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區域性供水理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6 10:58:00
導語:城市區域性供水理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工業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與城市體系的逐步形成,要求城市積極創造條件,有步驟地實施城市區域性供水。所謂城市區域性供水就是:在有效區域范圍內,做到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保證水資源合理配置,供水設施(包括水源工程、制水工程與輸配水工程)有效地共享,從而提高供水水平,提高整個供水區域內供水質量與供水保證率,從整體水平上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
我們舟山市自來水公司,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方針政策指引下,根據我市漁業生產、港口建設與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我市水資源與供水設施狀況,于1979年就著手在舟山本島搞區域性供水。20年來,我水司一直堅持了“區域性供水“這個方向,做了一點有效的工作。現把我們的做法與粗淺體會匯報如下:
一、區域性供水有利于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由于區域范圍內存在著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用水量分配的不均勻性的特點,從總體區域性統一考慮水資源使用,有利于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現分述如下:
1、舟山本島降雨量分布不均勻。如定海平均年降雨量為1347.6毫米,普陀平均年降雨量為1251.8毫米,相差近100毫米。降雨在時空分布上也不均勻,一年中5、6、9月份為雨季,其他月份雨量較少。年度降雨量變化幅度也較大,最多年降雨量為604毫米(1967年),這一特點對我們特別缺少水資源的舟山本島來說,要求多建造區域性貯水水庫,有利于提高淡水資源利用率。
2、舟山本島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舟山市全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613噸,舟山市本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706噸(為全省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2144噸的1/3),而普陀區沈家門水資源人均擁有量僅409噸為定海水資源人均擁有量的57.9%。舟山本島按陸域面積劃分,普陀的陸域域面積約為本島的1/4,而定海的陸域面積卻占舟山本島的約3/4。按已建水庫水量比照,根據舟山本島統計(對供水有關水庫),城市供水專用水庫和“農灌“與“城市供水“兩用水庫總蓄水量:普陀共有5只水庫總蓄水量為776立方米;定海區共有10只水庫(全市最大的三大水庫亦在定海),總蓄水量為3142.8立方米。水庫總蓄水量定海要比普陀大得多。
3、舟山本島用水量地區分配很不均勻。普陀區沈家門是遠東三大漁場之一,那里不但人口集中,而且舟山幾家漁業公司和漁業加工企業都設在那里,當時的用水量大大超過定海,歷年來售水量對比詳見
4、舟山本島區域內各種水資源進行統一開發與利用,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由于定海水資源擁有量大于普陀,而普陀的用水量大大的大于定海,根據這一“剪切差“的特點,我們在1979年開始實行區域供水時,首先把定海與普陀兩地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統一使用、使定海的水資源得到了充分使用,從而進一步緩解了普陀缺水緊張矛盾。這些年來我們還認真貫徹了“開源與節流同時并舉“的方針。在工礦企業、在社會上大力開展節約用水和計劃供水工作。同時還新建和擴建了一批大庫,總蓄水量增加了1000多萬立方。而且,在豐水期河道水質符合飲用水水源標準情況下,進行了積極利用,據市自來水公司統計,多年來河水利用量已占全年供水量的45%左右。目前,舟山本島水資源利用率已從原來的20%左右增加到37%,特別是本島南部一帶(東到西)水資源利用率已達到了43%。大大高于全省開發水平。
二、區域性供水有利于擴大供水范圍,提高供水的安全保證性。
1、擴大了供水范圍
自1979年實行了區域性供水以來,不斷擴大了供水范圍。舟山市自來水公司成立之前只有定海城關鎮和普陀沈家門鎮兩個范圍內供水、供水面積只有8平方公里左右。用水人口只有10萬人口,實行區域性供水以來,供水范圍進一步擴大,西至岑港老塘山深水港區;東至四大佛山之一的普陀山和將要通水的海島風景旅游區朱家尖,東西跨度約50公里,南北相距約2至5公里,供水面積達150平方公里,用水人口增加到30多萬人。
2、擴大了供水量
實行區域供水后,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成立市自來水公司實行區域供水第一年售水量只有361.2萬噸,到了1995年已達到2249.9萬噸。在這16年間年平均遞增率達到了12%以上。年售水總量增加15.2倍
3、提高供水水質
實行區域供水后,水資源利用范圍擴大,利用率高,在多水源條件下,有利于根據原水的水質變化情況對原水進行選擇性使用,確保原水水質符合水源水水質標準要求,有利于凈水處理,提高出廠水水質。
4、有利于當地人民生活,經濟增長與旅游事業的發展
實行了區域供水以來,由于水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抗旱能力得到了增強,供水保證率提高,供水水壓亦得到了不斷提高,供水水質達到和超過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群眾感到滿意。同時也促進了舟山經濟發展,1978年舟山國內生產總值僅為3.88億元,工業總產值為2.42億元,到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猛增到93.58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84.15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分別增長了4.5倍和18.3倍。在旅游業上亦得到了發展。由于區域供水范圍擴大,舟山水司在國家級風景名勝旅游區普陀山除建造水庫(水利部門建)、水廠以外,于1994年還建成投產了舟山本島至普陀山海底過港輸水管道(全長5公里),使普陀山供水得到了保證,促進了普陀山旅游業的發展。1979年普陀山旅游人數為10.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0.0241億元,1998年普陀山旅游人數為139.5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3.18億元,分別增長13.8倍和256.4倍。全市旅游業發展更快,有些旅游區和旅游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特別快,1979年全市旅游人數為11.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0.0241億元,到1988年旅游人數為343.6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15.19億元,分別增加30.67倍和630.3倍。
- 上一篇:檢疫局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階段總結
- 下一篇:質監部門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階段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