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

時間:2022-06-27 11:01:43

導語:初中數學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

初中數學大綱提出“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數學能力的核心”,這就是說數學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尤其是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培養的黃金時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并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

一、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新的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在引入新的知識時,都非常注重新知識的來源,讓學生知道要學的新知識是由于要解決新問題的緣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數”時,課本從溫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個角度,立體化地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利用好教材,適時進行拓展。如,在數學課的開頭,結合課文內容以數學趣味題或者數學小游戲引入新課,或者通過巧設懸念的手法增加趣味性,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二、正確理解數學概念,為培養創新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

蘇步青教授曾經說:學不好語文的學生將會大大限制他在其他學科的發展。同樣,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欠缺,要想學好數學也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數學思維的發展首先是對概念的正確理解,其次依賴于掌握、應用定理和公式進行推理、論證和演算。因而,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的同時,能正確用文字符號和語言符號表述并用它們進行嚴密的推理,做到步步有據是正確思維的前提。如果沒有對概念的正確理解,思維將處于混亂狀態。現在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對學生對定義、概念的復述要求嚴格,大大地增強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借此抓住契機,多投入精力,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創新思維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課堂精心提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初中學生獨立性較差,還不會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難以形成系統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精心設計問題,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深淺適度的問題,適時合理地引導、示范,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發展。1.進行逆向思維訓練。兵法戰術上正取不行,可以迂回作戰。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亦如此,當一個問題在正面難以找到突破口時,就應該從其他的角度下手,沖破思維定勢,逆向間接求解。數學中存在著不少的證明題,就可以利用這一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設置逆向思維的題目,引導學生靈活地轉換觀察和分析數學問題的角度,讓學生充分看到逆向思維的功能。例如,證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個角不大于60°”,那就假設三角形三個角都大于60°,然后進行角的相加,得到大于180°的結論,這與公理違背,自然支持了原結論。2.進行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的訓練。創新維包括集中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所謂集中性思維就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按照一般的單一模式,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發散性思維是根據某個知識點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聯想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集中性思維是發散思維的起點和歸宿,兩者相輔相成,在數學教學中應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教師應該有意通過引導學生做具有發散性的題型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3.進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批判性思維是學生對自我解題思路的冷靜分析,對解題結果的重新審核。在數學解題中采用批判性思維就能夠不斷對解題的思路及結果進行完善,不斷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維還能夠科學地分析教師教學的一切,打破唯書唯師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出一些改錯題或判斷題等,來發展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總之,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教師應該緊緊抓住數學學科的特色,運用一定的方法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教學例題、習題的訓練,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進一步加強,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李曉剛 單位: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