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探究式教學實施措施

時間:2022-06-07 05:44:05

導語:數學探究式教學實施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探究式教學實施措施

一、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

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注重以下三點:第一,盡可能減少教師課堂敘述式講述的時間;第二,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實際需求;第三,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開展合作、主動探究、積極創新.由此,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主發現學習規律,主動拓展個性化探究思路,最終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促進與其他教學模式的結合應用,將新的活力注入到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中,使學生在問題中自主分析、在觀察中比較探究、在困難中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授課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成分析

1.課堂教學情境創設

研究源于問題,問題源于情景,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最重要的就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問題情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的態度轉換為主動學習的態度.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在切身體驗中了解數學歷史、感受數學魅力.

2.教師提出探究問題

探究問題的提出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也是決定教學質量好壞的直接因素.教師提出的探究問題要科學合理,同時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問題的本身也要以理論研究為依據,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問題.教師在選擇探究問題時要盡量選取代表性強的問題,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全班學生的認知差異、興趣差異等,最終把握好探究問題提出的時間.

3.學生發散思維探究

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問題探究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拓展多種渠道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生發散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堅持個人獨立思考,同時不能忽略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活動,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身體會,達到認知目的,由此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

4.組織開展總結評價

從教學評價主體層面上來說,既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又包括了教師對學生的總結評價.從評價對象方面來開,既包括了教師對學生探究過程的評價,也包括了對學生探究結果的評價.教學評價對于促進教師改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中探究式數學命題發現教學策略的實施

數學命題教學指的是數學公式、定理的教學.數學公式、定理是數學推理的基礎,更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數學思維的保障,學生利用數學公式、定理可以解決很多數學問題.因此,想要將探究式教學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對數學公式、定理的深入研究,發掘其與其他學科和證明、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數學公式、定理的推導和使用方法,加強學生對其本質的理解.案例:高中數學“等差數列性質”課堂教學.(1)提出問題,創設情境.問題1:在等差數列{an}中,an=a1+(n-1)d作為通項公式,怎樣可以用其他的形式表達?問題2:已知數列通項公式為an=pn+q,p,q均為常數,p≠0,請問該數列是否屬于等差數列?如果是等差數列,請給出其首項和公差;如果不是等差數列,請說明理由.問題3:如果在a與b之間插入一個數A,使a、A、b之間構成等差數列,請問A應該具備哪些條件?相反,A具備哪些條件才能使a、A、b之間構成等差數列?教師追問:等差數列{an}中,an、an+1、an+2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同學們如何判斷一個數列是否屬于等差數列?大家都有哪些方法?……(2)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教師提出的探究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師悉心引導下,學生開始深入思考,積極開展合作討論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小組討論問題,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由此構成了適合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但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識.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我國高中數學學科中的應用時間不長,但對于促進教學改革實施、改善學生學習方法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數學命題教學中,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方式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王洋洋工作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附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