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經濟薄弱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15 04:06:29

導語:農村水利經濟薄弱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利經濟薄弱問題分析

摘要:農村水利經濟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伴隨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各項惠農政策的有力落實,水利經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極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提高,然而其依然十分薄弱。我們要全力攻克這一難關,使水利經濟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生活,這是全面落實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符合當今農村發展的需要。要想完成這一目標,就應當結合農村實際積極改進,完善基礎設施,大力引進投資,制定規范、合理的管理制度。

關鍵詞:水利經濟;基礎設施;薄弱

一、水利經濟發展的價值

1.推動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完善農村地區的水利經濟可以有效推動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的經濟面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也引起了很多社會問題。由于部分地區的水利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拉低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使得社會貧富矛盾突出,如果此問題得不到合理解決,極易引起社會動蕩,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所以,為了改善部分地區水利經濟落后的現狀,應當加強對水利設施的建設,積極處理影響水利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妥善處理人民群眾面臨的各種困難,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促進農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村社會的健康發展,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2.有利于處理“三農”問題。推動水利經濟建設有利于處理“三農”問題。農村地區的經濟結構既有農林牧型產業結構,也有糧食類的種植結構,包括了多種類型。水資源在農業建設中占據核心地位,農業的健康發展與水資源息息相關,因此,水利經濟對于農業發展的作用十分突出,直接關系著農村地區經濟結構的完善與進步,甚至對國家的糧食保障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若部分水利建設不完善的區域能夠大力發展水利經濟,可以有力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其生活質量,有利于處理“三農”問題,實現農村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

二、水利經濟的薄弱環節

1.水利設施陳舊。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的水利設施比較陳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水利經濟已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弊端,例如:部分水利設施建于早期,人們已經使用很長時間,設施過于陳舊;早期的水利建設技術不先進,其規劃不夠科學,在設計方案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實際施工中,受當時經濟水平的制約,設施的質量不過關。因為水利設施過于陳舊,其無法正常發揮其應有作用,也不能正常產生效益,已不能很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此外,農村經濟不夠發達,當水利設施過于陳舊時,水利設施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檢查和養護,極易給人民群眾帶來各種生活隱患,加之專業護理人員稀缺,真正實現有效管理是非常困難的。若以上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必定會阻礙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人們的農田得不到灌溉,農村經濟得不到發展,也無法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2.修建水利設施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修建水利設施時沒有提供足夠的資金,導致部分地區水利經濟發展滯后。資金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部分經濟落后區域其水利設施的建設依舊僅依靠政府的投入,因為政府的資金支持一般用于大型施工項目的建設,例如防洪抗災建設等,不可避免地會忽視部分和人們息息相關的設施的建設,損害了人們的利益,水利設施不能高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第二,對水利設施的資金支持沒有科學的標準和規范,支持方向上不夠嚴謹,其合理性和規范性有待提高,阻礙資金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終導致水利經濟的發展受阻。第三,現階段,對水利設施提供資金支持的主體非常單一,一般只有政府的資金支持,幾乎沒有來自社會的投入資金,不利于農村地區水利設施的建設,減損其應有的效益。

三、發展水利經濟的措施

1.完善基礎設施。水利經濟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著農業經濟的未來,水利設施的好壞對人民生活質量的影響十分深遠,要想全面發展落后地區的水利建設,就應當逐步發展基礎設施的規模。第一,立足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制定規范的建設目標,對現存的水利設施進行一定的維護,針對缺乏水利設施的區域,建立合理的基礎設施保證社會需要。第二,綜合開發當地水利經濟的施工項目,相關人員要充分考察民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探究,對當地的水庫項目等進行有效的完善,針對基礎設施設計完善的技術要求和配置標準,促進水利經濟的協調發展。第三,進行水利建設時,必須讓工程質量符合相關標準,保證基礎設施可以展現其自身的價值,相關部門要做好監管工作,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2.大力引進投資。要想水利經濟能夠穩步、協調的發展,就要提高對水利經濟的資金支持水平,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的水利經濟急需資金支持,我們應當建立多元的投資機制。第一,在進行水利建設時,有關政府機構應當提高資金支持水平,確保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此外,相關部門要有效監管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爭取以最少資金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要促進水利經濟健康、和諧的發展,就應當將補貼與有償服務協調統一起來。第二,要建立多元的投資機制,政府要拓展對水利經濟的投資途徑,化解水利建設資金不到位的困境,創設新型的投資機制。第三,資金投入水平要持續穩定,政府的資金有限,因此,要對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應當以人民群眾為后盾共同發展水利設施,促進農村地區水利經濟協調、穩定的發展。3.制定規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水資源在水利建設中占據核心地位,對其實施規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有力改善部分地區落后的水利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的穩步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第一,相關部門要執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施工單位也要把握全局,站在全局角度思考問題,真正落實好各項管理制度,有關單位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對于工程建設中的每個細節都要認真監督。第二,要想確保工程的質量過關,實現水利設施對農村經濟的積極作用,就要設計對工程建設的監管制度,把控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既要確保水利工程的質量,也要保證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利工程應有的價值,助力農村地區水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張夢琦.關于地方水行政部門對地方水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途徑的探討[J].智能城市,2016(4):213-214.

作者:朱玉昂 單位:山東省膠東調水局濰坊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