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方程教學方法研究

時間:2022-04-13 10:40:27

導語:初中數學方程教學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方程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每一門科目的教師都在不斷尋找最簡便有用的授課方法。方程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都有廣泛的運用,因此教師要利用教學課堂把方程這一知識點詳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運用好這一解題方法。在數學的具體授課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審題、列方程、解方程、驗證方程等各個環節進行講解,學生要熟練掌握方程這一知識點,運用這一知識點可以解決很多數學問題。通過教師方程的課堂講解,學生能夠學會獨立分析問題,學會親自動手動腦解決問題,開拓自己的學習潛能。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學生能更快地明白解題思路,同時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與技能。本文對初中數學方程教學的有效方法應用進行了深入探究,對相應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方程教學;方法應用

初中數學中方程知識的教學占據著一定的比重,這一知識點可以貫穿到很多的學習內容中,并成為初中數學題目中解題的基礎方法。對于方程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程規律特點的講解,還要對實踐操作中的審題環節、作業反饋出現的問題重點關注。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對于方程更高效的學習,更透徹更全方位地掌握方程知識。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要進行教材內容的分析,確定好教學主題,明確授課目的,做好知識點的銜接貫通、技巧講解、教學邏輯性等方面的設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制定,激發學生對于方程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動腦思考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該學科成績的提升。

一、培養學生的方程意識與思維

初中方程授課主要集中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不一樣的形式在解題的運用方法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掌握好每個方程的定義以及解題方法,加減法的運用在方程中是非常廣泛的,教師在課堂中要利用理論性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講解方程的不同定義以及意義,讓學生通過教師課堂的講述分清方程的用法,尤其在選擇填空題的解題方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題的方法,可以運用畫圖的方式直接作題。在常見的題型中,如果題面上幾何與方程沒有太多聯系,教師就要通過教學引導,引導學生運用代入方式來構建方程的形式來答題。學生剛接觸方程就去解答問題往往還不熟練,因此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用方程的思想去回答問題,使學生形成習慣,建立高效的方程運用思想。要讓學生了解到,題目中給了很多的數量關系,學生就要采取構建式子的形式去解答問題,從而利用方程去解答問題。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指導學生答題,既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方程思想解決問題的習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從而教師也達到了制定的教學計劃。

二、一題多變式教學方式應用于方程授課

在初中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應用題要有大概的了解,在把題意讀懂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解答,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一道習題進行改編,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例如:一個生產隊有玉米400畝,收玉米340000斤,平均每畝產多少斤?這是一道求平均數的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又可以發現:如果沒有告訴我們總量,那么我們可以先求出總產量。這道題又可以改變成另外一種形式:一個生產隊有玉米400畝,分兩組收割,第一組收割180000斤,第二組收割160000斤,那么平均每畝產多少斤玉米?因為方程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可以在這道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再變成另外一道方程習題。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做題的動力,教師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同時讓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看哪個小組能改編的題目最多、最新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得到新的東西,從而學生的動腦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一題多解式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方程授課

在初中數學中,應用題是學生拿分數的一項題型,應用題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應用題的解決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分析,用多種方式去解決應用題。學生想出的解決方法越多,越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要思考簡單的解決步驟,這樣就不會束縛自己的思想,從而思維也得到了鍛煉。例如:小紅和小明在400米的環形跑道上練習長跑,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向相同的方向出發,已知小紅的速度是8米每秒,小明的速度是10米每秒。那么請問小紅跑了幾圈以后,小明就可以超過小紅一圈?這道題有很多的解答方式,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運用普通的解答方式解答問題,接下來要引導學生利用方程去解答問題,從中讓學生對比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差異或相同之處。從各種角度去尋找不同的解決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解法中獲得啟發。教師用鼓勵的形式去激勵學生的動腦能力,在數學的學習中解題的思路有很多種,在答案正確的基礎上,學生的思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把學生的思路引到簡單的解題方式中,從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學生對于數學解題的興趣。通過初中數學中方程的授課,學生對方程有了大概的認識。通過習題的練習,培養了學生獨立動腦思考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用方程的形式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這種解題方式很高效,這種新形式的解題方法在教學中也許不能立即看出效果,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長久的訓練以及培養,讓學生熟記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思路。通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提升了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了推理判斷的習慣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要隨時進行新的授課方法的引進,對自己的授課方式進行總結與完善,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達到授課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盧春華.初中數學教學反思芻議[J].中學教學參考,2016(31):90-90.

[2]劉廷超.芻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J].科學咨詢,2015(51):130-130.

作者:高建東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合興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