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農田建設管理的水利工程論文

時間:2022-12-31 04:34:29

導語:小型農田建設管理的水利工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型農田建設管理的水利工程論文

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及改革

榆社縣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七十年代建設的工程,能正常運行的工程有限,而且設施老化嚴重,灌溉形式全部為大水漫灌,灌溉技術落后。因此建設節水灌溉項目,在不斷的探索和完善中,引進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農村生產經營條件的田間節水灌溉工程運行管理模式,采用“公辦民營、股份合作制、統包統管”等模式去管理、經營不同的節水灌溉工程。“十一五”以來,水利部門大力構建節水灌溉專業服務等重要節水組織,讓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從規劃、設計、管理、技術、示范等一系列專業服務更加規范。通過這些措施做到三個保障,一是保障節水灌溉工程充分發揮作用,二是保障節水灌溉事業順利發展,三是保障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可大力推廣農民合作社用水方案,只有讓農民用水戶積極主動的去改善和遵循灌溉秩序,才能促進新農村發展與建設,才能充分發揮節水灌溉的作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可在一部分地方推行“控制總量、定額管理”的有效方式,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如安裝IC卡、制定階梯水價,并制定一系列獎懲規定,鼓勵農民節約用水,提升節水意識,體現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本質意義。

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問題及發展策略

(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

1.工程建設標準低,損壞現象嚴重。

榆社縣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沒有穩定而長效的投資渠道,工程一直存在修建數量多、投入資金少、工程質量低的問題。資金不足承包者就在工程質量上做文章,把“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理念完全拋于腦后,只考慮到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工程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運行不久便進入冬眠狀態。

2.責任不明、產權不清、沒有明確的管理單位和主體。

隨著農村開始全面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以后,農村土地分戶經營的體制與所有制體制之間的矛盾逐漸體現出來。在這個期間所興建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在管理權利與維護責任方面很難判定,這樣就形成了灌溉工程,雖然有人在使用,但是沒有人進行管理和維護,逐漸老化、損壞,最后荒廢。

3.農民用水戶參與管理發展不夠平衡。

從最近幾年來看,各地區農民用水戶協會發展較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民主管理與自主管理的力度。但是從榆社來看,用水戶協會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農民用水戶協會組織機構不夠完善、組建與運行不夠規范的,而且缺乏相關的運行機制。剖析其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沒有正確的認識到用水戶參與管理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還不夠重視,支持力度不夠;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而且沒有制定可操作的配套政策;工程設施過于老化,運行成本偏高;協會經費來源不穩定等等問題都制約了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4.工程建設制度不完善,運行管理政策不健全。

由于工程沒有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很多工程從一開始就存在不安全隱患,建設標準低,施工質量差,沒有任何人把質量關,只是完成任務就行,從而導致工程不能長期正常運行。工程的運行管理比較粗放,相關管理政策缺乏指導性與可操作性,對工程的管理沒有有效性,榆社縣老百姓認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屬于公益性工程,無償為農村的農業生產提供灌溉用水服務,不收取任何水費,而水利部門又沒有專門的工程維修資金,從而直接導致形成工程有人用,無人管的局面。

(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發展策略

1.加大工程投資力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在資金落實方面,要多渠道籌集資金。一要申請國家財政資金,二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資金,三要動員受益群眾籌勞籌資,四要努力申報一事一議項目,爭取水利建設資金,五要拓寬水利融資渠道,吸引其他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盡量減少工程數量,提高單項工程投資,建設高標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并通過招投標形式,選用具有施工資質且信譽良好、施工經驗豐富、設備健全的工程建設單位。進一步健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監督單位對施工材料也要嚴格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2.明晰產權歸屬,實現依法管護。

工程竣工驗收后,及時明晰工程的產權歸屬,辦理財產移交手續,確定工程管理的責任單位。根據榆社縣實際情況,可采取拍賣、承包、租賃等管理形式,明晰工程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明確管理主體,落實管護責任,確保農田水利設施的有效養護及其功能的有效發揮。對于比較大的工程,產權可移交于鄉(鎮)水管站進行管理,對于較小的工程,產權可移交該村村委統一管理,也可與受益農戶簽訂合同,與其經濟利益相掛鉤,共同管理。

3.提高農民對用水戶協會的認識,激發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在榆社縣水利工程發展過程中,農民用水戶協會還是個新生事物,老百姓還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義。為了給協會發展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必須采用電視報到、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進行有效的宣傳和講解,讓農民群眾充分認識農民用水戶協會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了解其概念、性質、功能,制定科學合理的用水方案,推行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將示范預期效益充分的發揮出來,激發農民參與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用水戶從心底真正認識到協會的好處,自愿參與其中。只要讓農民有效的參與,才能減輕政府負擔,有效減少在原有體制中收繳水費中環節多、資金挪用、層層加碼等現象,有效收取水費,減輕農民負擔,水利設施就可得到良好管理。

4.完善工程建設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

榆社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模都較小,但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做到工程建設規劃合理、施工有質、管理有度,就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組建一個完整的質量監督體系,自上而下,齊抓共管,才能保證工程建設過程透明,質量過硬,經得起考驗。工程建設時應從工程的規劃審批、建設立項抓起,在編制工程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同時,必須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核算管理成本,明確工程的管理體制、管理機構和運行管理經費來源、水費標準和征管辦法;建設過程中要將管理設施、管理機構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嚴把質量關,讓資金使用透明化;工程完工后狠抓工程管理,對于水費標準不明確、征管辦法不落實,管理設施不健全的工程不予驗收,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運行實現良性循環,把“建管并重”落到實處。

三、結語

總之,榆社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需要創新、需要換代,需要一套完善的相關制度進行規范,這樣才能讓其逐步進入良性的發展途徑,才能保障農村生產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最終實現增效、增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