化堤線布置和堤型選擇、優化農田河流斷面設計是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要點和路徑。基于此,本文介紹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必要性,并提出相關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建設;生態環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農田水利工程的不斷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進而實現對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

一、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必要性

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化建設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對周邊的土地、植被、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將生態化建設理念引入農田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此外,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在我國城市化建設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其不僅是加速推動生態化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加快傳統農田水利工程向生態化轉變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由此可見,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對社會發展非常重要。

二、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策略

(一)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水平。隨著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快速推進,隱藏在建設中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進程,必須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水平,并對農田地下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全方位地安排與控制,使整體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更加安全、高效。此外,還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社會經濟條件來選擇最適宜的工程規劃方案,更好地掌握農田的地下水資源情況[1]。(二)優化堤線布置和堤型選擇。為了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必須優化堤線布置和堤型選擇。相關工作人員在堤線布置過程中盡量不要破壞農田周邊的自然形態,同時應遵循寬度適宜的基本原則,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以滿足生態化建設的實際需求。為了使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有序、穩固進行,相關工作人員在選擇堤型時除了要選擇那些能滿足工程實際滲透穩定性和滑動穩定性的堤型,還應結合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新技術,利用當地的施工材料及緩坡為其他植物的生長創造一定條件,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發展,同時實現我國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諧發展[2]。(三)優化農田河流斷面設計。由于不同區域的農田、河流呈現的橫斷面、縱斷面的形式變化多樣,為了避免因農田河流不規則的橫縱斷面致使農田徑流場出現均一化現象,工作人員在對農田河流斷面進行設計時,應對農田河道河床進行有效設計,實現其與周邊自然風景的相互協調。為了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在選擇農田護岸材料時應選擇滲水性較好的材料,且要使所選材料融入大自然中,河流速度較大的地段應選用防沖能力較強的河流管道。例如,采用干砌條石、堆石等方式,可以使農田河流斷面呈現清新、古樸的美感,給人們視覺上帶來回歸大自然的奇妙感覺,同時有效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四)加強岸坡保護。為了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化建設,還應加強對農田兩側岸坡的保護。岸坡保護工程的設計應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原則,并在保護過程中采用與周圍環境、自然風景相匹配的結構形式,在滿足工程安全的基礎上有效確保生態環境與周邊岸坡形式的多樣化。同時,為了有效避免保護工作中因使用透水性不良的材質而影響農田岸坡周邊的魚類、植被、昆蟲的生長,應選擇滲透性較好的材料及墊層結構的基石,使農田水利工程充分發揮作用,最終全面推動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杜偉.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19):291-292.

[2]任娟.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分析[J].山西水利,2017(5):15-16.

作者:何桂蓮 單位: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