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

時間:2022-08-13 09:26:37

導語:淺析初中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

【摘要】由于初中教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教師應注重初中生學習能力、思維方式的培養,引導學生融入教學課堂,掌握數學知識。作為人民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表現,發現他們學習中的問題,然后因人施教,培養學生學習思維方式,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思維,令其數學創造力相應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方法

教師通過拓展教學范圍,帶領學生以基礎知識為根本,仔細研究課堂內容,讓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發展的思維方式叫做創造性思維。傳統的教學方式會限制學生學習能力,不能達到盡快收獲知識、完全深入理解課堂內容,進而限制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因此,初中數學教學應摒棄低效的傳統模式,要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深入掌握課堂內容,進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數學創造力。

一、構建創造性思維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可使學生盡快融入課堂,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重要影響。我們教師在教授初中生數學知識時,應根據不同數學教學內容,創建吸引學生、有創造力的學習氛圍,令學生更加全面掌握數學知識。在我們創造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目的地教學氛圍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自己獨立對課堂內容了解、運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我們教師教授《正數與負數》這一章節為例,我們可根據課本內容建立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充滿熱情、仔細認真地學習知識,學會關于創造性思維的知識。在教授學生有關負數的內容的過程中,可讓學生自主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看到過負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發現,在看電視上的天氣預報時,會發現溫度可用負數表達;此外,當學生在銀行取錢時,會發現存折上通過負數來表示錢已取出。我們讓初中生在課堂上自主獨立思考,不僅令他們掌握負數的基礎知識還能幫助他們形成數學學習思維。不僅如此,創造性的思維教學氛圍下,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對數學知識更深入理解,掌握創造性思維學習數學的方法。

二、教授學生創造性思維學習方法

我們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傳授學生正確學習方式,從而讓學生準確學習運用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給學生講解創造性思維學習方式的時候發現,應注意讓學生意識到培養自身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積極配合老師,認真學習創造性思維的學習方法,逐漸發現創造性思維的魅力所在,對學習此種方法產生強烈興趣,為其所吸引,從而自主地學習,深入掌握創造性思維的知識,并把它準確的應用到數學學習中,深入全面掌握數學知識。以教師講解《勾股定理》課程為例,我們教師可以以課本內容為基礎,通過向學生多次提問引發學生思考,問題如下:如何將一根長木棍在不放倒的情況下帶入教室?木棍最長能夠多長?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研究會發現,若以長木棍不放倒為前提,將木棍傾斜對著門的兩個角帶入教室會使木棍最長。由此問題,教師可相應引入勾股定理內容,引導學生通過歸納總結的方法開拓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理解,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三、鼓勵學生自主開展思維猜想

數學教師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應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勇于對課本內容展開想象,從而不斷培養學生思維猜想能力,學會自主獨立思考,深入掌握數學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以教師講解《平均數》為例,教師可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各種猜想、反復思考并解決問題。例如,問題如下:有一個游泳池,其最深處水深為1.7米,最淺處水深為1.1米,那么游泳池中間區域水深是多少?小明身高1.5米,能夠去中間水域游泳嗎?因此,通過此題,教師可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勇于猜想,這對學生盡快掌握課堂內容是必要的。學生們通過猜想、計算、驗證、最終得出中間區域的水深為1.4米,而小明身高為1.5米,因此,小明可以去中間區域游泳。由此得出,猜想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求知欲,提高學習能力,逐漸形成數學創造性思維。

四、引導學生使用多種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以傳統教學模式為基礎,開展數學創造性思維教學,可使學生掌握不同學習方式,準確高效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問題通常是一道題有多種解法,也有多種不同提問方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來提高他們學習能力。以《二元一次方程》教學內容為例,在做二元一次方程的數學題時,會運用多種解法,其中主要是消元的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消元方式,其中包括代入消元法、整體代入法、加減消元法以及順序消元法。因此,學生做題時可根據不同題型,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解答,從而提高創造性和學習效率。

五、開展多元化思維模式訓練

為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我們教師應該對學生加強多元化思維訓練,讓學生學會雙向思考和逆向思維,開拓思維和眼界。在多元化思維訓練中,教師應明確三點:第一,應明確數學課程目標和內容,通過數學課本中對稱性內容引導學生雙向學習意識;第二,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想象和邏輯思維思考解決問題,理解數學課程內容;第三,讓學生多做練習題,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最后會用創造性思維解決數學難題,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

六、尊重學生主體性,營造開放的數學課堂環境

因為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的影響,有一部分的數學老師總是認為數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因此,在他們看來,對于初中生來說,就得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學好數學,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熟練的掌握數學知識,并且進行應用。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沒有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的身份只是引導者。而在新的教學理念當中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老師的活動越多,教學效果反之會下降。而如果在課堂上學生的行為更多一些,就會獲得比較不錯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找準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身為引導者的職責。老師只是在學生各種途徑都嘗試之后,還是無法找到解決方式的時候,才會給出引導或者提示。另外,如果想要對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進行培養,老師就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比較開放的環境。因為在這種開放的環境當中,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很多人其實對于開放課堂都有一種誤解,就是在開放課堂當中,學生無組織、無紀律。其實,只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就可以將開放性的課堂打造成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課堂。因此,在打造開放性的課堂的時候,老師應該使用正確的方法。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的興趣并不是很高,因為他們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不會主動的思考問題,也不會對數學知識進行運用,所以就不會形成系統的思維。在課堂當中,如果使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應通過營造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環境,教給學生有關創造性思維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利用多元化思維解決問題以及進行多元化思維模式訓練的方式,重點培養學生創造性數學思維,對數學教學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王月紅,王玲.如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05).

[2]王慶蘭.關于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的思考[J].數學大世界,2018,(01).

[3]張利春.讓快樂進入初中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1).

作者:李珉 滕玉 單位: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