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水利發展現狀及策略研討

時間:2022-06-07 03:05:14

導語:城鄉水利發展現狀及策略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水利發展現狀及策略研討

水利發展的薄弱環節

(1)防洪減災體系不完善。近幾年來,全球災害性氣候明顯增多。新店鎮處在臺風、洪澇、干旱頻發的區域,現有水庫、水閘、堤防等防洪排澇設施大部分標準偏低,難以應對嚴重的氣象災害;開發建設過程中,部分排洪設施被廢除或占用,嚴重影響周邊村莊、農田和低洼地帶的排洪能力;隨著全鎮經濟存量、人口密度、社會財富大幅度增長,洪水風險和損失將進一步增大,水利基礎設施和綜合防災減災能力薄弱問題愈加凸顯。(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足。現有農田水利設施絕大多數興建年代早、標準低、老化嚴重、配套設施不全,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要,抗旱能力不足。全鎮14335畝農田沒有灌溉設施或配套設施不全,且現有灌溉面積中大多灌溉保證率不高,2007年秋冬季、2009年春季、秋季3次出現旱情,受旱面積最高達1.29萬畝。農村水利設施防洪排澇標準偏低,水庫、小山塘、河渠淤積嚴重,調蓄能力低。農村水利存在的問題已制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直接影響新店鎮農村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也與城鄉統籌發展、島內外一體化建設不相適應。(3)水生態修復和水景觀建設滯后。近年來新店鎮水土流失狀況不斷改善,但開發建設項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各水源地水質狀況尚好,但出現了令人擔憂的水質水環境惡化和不同程度的污染趨向。開發建設往往嚴重干擾自然河流山川,自然景觀過分人工化,忽視了人水和諧。(4)水利管理薄弱。以水資源管理、工程管理、技術管理、行業管理等為重點的水利行業管理仍然是水利工作的薄弱環節,主要存在重建輕管、管養經費不足、管理裝備和手段落后、運行管理措施不到位、基層水利專業技術人才不足等問題。

對策研究

(1)加快防洪減災工程建設。以海堤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和水閘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防洪減災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洪澇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按照100年一遇防潮標準,開展海堤高標準建設,提高防御超標準臺風的能力。統籌考慮防洪安全與生態修復,推進九溪等主要河流治理,提高防洪排澇能力。加快病險水庫和水閘除險加固,2013年底前完成9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2015年前完成14座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任務,基本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和完善防治結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經常性預防與臨災預警報相結合的山洪災害防治體系。(2)同步建設城區防洪排澇設施。新店鎮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正處在大開發、大建設的時期,海域綜合整治區、文教園區、新城區、工業開發區等相繼開發建設。及時編制開發片區的防洪規劃,嚴格執行城市河道控制線和地面標高控制線。落實片區開發項目防洪排澇設施“四同步”建設機制,以“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為原則,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防洪排澇設施。全面檢查城區現有的排洪溝渠、易澇點、排水管網等,查清內澇范圍和原因,提出解決辦法和措施,切實提高城區防洪排澇能力。(3)改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有計劃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村建設,著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旱澇保收覆蓋面。通過修建庫、塘、壩、井,充分整合利用當地水源,配套建設輸水管渠和田間渠系管網,改善農業灌排條件。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進一步加強噴灌、管灌、渠道防滲、山地水利等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實施水庫、渠道、池塘和河道的清淤擴容工程,增加調蓄能力。結合新農村建設,逐步推進農村河道、排洪溝渠綜合治理,改善村容,提升農民生活環境品質。加快實施自來水管網延伸工程,著力解決偏遠農村飲水安全問題。(4)加強水生態修復和水景觀建設。九溪流域嚴格限制新設排污口,加快推進現有排污口治理,逐步提高河流水質,改善生態環境。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監測網絡,進一步加強坡耕地整治,改善坡耕地農業生產條件,落實工程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強化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在水庫除險加固、海堤修復、九溪流域綜合治理建設中,同步實施水系連通、岸線修復、生態治理、污水截流、沿岸綠化美化和濕地營造等,因地制宜地利用水域及相關聯的岸地、島嶼、林草和建筑等風景資源,營造濱水景觀,提升城鄉品位,構建更加舒適的宜居環境。(5)完善水利管理。加強工程建后管理,做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期發揮效益。加強水利工程管理設施建設,確保配備與水利管理相適應的監測、通信、預警、預報等信息化管理設施,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管理和培訓。加強水行政執法、安全監督等裝備配備與設施建設,嚴厲查處水事違法案件,打擊水事違法行為,依法保護水資源和水工程。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加大基層水利職工在職教育和繼續培訓力度。大力引進、培養和選拔各類水利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提高基層水利服務能力和水平。

隨著廈門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加快,新店鎮作為廈門的主要門戶、翔安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水利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進入了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從以農業水利為主向統籌城鄉水利轉變的重要時期。針對目前新店鎮水利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制約因素,立足于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態保護,主動思考,超前謀劃,繼續統籌好安全、資源、環境、景觀協調發展,鞏固和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以支撐保障翔安區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本文作者:洪梅桑工作單位: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