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2-28 03:30:24
導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合作流于形式,實際效果不明顯。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倡導下,“合作學習”被廣泛地運用于各個課堂。但不難發現,在“繁榮”的背后仍舊隱藏著不少的危機:合作目標、內容沒有經過精心地設計;合作過程粗糙,課堂效果不明顯;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不合理等。因此,不少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顯得手忙腳亂。問題討論剛有點“眉目”就被教師倉促打斷;題目無論難易,都被要求討論;整個課堂忙亂卻無所作為。2.隨機分組,缺乏合作基礎教師往往以前、后兩桌同學為一個單位進行合作學習,隨機分組的方式不僅將學生禁錮在狹隘的空間內,且不合理的搭配方式很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被分配在同一組內,這樣組與組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就會存在很大差異。另外,隨機組合的方式難以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特長,加上性格的矛盾、學習方法的矛盾,組內成員的合作基礎就顯得十分薄弱。我們的小組劃分大部分仍是按前后排的四個同學來組織,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異質分組,異組同質”,而且小組內各成員的職責界定不明確,角色的分工模糊,所以難以做到各個學生的機會均等職責分明,因而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針對班級人數較多,學生水平差異較大,如何恰當分組,我們正在積極地探討與實踐。3.分工不明,效率低下。在研討過程中少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參與小組討論,或在討論過程中好似得到一個放松的機會,自由自在對學習投入度不高,有時會導致每組只有組長發表個人的意見。對于小組內的每一個角色,分別承擔什么任務,如何組織,如何記錄,如何匯報,如何補充等都進行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一種習慣。同時建立較好的評價體系,每個學生都建立一個成長檔案,從而有效地促進合作向正常的軌道發展。責任不明確是合作學習中最常見的問題。教師在提出學習任務之后,很多小組急于解決問題,自覺的組員就會馬上提出想法、尋找答案;而學習熱情不高的學生則心不在焉地坐在一旁,一聲不響。有的組員同時肩負多個任務,而有的組員則沒有事情可做,干脆干自己的事;有的小組成員互相推卸責任,有的則趁機閑聊,最后互相“扯皮”。分工不明的合作學習,最終會導致差生順便“搭車”、優生辛勤“開車”的現象。
二、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分析
1.增強師生雙方的合作意識。(1)紀律意識———課堂自由而有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焙献鲗W習是建立在小組自覺遵守紀律的基礎之上的。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必須明確紀律,如不準討論與學習任務無關的話題。對于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應提出批評,或扣減該小組的紀律分,以示懲罰。(2)團隊意識。團隊是由個體構成的有共同目標的組織,成員的選擇必須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個學習小組內最好能夠“互扶互助”,進行優勢互補。另外,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和形式與目標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競爭意識。(3)角色意識。首先,教師必須明確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所承擔的引導、指導角色。其次,各個小組在分工時,必須合理劃分職責,并且各司其職。2.強化合作技能,建立規范的合作流程?!耙罉赢嫼J”,照搬其他學校的教學成果是萬萬行不通的,只有建立適合本年級學生的小組合作流程,才能科學、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1)鎖定目標,制定合作計劃。教師首先要以層層深入的方式提出問題,各個小組根據舉手的速度確定回答問題的小組,其余小組要積極補充,以促進組間合作。(2)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責任分工明確之后,小組成員各就各位,靜下心來完成自己的分配任務,合作學習也暫時進入獨立思考階段。(3)傾聽討論,分析問題。學生需要將自己獨立思考的成果與組內其他學生分享,通過共同探討、相互啟發的形式達到優化探究過程、完善答案的目的。學生一方面要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另一方面要敢于質疑,適時地進行補充。對于尚有爭議或能力范圍以外的問題,可以進行整理和記錄,也可以求助于教師或其他小組。(4)勇于展示,分享成果。交流、討論過后,各組代表可以上臺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其他小組的成員可以輪番進行“追問”,以檢驗該小組的學習成果是否如實。3.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小組構成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有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所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是指學習小組由性別、成績、個性及學習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構成,人數一般不超過6人,全班若干個學習小組之間要具有可比性。這樣構建小組促進組內同學的互助,有利于不同小組之間展開學習競爭。當然,教師分組前,必須充分研究學生,考慮同組學生之間的可接受性及組與組之間的平衡。學生良好合作行為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要在與學生“合作學習”的互動中,不斷積累小組合作的經驗和技巧,冷靜思考,多角度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追求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作者:劉小紅 單位:山西省平遙縣卜宜鄉第一初級中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研究
- 下一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