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04 08:41:18
導語: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初中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學生受家庭教育和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傳統的班級教學模式難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走班的實施,滿足了學生數學教學差異化教育的需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
一、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概述
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A、B兩個層次,將原來的行政班級暫時打破成一個A班和一個B班,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設計教學環節,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既激發了基礎較好的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又照顧到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分層走班模式下,學生只有在上數學課時才按照A、B班進行上課,下課后仍然回到原來的行政班級上課.
二、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實施過程探究
1.分層編班在進行分層編班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行為規范、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因素進行編班.在參考學生的學習成績時,要以學生近一學年的成績為參考依據,要考慮到學生成績的穩定性和潛能.在參考學生行為規范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在參考學生學習動機的時候,要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升學意向考慮其中,另外,還要配合教師的直選,把好班級的分層質量.2.教學目標、策略分層設計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分層走班教學模式下,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設計,也要體現出分層.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A層次班級的教學目標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和數學思想的滲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B層次班級的教學目標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能夠進行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計算,能夠實現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質”部分的教學中,B層次班級的教學目標為: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能夠畫數軸,并且能夠用數軸表示簡單的不等式集合;A層次班級的教學目標為: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并且能夠應用不等式解決簡單的不等式問題,能夠利用數軸表示不等式集合.在教學策略的設計上,對于A層次班級的學生,要加快教學速度,提高難度,多進行拓展練習,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B層次班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數學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有的學生背乘法口訣都不流利,應放慢教學的速度,降低題目的難度,多進行基礎題目的訓練,多對他們進行表揚,在課后的輔導上多下功夫.3.課堂教學過程分層設計課堂教學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過程,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B層次班級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在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可以選擇一些門檻較低的社會熱點問題,盡量放慢節奏,要多進行講解,對于學生的探究活動要適當開展.對于A層次班級的學生,在保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前提下,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環節可以適當增加,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在例題的講解中,要體現出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將問題分為A、B兩個層次,以滿足兩個班級學生的學習需要.例如圖1所示,在△ABC中,∠BAC=90°,AB=AC,其中MN是經過A點的直線,并且BD⊥MN交MN于點D,BC⊥MN交MN于點E.(1)求證:BD=AE.(2)求證:DE=CE+BD.(3)圍繞A點旋轉MN交BC于點O,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BD=AE成立嗎?說明自己的理由.BD、CE、DE之間有什么關系?說明自己的理由.這一題目中,第(1)問和第(2)問考查的知識較為基礎,可以作為B層次班級學生的例題進行講解.第(3)問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拓展性,要求學生能夠畫出草圖,并且能夠利用分類討論和轉化思想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將它作為A層次班級學生的例題進行講解.4.練習作業分層設計練習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熟悉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進行練習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體現出分層,根據A、B兩個班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對于B層次班級學生來說,練習作業的設計要圍繞教材展開,那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以舍棄.對于A層次班級學生來說,要進行適度拓展,多做些有利于提升能力的訓練.例如,同樣是“認識三角形”部分的練習,對于A、B班的學生可以這樣設計:A層次班學生:(1)觀察圖2,圖中有幾個三角形?如果∠ABE=55°,∠EDC=70°,求∠A為多少度.(2)下列所說的線段長度是否能夠構成一個三角形?A.1cm,1cm,2cmB.3cm,4cm,5cmC.2cm,3cm,7cm(3)一三角形三角度數比例為1∶2∶3,那么這是一個什么三角形?B層次班學生:(1)a、b、c滿足|a-8%姨|+b-5%姨+(c-8%姨)2=0,求a、b、c的值是多少?該三條邊是否能夠構成三角形?如果能夠構成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周長;如果不能夠構成三角形,說明自己的理由.(2)一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5,其周長為奇數,那么符合該要求的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3)四根木棒的長度分別是3cm、4cm、7cm、9cm,任選其中三根木棒組成三角形,總共可以組成多少個?說說自己的理由.5.教學測評分層設計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的測評試題,教師也可以將相同的問題通過不同的難度設計來實現教學的評價.例如,在一次函數圖像和不等式相結合的問題中,針對A、B兩個層次班級的學生可以這樣設計問題:A層次班學生:如圖3所示,直線y1=kx+b經過點A(0,3),并且與直線y2=mx相交于點P(1,m),那么不等式組mx>kx+b>mx-2的解集是().A.x>1B.1<x<53C.1<x<2D.1<x<3B層次班學生:如圖3所示,直線y1=kx+b經過點A(0,3),并且與直線y2=mx相交于點P(1,m),那么不等式組mx>kx+b的解集是().A.x>1B.x<1C.3<xD.x<3該題目在設計中,對于A層次班級學生,體現出了拓展的意識,不僅考查學生的相關基礎知識,還考查了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對于B層次班級學生,問題直觀性相對更高一些.
三、小結
分層走班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難以全面照顧學生、難以體現差異化教學的局面,使得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教學,極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數學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智慧去設計,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分層走班教學的優勢.
作者:季冬林 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新店鎮初級中學
- 上一篇:信息技術提高初中數學作業批改效率
- 下一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