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建設思考和探索
時間:2022-08-15 08:28:09
導語:農田水利建設思考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在加大水利投入的力度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確實現了較好的成績,但其存在的問題仍然是不容忽視,如何讓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是當前農業發展重要的課題之一。基于以上問題,文章對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田水利;存在的問題;思考和探索
1概述
農田水利建設是國家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通過這幾年的投入,逐漸改變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的狀況,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從總體來看,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還面臨一些突出的問題,存在投入機制不完善、建設管理不規范、建后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永州市地處湖南南部,農田水利工程點多面廣,全市已建成水利工程大小總數達20多萬處。大小各類水庫1230座,其中有雙牌、涔天河大型水庫2座,中型水庫27座,小型水庫1201座,總庫容26.7億m3。塘壩200360座,窖池1357座。大中型水閘35座。泵站2907處(其中中型泵站7處)。大中型灌區49個,其中大型灌區1個,為雙牌水庫灌區,中型灌區48個,設計面積239.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56.72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27萬畝。水利工程蓄、引、提水總量25.2億m3,其中蓄水量18億m3,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蓄引提相配套的水利工程體系和灌溉網絡。
2當前農田水利存在的問題
1)農田水利設施基礎薄弱永州市大部分水利工程興建于20世紀50~60年代,受當時經濟、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制約,建設標準普遍偏低,年久失修,老化嚴重。一是蓄水能力不強。全市各類大小水庫1230座,雖然大部分都已除險加固,但受資金限制,部分還存在安全隱患,新注冊登記的74座小(Ⅱ)型水庫,金陵中型水庫經鑒定為三類壩,還沒有實施除險加固。20多萬口山塘,因年久失修、投入不足等原因,大多存在安全隱患且淤塞嚴重,蓄水能力大大下降,蓄水量不足原有的65%,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二是灌溉能力不足。據統計測算,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數僅0.5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灌區渠道大部分配套不全,引水渠道多為土渠,完好率為52.4%,實際灌溉面積與設計灌溉面積比例偏低。全市中型灌區總有效灌溉面積目前只達到156.72萬畝,僅為設計灌溉面積239.3萬畝的65.5%,小型灌區的實際灌溉面積與設計灌溉面積比更低。小型灌區由于建設標準普遍不高,加之年久失修,水毀、淤塞嚴重,末級(小)渠滲漏,渠系配套建筑物毀損,灌溉水利用系數0.45左右,有效灌溉面積逐年降低。石壩仔水庫灌區、揚江水閘灌區、金江水庫灌區就是典型。石壩仔水庫灌區是零陵區的一處中型灌區,承擔大慶坪鄉、石巖頭鎮、水口山鎮、珠山鎮等4個鄉鎮73個村562個小組的農田灌溉任務,由于灌區渠道大部分為土渠,整體處于錳礦區范圍內,加上40多年的運行、年久失修,渠道淤積、滲漏嚴重,內外坡垮塌或開裂,附建物或配套建筑物老化嚴重,水損大、水利用效率低,安全隱患很大。如左干渠翻身洞段、羅家段,中干渠周家段存在內外坡垮塌現象,導致水利用系數僅為0.5左右;右干渠井仔頭以下區段,因水口山和石巖頭兩鎮洗錳,導致渠道損壞,不能過流,石巖頭谷家、汪家等村不能灌溉;位于江基頭村的渡槽由于運行時間長,老化嚴重,導致多處漏水,水量損失嚴重。揚江水閘灌區是東安縣的一處中型灌區,設計灌溉面積2.7萬畝,現實灌面積1.4萬畝,只占設計面積的51%,特別是右干渠為高涵供水渠,所經區域山高,土質性能差,經過幾十年的運行后,千瘡百孔,已不能正常運行。金江水庫灌區承擔著東安縣4個鄉鎮、冷水灘區1個鄉鎮農田灌溉任務,灌區干渠76.292km,支渠總長76.92km,雖然國家投入了1400萬元資金進行了灌區配套改造,但只對干渠14.3km進行了改造,遠遠不能滿足灌區現狀的需要;沒有配套改造的渠道淤塞嚴重,過水能力大幅下降。2)水利投入力度不大一是地方資金投入有短板。近幾年來,國家持續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投入,但大都需要地方配套,永州市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相對比較困難,大部分水利項目沒有配套,甚至是“零”配套;市級財政由于財力有限,獎補資金沒有專門渠道;縣區財政也未并建立穩定的獎補資金。二是資金投入渠道分散。目前,國家投入農田水利建設的渠道很多,有水利本身的,也有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煙田基地建設和商品糧基地建設等等。由于政出多門,錢來各方,部門間各自為政,工程規劃及布局上缺乏統籌安排,投資建設標準要求也不一致,難以做到集中連片、整村推進。三是群眾籌資修水利氛圍不濃。當前,在山丘地區,農業仍然是低效產業,投入多收益少,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高,農民對土地依賴程度不高,因此導致農村勞力外出務工十分普遍,在家的基本上是老人、婦女和兒童,農田拋荒在所難免。長期以來都認為水利建設都應由國家承擔,“等、靠、要”的思想十分嚴重,加上水利有受益面的局限性,不像建學校、修公路、農電改造等公益事業人人受益,群眾很難議到一塊,自覺投工投勞難以實施。3)水利管理有待加強一是重建輕管思想根深蒂固。全市大部分縣區重建設、輕管理,專業化、社會化的水利管理機制還未完全建立。一些地方水利建設積極性很高,卻因維修無經費、產權不明晰及缺乏激勵機制等原因疏于管理,經營粗放,特別是一些小型水利工程長期處于無管理機構、無管理人員、無管理經費的“三無”狀態,造成水利設施管護困難。二是群眾參與熱情不高。由于沒有建立用水戶等組織實行統一管理,受益戶管理水利設施處于分散狀態,群眾參與建設管理的熱情不高。如雙牌縣五里牌鎮洪福田村泵站已修好,提水已到渠道,只差50m就可以進田間,部分群眾只是抱怨,就是不動手修建渠道,導致灌溉水未能入田灌溉。三是基層水管單位力量不足。現有鄉鎮水利人員大都身兼多職,難以顧及水利工作,大部分村沒有負責農村水利設施管理的人員,加上農田基礎設施是公共產品,村民很少有足夠的動力去自覺維護,致使部分農田基礎水利設施處于“農民管不了、集體管不好、政府管不到”的“三不管”境地。四是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管理水平不平衡。各項經費落實到位,用水戶協會運行正常的管理單位,管理水平高,渠道清淤掃障到位,群眾滿意度高,水費收繳好,如祁陽縣石喝灌區、文家沖灌區;各項經費未完全落實管理單位,職工積極性不高,水費收繳難度大,如金江水庫灌區,由于人員工資、維修養護、五險一金等經費未完全落實,部分職工停薪留職外出自謀出路,導致渠道淤積無人管理。零陵區長嶺壽塘泵站經過泵站更新改革后,泵站運行正常,但由于渠道渠線長,年久失修,渠系水利用率低,灌溉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發揮。4)灌溉水費收繳困難實行了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收繳好,如祁陽縣文家沖水庫灌區由于實行了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農民用水戶協會運行良好,水費收取正常,灌區維修養護到位,實現了灌區的良性發展,27km的渠道都可以經常運行使用。其他的灌區管理單位灌溉水費收繳難,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小型灌區設施老化損毀,實際灌溉面積不斷萎縮,群眾對灌溉服務存有抱怨情緒,不愿上繳水費。如金江水庫灌區、石壩仔水庫灌區。二是受國家稅費體制改革影響,群眾認為連農業稅都取消了,灌溉水費肯定也是取消了,拒絕繳納水費。如雙牌五里牌村洪福田村,當地鎮村兩級干部及村民都認為,現在國家對農業進行補助,對交水費想不通。三是現行的農田水費繳納制度不完善,群眾節約用水意識淡薄,管理力度不夠,存在任意開口取水現象,水費難以收繳。
3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和發展的對策和方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水利事業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黨的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論斷,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對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為農田水利發展指明了方向。1)創新思路兩手抓一是既抓好工程節水,也重視管理節水。根據自然環境、水土條件和區域特點,發展不同形式的節水灌溉模式,既重視工程節水,也重視管理節水。同時,創新節水理念,除了強調農業用水“節水”外,還應關注農田水利在水的區域循環利用和改善生態的作用,提高水的綜合利用效率。在灌區升級改造中,發揮灌區生態功能,建設環境友好型生態灌區。二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創新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體制機制。農田水利發展思路、建設內容、建設重點、建設標準、建設和管理方式等要以當前不同地域的社會、經濟、環境狀況和社會需求等為依據,特別要考慮農村社會結構、農業經營、農業種植結構等變化趨勢。2)科學制定規劃農田水利作為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與道路等基礎設施一樣,圍繞全市總體規劃的總目標,同步規劃,同步協調。一是應加強縣級農田水利規劃的權威性。農田水利規劃應經上級主管部門技術審查后,由同級政府或人大批準實施,一經批準就具有法律效力,如需變更應履行相應的法律程序。縣域范圍內所有涉及農田灌溉和排水的建設項目都應遵循規劃,以規劃為建設和投資依據。二是加強縣級農田水利規劃的統籌性。農田水利規劃應以區域綜合規劃為依據,并與其他專業規劃相協調,骨干工程、田間工程同步推進,發揮整體效益。3)拓寬融資渠道一是要緊緊抓住國家和上級政府重視農業、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水環境整治工作的有利時機,精心選擇、認真包裝一批新項目,積極爭取上級水利建設資金,支持地方水利工程建設。二是認真總結并積極推廣近幾年積累探索形成的政府投資、招商引資、社會籌資等多元化投入水利建設資金的辦法。三是要進一步探索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思路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四是要加大水利建設資金和水利建設基金的征繳力度,增加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保障區域經濟協調發展。4)統籌抓好管理實行水利工程“分級管理”、“誰投資誰管理”的原則,理順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完善管理機構,為水利工程實現良性運營提供條件。切實加強水利建設的管理工作,逐步實現水利建設與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加強水利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培訓等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5)強化基層體系一是深化鄉鎮水利站改革,積極爭取國家資金用于鄉鎮水利站能力建設,在理順體制、落實經費的基礎上,有序開展鄉鎮水利站能力建設。二是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使其成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主體、管護主體。積極探索推廣村級水管員制度。三是加快構建以鄉鎮水利站為紐帶,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為主體,村級水管員隊伍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為補充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網絡,持續提升基層水利服務管理水平。6)做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將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作為農業節水的重要問題和突破口,破解農田水利設施無錢管、無人管的難題。通過定額管理、累進加價、協商定價、精準補貼等辦法,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實現農業用水價格總體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化轉變。
4結語
農田水利工作要立足于長遠發展,要站在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的實際,正視農田水利存在的實際問題和不均衡現象,采取戰略性的眼光看待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中的各類表象和內涵,有效重構新時期農田水利的新體系、新模式,讓農田水利成為滿足現代經濟建設和農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提出農田水利的新思路和新對策,解決好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中困擾實際和長期的威脅和隱患,為農田水利長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周仲金 單位:永州市水利工程管理站
- 上一篇:造價管理水利建設健康發展研究
- 下一篇: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