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
時間:2022-07-10 08:39:42
導語:淺談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農業現代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水利是確保農業發展的基礎,水利工程項目對于農業建設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的監督作用不容小覷。文章全面細致地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行了分析,并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內容和任務進行闡述,希望通過對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找出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實現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創新
1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是一項復雜而又繁瑣的工作,在開展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時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按照水利水電行業規定的技術要求,按照相關部門批準的設計文件來監督和管理水利工程建設。其操作的具體內容如下:對檢測機構涉及的產品、方案設計、施工流程、產品質量、監理等相關情況的資質進行審查復核;對涉及質量管理體系的各參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檢查和確認單元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單位工程在工程項目當中的劃分情況;現場監督檢查技術流程、操作規范和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等情況;對涉及質量評定和質量檢測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包括工程資料、工程實體等方面;當工程進行到驗收階段時,驗收員會對工程質量進行等級評定,在驗收員作出評定工程質量等級之前,首先要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細致的核定,核定完畢后作出工程質量監督評定報告。
2質量監督機構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對問題的處理監督機構會按照檢查報告的評定對建設單位提出限期整改的決定,雖然抽查工作在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下,抽查工作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具體表現在:不能夠對水利工程項目在質量監督管理方面做到全面的覆蓋,缺少在質量監督效率上的管理能力,另外對于整改質量問題的執行力不夠。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只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要求,才能夠為水利工程質量提供保障,才能促進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
3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問題分析
3.1工程項目多且分散,監管任務重
農村水利工程大多是以渠系灌溉和飲用水為主的水利工程,一個渠系灌溉工程和飲用水工程項目的設立通常是按照一個項目區域覆蓋多個鎮村來設計,由于工程項目數量大,實施環節較復雜,其建設區域的道路交通也很差,導致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很難進行。另外,機構改革對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影響也很大,機構改革對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的編制控制很嚴,使得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在人員配置上明顯不足,人員配備的不到位也使得某些監督環節出現了空白,給水利工程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3.2施工、監理單位的主要從業人員管理不到位
通過質量監督檢查工作中對參建單位的抽查得出,第一,參建單位和監理單位實際配置的人員和投標文件當中規定的人員有很大出處;第二,管理崗位人員調動頻繁,同等人員水平素養參差不齊;第三,工程管理主要人員對于現場工程建設的管理長期脫崗的現象嚴重;第四,對于人員是否到崗缺失管理,考勤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
3.3對工程建設質量重視不夠
對于參建單位來說農村水利項目的個體小投資少,因此,在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給予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在規范、規章、質量標準的執行方面并沒有做到嚴格執行,給農村水利工程質量造成了嚴重的隱患。這些問題具體體現在:第一,施工單位脫離了規程、規范以及設計中的規定和要求,并沒有做到對施工中涉及的材料、產品、施工工序的質量進行監管;沒有做到及時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抽檢,以及所抽檢的比例并沒有達到既定的標準。第二,對工程建設質量控制的力度不夠,在工序和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時走過場現象嚴重,對于關鍵的質量驗收核備只是停留在核備上。第三,創新意識不強,對于新規程、規范和質量標準的執行淺嘗輒止,在新規程、規范以及質量標準和傳統規程、規范以及質量標準選擇時不夠靈活,尤其是在個體小、投資少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仍在使用傳統標準。第四,工程質量和工程施工評定的實際驗收不統一,相關資料不夠完善,資料提供不夠及時,使得工程質量在核備核定時準確率不高,驗收報備很難進行。
3.4質量監督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從事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監督人員大多都是有著本職工作的兼職人員,由于監督人員是雙重身份,所以培訓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即使參加了業務培訓,也不能保證完全掌握質量監督培訓的所有內容。就目前來看,基層水利監督人員對新規程、規范以及質量標準的掌握和使用情況,并沒有更好地推進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向前發展,反而流于表面,并沒有真正在實際當中發揮作用。
4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工作創新的對策及建議
4.1管理手段由單一的行政手段向多手段綜合運用過渡
依法行政作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管理措施,是履行政府賦予其質量監督職能的法律基礎。基層水利工程建設之所以出現質量監督效能的不到位,歸根結底是因為依法行政力度的權威性不夠。質量監督管理意識薄弱是基層水利工程參建單位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質量監督上重于形式,流于表面,對于整改意見的執行力不夠,弱化了質量監督的權威性。所以借鑒發達國家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上的經驗和策略,使我國質量監督機構恢復到健康有序的軌道上來,不能說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綜合運用行政措施、經濟措施以及法律措施解決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質量監督中遇到的問題,使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合法公正的發揮其質監的行政作用,在確保質監權威性和有效性的機制中非常重要。
4.2工作方式轉變,監管為重的同時做好主動服務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職能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有明確的說明,在對水利工程質量實施監管中可以采取強制性監督管理。這就更加闡明了參建單位是處在被監督行列的,雖然參建單位是處在被監督行列,但是與質監機構在水利工程建設工作中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以打造質量合格的水利工程為宗旨。另外,質監機構與參建單位除了是監督關系,質監機構還有一個服務功能,為參建單位提供“監、幫、促”服務,這一服務功能對于工程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全面發揮質監機構組織在質量監督管理當中的協調能力。如:聘請專家和權威人士對項目的設計、審查、以及施工圖等和質量有直接關系的點進行研究和論證,并對涉及質量安全的關鍵點進行警示。另外,質監機構可以通過組織各區縣參建單位進行培訓交流,來解決水利工程質量中的共性問題;運用觀摩和討論等學習形式對施工中存在的難點疑點進行分析。因為,水利工程參建單位的質量意識普遍都不高,參建單位專業人員和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配置嚴重不足,質監機構通過組織培訓交流、業務學習對于工程質量管理人員技能和素質的提升意義重大。參建單位應該健全質量體系,在解決質量管理盲區問題時,要結合質監機構的管理優勢進行處理。對質監活動的安排要根據工程質量要求和施工進度進行合理安排,對現場進行指導,通過指導及時準確解決參建單位遇到的各種問題。
4.3監督重點向對人的監督管理傾斜
只有做到工程參建主體質量的行為標準是有效的,才能確保質量控制體系的完善,提高質量監督管理水平,才能貫穿和落實各項法律制度。隨著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逐漸細化,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首先,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工程參建方水利項目中的地位很低,無論是工程質量還是工程投入都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即使有人力上的投入,但是投入的管理人員不但技能低而且管理水平也有限,完全不能滿足合同規定的要求。綜上所述,工程實體質量和人力質量在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必須要兩手抓,將工程實體質量作為質量監督的前題,將人作為控制質量監督的動力,增強參建單位對工程質量監督的意識,以質量作為監督自律的行為,進而為工程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4.4切實提高質量監督從業人員素質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對于基層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來說非常重要,基層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趨勢,通過當前對人事政策的改革措施,加強與政府間的聯系,獲取政府更多的經費投入,實現在監督站中人員編制的穩定。另外,建立人員培訓機制,強化質量監督人員對于質量標準、新規新策的掌握能力,使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不再流于表面,真正發揮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中的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形式和任務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不斷提升,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應該在新形式和新要求下進行升級和創新,通過對行政措施的綜合利用,采取法律手段,監管與服務相結合,加強在人為因素上的管理力度,為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全面提高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工作的實效性。
作者:傅豪函 單位:鞏義市水利局
參考文獻
[1]宋毅.關于基層水利站的建設與發展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9).
[2]吾爾古麗•吐送尼亞孜.基層水利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運,2016(4).
[3]張怡紅.基層水利站建設與管理[J].科技傳播,2014(16).
[4]章憬憬.基層水利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J].中外企業家,2014(2).
[5]趙春凱.基層水利工程運管特征及管理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2).
- 上一篇:農田水利節水灌溉發展淺議
- 下一篇:水利工程對洪水的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