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研究

時間:2022-06-26 08:15:51

導語: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研究

一、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強調了探究式教學,但這絕不意味著要以探究式教學為主。高中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方法,任何脫離知識基礎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只有把握了基礎知識再加上探究才會收到不錯的效果。新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其關鍵在于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因此,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探究意識。有些教學內容或問題適宜學生探究的,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去探究;開展一些課外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體會到發現的樂趣與學習的魅力,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有些時候,教師適時地對某個數學問題或知識點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話,也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講授式加探究式教學方式被廣大教師認可。

二、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

1、數學問題情境引入課堂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出,數學教學的過程應該通過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的形式來完成,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吸引力,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適當的創造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具有深刻性,教師應該掌握好各種例題的難度,過難或過于簡單的問題都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相反還會對學生造成恐懼感,但是要把握課容量,避免頭重腳輕,使學生在情境中興趣高昂,而到了基礎知識則松懈或者缺乏興趣,所以課堂上要適度引入情境。

2、準確把握新課程教材內容

高中數學新課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刪減了一部分舊內容。對于這些新增內容,老師也會感到吃力,對新增內容的標準把握不透。新增內容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它具有時代感,貼近社會生活,所以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把握標準進行教學;然而,對于刪減的舊內容,由于很多數學教師習慣了使用舊教材進行授課,因此有部分教師往往會在課堂教學中自行的加入舊教材中的內容,或者根據舊教材的內容對新教材進行一定的整編,在新課程中,數學教學更加強調教學內容的探究性和實踐性,教師為了追求內容的連貫性,自己按舊教材加入一些新課程刪減的難或偏的內容,這都是沒有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教學。所以,按照新課程的標準,教師應該準確把握教材內容進行授課,這樣既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確保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的前提條件,如果學生不喜歡數學教師這個“人”,往往也不會喜歡數學這一門“課”,更談不上在課堂上積極學習了。教師和學生以朋友身份教學最好,做不到這一點,可以進行換位思考,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進行教學授課。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會有活躍的課堂氣氛,真正改變了滿堂灌的枯燥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激發他們去思考問題、培養創造性思維。

4、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的思維方式

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數學來源于實踐而又應用于實際生活。新課程中突出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生活化”,使數學的學習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現實,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比如,我們生活中,最簡單的走路問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所以在大道暢通的情況下,依然有小路的開辟,這其中蘊含著數學奧秘。

三、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心態的培養

學習心態是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數學活動不僅是“數學認知的活動”,而且也應是情感心態的參與下進行的情意活動。其原因是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學生的潛在智能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一種輕松感、愉悅感、新奇感和成就感,那么學習將會是一種樂事,大大改變了原來把學習當做任務、負擔的情境,變被動為主動,將會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在他做的一般的情況下,你用鼓勵的言語代之以批評的言語,使他相信他能行,并且已經很優秀了,但是他還能夠做的更好,帶著這種愉悅感、成就感去學習,更加激發了他學習的主動性和高效性。總之,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更加強調了數學背景,突出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性的重要性,改變原來的機械式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過改進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的思維模式,從而塑造良好的數學學習心態。高中數學教學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使高中數學教學展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作者:鄒華工作單位:重慶市開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