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節能角度科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27 05:02:00
導語:節水節能角度科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環保在建筑給排水永恒的主題;水質工程是給排水工程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給水排水工程為工程學科門類,是多學科互相交叉形成的一門學科、環保問題已經是全球性問題,環保理念已經滲透進各行各業、節水節能是建筑給排水現狀、節水節能在建筑給排水中的具體應用、二次供水設備的選擇、加強水質處理工程技術的開發與創新、利用生態原理和高科技的污水生態處理設備,設計一個生物圈系統、加強水質處理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非常迫切、水質科學與工程、水科學與工程是學科延伸、發展的方向、加快給排水工程建設等,具體請詳見。
給水排水工程為工程學科門類,是多學科互相交叉形成的一門學科。其研究的內容是人類從自然界取水、凈水、供給使用到使用后廢水收集、處理、排放構成的人類用水的社會循環;其研究的任務和目標是保障人類社會可持續用水量的需求和所用水質的安全可靠性。下面就建筑給排水和水質工程兩方面是試論今后的發展方向。
1.環保在建筑給排水永恒的主題
環保問題已經是全球性問題,環保理念已經滲透進各行各業,建筑行業也不例外,這是今后的發展方向。節能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從某種意義上說,節能的就是環保的。節水、節能、防治水質污染是實現環保的具體手段。節水的重點在于衛生器具及其給水配件、屋頂水箱浮球閥、建筑中水等方面的設計。
1.1節水節能是建筑給排水現狀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400多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屬于缺水國家。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水污染日益加劇,水資源問題更加突出,節約用水成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建筑給排水中節水的重點在于:衛生器具及其給水配件;屋頂水箱浮球閥;建筑中排水等方面。
1.2節水節能在建筑給排水中的具體應用
1)二次供水設備的選擇。由于傳統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質易受污染,所以二次供水已越來越多地被氣壓罐供水和變頻調速供水所取代。當低谷用水量是斷續的小流量時,宜設置適合于斷續供水的壓力供水裝置。
2)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既節省水資源,又減少城市供排水管網和處理設施的負荷,是解決缺水的一條有效途徑。據資料表明,采用中水回用系統后,居住區用水量將節省30%~40%,同時排放量減少35%~50%;商住小區可節水70%;科研事業單位可節水40%左右;對一般居民住宅可節水30%左右。這對社會和環境效益的深遠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3)雨水系統。雨水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經簡單的處理后可作生活雜用水;經深度處理后可作為生活飲用水。將小區的地面、道路、屋面等雨水收集,經處理后回用于沖廁、洗車、道路澆灑及綠化;建設綠地雨水回收利用措施,推廣綠地節水型灌溉方式,提高雨水利用率;將路面、廣場、停車場等用透水性材料鋪裝,提高雨水滲透能力,最大限度的補充地下水。
2.水質工程是給排水工程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2.1加強水質處理工程技術的開發與創新
通過開發或借鑒國外技術,經“八五”、“九五”的科技攻關,我國也開發了一批具有較強實用性的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技術,如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一體氧化溝技術、各種形式的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市政景觀等。利用生態原理和高科技的污水生態處理設備,設計一個生物圈系統,依靠微生物,植物,動物的生物鏈來凈化污水,以太陽能、生物能、重力能為主要能耗,實現污水零排放、零費用運行,是一種更節能、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處理工藝。另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代替化糞池,經處理后達污水二級排放標準,可減輕城市污水廠負荷而可降低能耗;這些都是目前研究的重點。綜上所述,解決我國水質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污水處理利用率,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國水質處理技術的進步、發展和創新,以形成我國自己的水處理技術體系。因此,水質處理技術應是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核心,水質處理工程技術水平將是學科發展的重要標志。
2.2加強水質處理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非常迫切
任何一門學科的成熟與發展離不開學科基礎理論的支撐。給水排水工程學科雖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但一直是技術開發與研究多于理論,基礎理論研究相當薄弱,迄今沒有成熟、完整的學科理論體系。這其中與長期以來該學科研究內容不清、定位模糊有重要關系。隨著各種水污染問題不斷出現,水處理技術開發與研究所需的理論支撐越來越顯得不足。缺乏精確理論使水處理技術停留在經驗技術階段。隨著以水質為核心的學科定位的清晰,建立、完善和發展相關理論體系日顯迫切和必要。它對促進21世紀水質處理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和創新形成我國自己的水處理技術體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方面主要包括水質處理過程的水力學、動力學、熱力學、微生物學及水質對人體生物影響的理論等。
2.3水質科學與工程、水科學與工程是學科延伸、發展的方向
目前,我國在水資源水質理論和工程技術方面面臨許多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水質安全凈化新理論與新技術、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污染水體修復理論與技術研究;城市污廢水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研究;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自動化或智能化理論、方法與技術;節水和重復利用技術;西部缺水地區、城市水資源綜合開發與再生利用。
2.4加快給排水工程建設
面向21世紀,中國的給排水工程建設將出現一個新的高潮,相應的設計也將以合理規劃、提高水質、降低能耗和成本為目標。1)要解決對水重要性的認識問題,一如繼往地推動節約用水。現在珍惜每滴水的社會風氣還沒有真正形成,一些單位和個人還在浪費用水。而如何才能真正使每個人都珍惜用水,就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宣傳和教育,使節約用水的政策真正深人人心,同時還要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制的辦法來有效地推行節約用水,并減少污水的排放。2)提高供水系統和排水網絡的質量。城市給水在提倡節約用水和擴建新建水廠的同時,必須注意提高供水系統質量。提高供水系統質量的主要趨勢是:把水廠聯成網絡,分散水源,以實現優化配水;對網絡用計算機管理;加強維護和改建,以及進行污染控制等。
3.結語
總之,在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不僅要強調使用功能完善、外型美觀等要求,還應當從節水節能的角度出發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為建筑給水排水節水節能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市政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必須專注于污水處理的效率與運行的經濟,可靠性。作為一名給排水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建筑給排水工程和從事市政工程的兩方面人員應緊密配合,盡快為形成全國水工業體系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勁松.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環保問題[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6)
- 上一篇:中學五月安全工作總結
- 下一篇:教師政治及職業道德考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