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壩滲流計算應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30 03:57:00

導語:圍壩滲流計算應用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圍壩滲流計算應用管理論文

1.工程概況

東湖水庫位于濟南市章丘市高官寨鎮和歷城區遙墻鎮,由圍壩、入庫泵站、出庫泵站、泄水閘、截滲溝等組成,是濟南市東湖供水工程的調蓄水庫。水庫總庫容5800萬m3,占地6.7km2,平均蓄水深6.6m,圍壩總長9.1km,最大壩高9.2m。東湖水庫建成后可大大緩解濟南市東部地區供水緊張狀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并改善該地區生態環境狀況。

2.壩體防滲設計

為了使水庫工程經濟合理,筑壩土料采用庫區內取土,可取土面積4.67km2主要為粉砂、壤土、砂壤土及少量裂隙黏土。為盡量利用料場砂壤土、粉砂土,并且保證大壩安全,擬在壩體浸潤線以上2m用粉砂及砂壤土筑壩。根據砂壤土、粉砂土黏性含量低,遇水液化、塌坡、失水松散、遇風易被揚起等特點,將砂壤土、粉砂土內包,四周用壤土保護。圍壩上游護坡采用14cm厚混凝土預制板,下鋪500g/cm2復合土工膜一層,再向下鋪設10cm厚的中砂墊層。

3.壩基防滲設計

東湖水庫壩基地層為第四系土,從上到下主要為粉砂、裂隙黏土、砂壤土、淤泥質黏土、粉砂、壤土夾礓石、黏土夾礓石、砂壤土、粉細砂和壤土夾礓石,共10層。第6層壤土夾礓石埋深為10~18m,滲透系數為10-5cm/s,分布連續,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可視為相對不透水層。根據東湖水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壩基年滲漏量1620萬m3,占設計庫容的38.6%,滲漏嚴重,必須采取壩基截滲措施。

根據本工程地基土層分布特點,經方案比較,采用深層攪拌法(水泥土加固法)截滲技術。該方案不僅截滲效果好,而且易施工,不需開槽,直接攪拌成樁,施工速度快,工效高,耐久性好,強度高。加固深度嵌入第6層相對不透水層,且與壩腳處的復合土工膜密切結合,形成完整的防滲體系,達到防滲設計的目的。

4.圍壩滲流計算

(1)有限元法的原理

有限元法是把連續體離散化為有限個單元的集合體來進行研究,引用變分原理對研究問題建立模型,推導出近似解的一組方程,最后歸結為求解多階系數矩陣的線性方程組,以計算機作為工具,并在矩陣分析和數值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所需精度的計算。

(2)單元格剖分的方法

對無壓滲流求解穩定滲流場時,一個麻煩的問題是決定自由面的位置。在實際計算中,一般是先假設一個自由表面的初始位置,然后再進行單元格的剖分。

(3)計算結果

計算水頭取5.1m,共分為5個區域,25個結點,29個單元格,根據軟件要求的格式依次將結點數、單元數、區域數每個區域代表一種土質等總體信息和上、下游水位,結點坐標,區域滲透系數等具體數據寫入數據文件,運行有限元程序后,即可得出浸潤線、逸出點、等勢線的位置和滲流量的大小。表1為浸潤線計算成果表,表2為圍壩年滲漏量計算成果表。

由表1可以看出,壩體截滲與壩基截滲使水頭從27.90m降到26.23m,攔截了33%的水頭,從壩腳逸出;由表2圍壩年滲漏量為338.8萬m3不采取防滲處理,年滲漏量達1620萬m3,不僅降低了浸潤線的高度,使圍壩的滲透坡降控制在允許坡降范圍以內,而且使滲漏量大大減少,既保證了圍壩的安全,又減少了水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