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實驗教學與實踐探索
時間:2022-03-15 04:01:37
導語:初中數學實驗教學與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數學教學已經形成多種模式,電子信息技術已經進入校園,融入到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當中尋找到樂趣。在初中數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問題導入法,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加強重難點教學,重視學生操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思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任何知識都應先培養興趣,有了興趣,學生便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體驗學習過程和學習樂趣。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是打基礎的關鍵,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數學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學習過程中,學生切忌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而應注重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要加大創新力度,并采用數學實驗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實驗教學進行探索。
一、對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思考
1.學生數學實驗能力較差。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導致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較差,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完成數學實驗課程,明顯表現出能力不足。一是難以設計出一套實驗流程,對整個實驗過程一無所知,完成不了最后的歸納總結,得不出最終的結論;二是基本技能不足和經驗不夠,在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和挫折,遇到問題和挫折后容易放棄。教師應當有耐心、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實驗,遇到挫折和困難應當攜手一起解決,共同克服。雖然實驗教學用時較長,推進緩慢,但易于學生理解。教師應多進行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思考,多動手,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2.要選擇適當的內容開展數學實驗教學。初中三年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不可能每一個知識點都讓學生去探索和實踐,只能對一部分學習內容進行實驗。那么,有哪些內容可以通過實驗教學進行學習呢?研究顯示,初中階段的函數、平面幾何是可以進行實驗教學的,通過實驗教學,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選擇適當的內容開展數學實驗教學。3.數學實驗的“軟硬件”。要跟上所謂“硬件”是指多媒體設備、計算機、測量工具等。大部分學校沒有采用實驗教學這種方法,學校里沒有齊全的硬件設施,導致無法開展實驗教學。此外,各學校都會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應用實驗室和器材,還無暇顧及數學實驗設施的添置,再加上數學教材關于實驗的部分少之又少,這就造成了學生對數學實驗沒有概念,更談不上動手操作了。
二、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1.采用問題導入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問題導入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問題導入法是教師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學生能養成自主學習、科學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可以有效提升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成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之后能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設計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問題導入法,能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掌握知識,提升數學分析能力。此外,學習完每一章節后,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理解、鞏固,并學會舉一反三。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章節知識進行總結,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這對期末復有裨益。2.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數學學習打好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數學的奧妙。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進行情境創設,以確保所創設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教學平面幾何圖形時,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欠缺,往往對圖形的對稱軸沒有空間印象,難以理解。為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呈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展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進行理解。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還可以鼓勵學生設計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3.加強重難點的教學。教師要加強重難點教學,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還可以深入了解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深入拓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是學無止境的,教師要告誡學生一直學習,終身學習。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之后,教師可利用猜想驗證和實驗分析的方法進行重難點教學,引導學生先對問題提出假設,再進行實驗驗證。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重視操作能力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坐在下面聽,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課本上的知識、定義和概念教授給學生,讓他們記住,做題的時候進行應用,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局限于把題做對。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雖然當時記住了,但過一段時間后容易忘記,并沒有從根本上理解。只有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自己動手操作,才能印象深刻,形成終身記憶。尤其是在平面幾何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形,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5.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初中數學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只有真正理解并學會運用知識,才能為進一步學習數學打好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學會把所有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在做題的時候,想到一個知識點就能聯想到其他知識點,使一個問題有多種解答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方法,學會解題思想,而不是死記硬背。思維能力的提升是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能力,讓學生把思維能力用在提升學習能力上,既要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又要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要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愿意動手,愿意投入到實驗的過程中,不論結果如何,都能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其次,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強,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第三,要讓學生學會總結歸納,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一套學習流程下來,學生的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三、結束語
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它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數學實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恰當設計與開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探究能力,并幫助學生對知識展開有意義的探索。教師應認識到數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價值與意義,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水平進行科學的設計與開展,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林偉,孫朝仁.“好玩”的數學——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2016(11).
[2]呂慧娟,黃永祿.“好玩”的數學——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探索[J].數學大世界,2016(11).
[3]張衛.數學實驗的教學價值及應用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8(02).
[4]尤曉珍,黃陸珍.實驗融入數學課堂———對初中數學實驗教學設計的策略探討[J].數學教學通訊,2018(06).
作者:陳偉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閑林中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策略
- 下一篇:新課標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