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節水政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2 09:06:00

導語:國家節水政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節水政策管理論文

目前全球已開始出現淡水資源危機,如不采取更為得力的措施,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近1/3的人口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1/3以上的人面臨水資源危機。2002年9月將于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本世紀第一次環境與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又稱里約+10),將水資源問題列為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作為這次首腦會議最重要的籌備會議之一,國際淡水資源會議將于今年12月在德國波恩召開。

為此,今年3月底在波茨坦召開了波恩會議國際指導委員會籌備會議。我作為委員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提出擬通過波恩會議把水危機包括水旱災害列為首腦會議的首要議題,其主要對策是科學、全面地節水。中國的節水問題為世人所關注,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遠從我國21世紀的發展戰略來看,近從首腦會議來看,制定長遠的、戰略性的和全局性的國家節水政策和加強其執行機構都是當務之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已組織水利部等單位分組啟程進行“農業和農村節水”調研,我部對節水工作也高度重視。

但目前我國節水工作仍存在以下十不夠:一是節水理論不夠清晰;二是節水目標不夠明確;三是節水規劃不夠系統;四是節水工作重點不夠突出;五是節水法律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六是節水市場激勵機制不夠完善;七是節水的科技進步不夠及時;八是節水管理體制不夠集中有力;九是節水投入不夠大;十是節水宣傳不夠科學。大多數方面都是“很不夠”。目前,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節水高度重視?!肮澦币呀涢_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但在社會上基本上是一種無序狀態,在政府部門間還沒有形成合力。

一、國家節水政策及目標

學習各級領導指示,匯總多方面意見,“十五”期間我國國家節水政策及目標建議如下:

根據水權理論和經濟發展制定分行業、分地區的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定額指標體系,以逐步接近國際平均水平為總目標,加強管理,完善法制,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

主要行業用水目標為:至2010年,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農業用水實現零增長(水利部提出),總用水量控制在3700億噸左右;工業節水在保證工業增加值年增長10%左右的前提下,取水量增長控制在1.2%以下(國家經貿委提出),總用水量控制在1300億噸以下;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包括第三產業和城市環境的大生活用水)不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經商建設部),即人均用量不超過130噸/年,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總用水量控制在1000億噸以下;生態用水也要節約,要科學地、逐漸地恢復蛻變嚴重的重要生態系統如黃河、塔里木河和黑河等,不斷提高用水的生態效益(正與國土資源部、林業部、環??偩盅杏懀傆盟恐鸩教岣叩?000億噸左右。

總體目標為:至2015年,年總用水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下,約占水資源總量2.8億立方米的1/4,符合國際用水標準。考慮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極不均勻性,不宜高于上述比例。全國形成穩定的、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慣例的現代化用水結構,第一產業用水占52%左右,第二產業為18%左右,生活用水15%左右,城市人工生態用水15%左右。

地區重點是:北方地區的節水重點在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區的節水重點是提高生態用水的生態效益,糧食主產區的節水重點是提高經濟效益,南方地區的節水重點是促進污染防治。

在新世紀,建立節水防污社會的總政策為:要做到“六高、兩低、兩合理”?!傲摺本褪翘岣呷窆澦庾R,適時、適地、適度地提高水價,提高用水的重復率(包括中水回用),提高用水的生態效益率,提高節水工作的技術含量,提高用水的傳輸效率;“兩低”就是降低用水造成的污染率,降低用水造成的水資源蛻化率;“兩合理”就是制訂合理的行業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定額,建立地區與行業合理用水結構以保證全國水資源供需平衡。

二、初步政策分析

1、節水必須與經濟生產密切聯系

節水是國民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生產用水占總用水的90%,因此節水必須與產業結構調整相輔相成。1993年到1999年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時期,我國萬元GDP用水量從1501立方米減到683立方米,僅為原來的46%,說明產業結構調整的巨大節水作用;但是仍為世界平均水平的約4倍,說明節水還大有潛力。而且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近年已降低)的30%,再沒有節水的國家政策,很可能在入關后造成耗水和水污染行業大上的情況,難以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家經貿委提出的工業節水目標令人鼓舞,勢在必行。

2、節水就是治污

節水是環境與生態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和生活用水的節約將直接減少污水排放量。目前看來,節水是治污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節水政策應與治污規劃密切聯系。

3、要以節水的現代化農業保證糧食安全

我國是近12億人口的大國,糧食不能依賴進口,糧食安全必須保證,但是,必須以節水的現代化農業保證糧食安全,否則水資源枯竭,糧食安全也保證不了,兩者關系也是相輔相成的。

農業節水不宜簡單看成節水灌溉,要從生態農業的大系統看問題。按目前國際潮流所謂現代化農業即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就是使這種人為產業成為與自然生態系統相和諧的組成部分,其關鍵是以資源的循環和節約、合理的種植結構和先進的生物技術,在保證食物安全的同時來保護生態系統。首先要建設資源循環型的生態農業;其次要建立大糧食食物的概念,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既保證糧食安全又節水。灌溉節水是至關重要的措施,其核心是加強用水定額的管理,完善計量手段。目前我國灌溉用水占農業用水的92%,但利用系數僅為0.4,每提高0.1,即可節水360億m3。

4、在城市樹立節水消費觀

城市節水應納入所在流域生態系統來考慮。由于公眾節水觀念淡薄,使用浪費;供水經營粗放,用水器具效率低下,管網滲漏,有的地方漏損率高達用水量的30%;城市環境建設不考慮水資源的制約,盲目擴大綠地,不科學選擇人工植被等等原因,目前有些城市人均用水量已超過了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水價政策是城市節水最有效的控制手段。

5、生態用水重在維護和恢復生態系統的效益

生態用水是個新概念,但不能僅看成新名詞,也不僅是水利部和環??偩值墓ぷ?,必須從生態大系統入手才能提高效益。從一開始就要樹立科學概念,如應以維護和恢復自然主河道為主;認真學習和利用區域地質知識和生物知識;對現有平原水庫、淤積水庫等已有人工蓄水設施,不輕易一律取消,對其生態影響要進行科學分析;對新建水庫等水利工程首先進行生態系統論證等;高度重視濕地作用;再造植被與生態用水協調;生態用水與治污協調等等。

三、加強全國節水辦公室工作

綜上所述,節水是一個綜合性社會問題,節水是一場革命,不是僅僅水利部門所能有效解決的問題,直接涉及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環??偩帧医涃Q委、國家計委、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和廣電總局、國家林業局等10余個部委局,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協調領導機構,才能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正如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段應碧副主任在水利部所說:“要像1993年抓扶貧那樣抓節水?!?/p>

因此,建議加強本屆政府“三定”規定設在水利部的全國節水辦公室工作,使其真正成為跨部門(目前已有國家經貿委和建設部參加)的、具有制定政策、部門協調和行政監督能力的有職有責的實體,于兩年之內做好以下十項工作:

1、于2001年組織召開有各方面權威專家和有關部負責人參加的“建設節水型社會”高層研討會,研討“國家節水政策”方案;

2、制定國家節水政策,為2002年9月約翰內斯堡環境與世界首腦會議作出預案;

3、于2001年完成《全國節水規劃》綱要;

4、配合“十五”計劃制定分行業、分地區的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定額,迎接加入世貿組織;

5、編制學校和社會的“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教材和知識讀本;

6、配合有關部門完成合理水價形成機制的研究;

7、抓出北京(工業)、天津(城市)、寧夏(農業)、新疆(生態)、山東(地區)和遼寧(流域)節水試點的典型經驗;

8、于2002年召開全國節水工作會議;

9、于2002年由國務院頒發《全國節水條例》,解決合理水價、節水投入和促進節水技術進步等主要問題;

10、于2002年年底前完成節水統一管理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