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態度檢測大綱實施情況論文

時間:2022-11-08 04:03:00

導語:數學學習態度檢測大綱實施情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學習態度檢測大綱實施情況論文

摘要:從學生的數學成績、數學認知水平、數學學習態度檢測數學教學大綱的貫徹情況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調查對象分布在我國10個城市,60所中小學,7777名四年級和九年級學生.我國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數學成績、數學認知水平、數學學習態度方面與國外(地區)學生相比,其情況如下:在所測的學生中,學生的水平與期望的水平有差距,不同地區的學生在數學成績和學習態度上有較明顯差異,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研究表明,增加一些數學與科學相結合的綜合課程對學生提高認識數學的社會價值和提升正面態度是有幫助的.建立有我國特色的國家數學教育的教、學、評價機制有助于貫徹新標準.

關鍵詞:數學大綱;數學課本評價;數學教與學:數學教育評價

1前言

世紀90年代,中國的數學教育改革已經經歷了15年.數學教育的改革為數學教材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2001年開始,經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有多種小學、初中、高中數學標準實驗教材向全國發行.但新教材的使用情況,尤其是使用新教材學生的數學成就如何尚沒有系統的測試和研究.為了總結教材的使用情況,鞏固其長處,改進不足之處,幫助廣大教師和教研員更好地貫徹和施行大綱所規定的數學教學內容,我們對使用不同教材的小學和初中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了測試和評價.小學部分,選擇了使用小學新教材(以下簡稱小學新教材)的學生與使用其它教材(以下簡稱小學其它教材)的學生以及部分可比性較強的國家(地區)的學生進行比較.初中部分,選擇了使用初中新教材(以下簡稱初中新教材)的學生與使用其它教材(以下簡稱初中其它教材)的學生以及部分可比性較強的國家(地區)的學生進行比較.其目的旨在回顧和了解學生使用不同教材的數學成就和教材的使用情況.在這個報告里,就小學新教材與小學其它教材,初中新教材與初中其它教材以及部分國外(地區)學生的學習成就和他們的學習態度以比較的形式對測試做一個總結,其目的是總結教材的使用情況,鞏固教材的長處,改進不足之處,幫助廣大使用北師大版教材的教師和教研員更好地貫徹和施行大綱所規定的數學教學內容.

2測試什么為了有利于比較使用新教材的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其他國家相同年級學生的學習成就,本報告的數學題選擇使用(1)小學部分:學生試題采用‘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

(IEA,2003a)所使用的數學題;學生調查問卷采用經過修改的‘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的四年級學生問卷(1EA,2003b).(2)初中部分:學生試題采用‘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1EA,2003c),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2003),和自己設計的題目;學生調查問卷采用經過修改的《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ⅢA,2003)的八年級學生問卷.選擇《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是因為他們是國際上公認的中小學生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成就評價項目.《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的目的是檢查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在教學大綱的范圍內會什么和能做什么(Mullis,Martin,Gonzalez,&Chrostowski,2003),它的題目比較接近中小學大綱的要求;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在15歲時的數學應用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題目不是數學競賽題,因此其難度應該屬于大綱要求的應知應會的范疇,其測試的目的之一,是想要知道對一個國家整體而言,公共教育的水準究竟有多高,學生對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態度如何,以及影響學生成就的因素.毫無疑問,這對一個國家的整體發展和未來的勞動力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找出影響學生成就的因素對發展大眾教育和改善國家整體教育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在這個報告里,我們的目的是測試使用新教材的學生與使用其它教材的學生和國外(地區)學生在數學知識,數學認知水平上的不同,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我們選擇部分可比性較強的國家(地區)進行比較,他們是:(1)小學部分:香港、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美國;(2)初中部分:中國臺北,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芬蘭,法國.需要指出的是:(1)這些國家的數據代表的是整體國家水平或接近國家水平CR范圍隨機抽樣),而數據只代表抽樣的范圍;(2)在初中部分,‘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測試的是八年級和15歲的年齡段,而我們選擇的是九年級的學生,原因是八年級的教學大綱有部分內容未涵蓋測試內容;(3)自己設計的題目主要涵蓋初中概率和幾何的內容.在這個測試里,我們想要回答的問題是:

(I)新教材的學生與其它教材的學生以及國外(地區)學生的數學成就和數學認知水平有什么不同?(2)新教材的學生與其它教材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有什么不同?3)不同城市、不同教材的學生的數學成就和數學態度有什么不同?

3測試方法

3.1數據的收集考慮收集數據的隨機性,并且易于比較,本測試的數據收集選擇既有大中城市,又有縣城,既有沿海,又有內陸,且好學校與差學校有基本相等比重的方法

3.2測試題目及問卷設計和數據分析本測試小學部分采納選擇后的<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的數學測試題目和問卷,初中部分采納3個方面的題目:

(1)‘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的數學測試題目(題1—16)i(2)‘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數學測試題目(題17);(3)自己設計的題目(題18—20).選擇‘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數學測試題目的原因是有利于與其他國家作比較;而自己設計的題目則重點測試學生在概率和幾何方面的成就.測試的內容包含兩個方面:

127126l1164234273356一個是數學內容,另一個是數學認知水平.小學數學內容包含數和運算、代數的規律和關系、測量、幾何和數據;初中的數學內容包含數和運算、代數、幾何、測量、概率統計;數學認知水平包含懂得數學解題過程,懂得數學概念,能解決日常問題和數學推理.本測試選擇的小學數學有20題共26個問題,在數學內容和數學認知水平上的百分比分別是:

(1)數學內容:數和運算42%,代數的規律和關系15%,測量12%,幾何19%,數據12%;(2)數學認知水平:懂得數學解題步驟7%,懂得數學概念29%,能解決日常問題57%,數學推理7%.本測試選擇的初中數學有20題共29個問題,在數學內容和數學認知水平的百分比分別是:

(I)數學內容:數和運算14%,代數18%,幾何25%,測量14%,統計和概率29%;(2)數學認知水平:懂得數學步驟11%,懂得數學概念18%,能解決日常問題32%,數學推理39%.表3列出了本測試小學和初中在數學內容和數學認知水平以及主要數學問題的情況.小學學生和初中學生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較.為保證數據的精確性,數據的編纂采用相互校對的方法,有問題的數據經過討論達到一致.3.3可信度由統計軟件得數學測試題的信度,小學為72.3%,初中為71.8%;學生調查問卷的信度小學為80.1%,初中為72.5%.這表明數學測試題和學生的問卷是可信的(信度一般要高于70%).4.2學生認知水平(1)小學.表8展示了使用小學新教材的學生與國外(地區)學生和使用小學其它教材的學生在數學認知水平(懂得數學解題過程,懂得數學概念,能解決日常問題,和數學推理)上的比較.4.4不同課本在不同城市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態度差異(1)小學.①數學成績.表12展示了不同城市使用小學新教材的學生與小學其它教材的學生在平均數學成就上的比較.不同城市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上相差較大.不同城市的學生在“我的數學學得很好”的百分比從42.0%到84.6%不等(相差42.6%);不同城市的學生在“數學是我的強項”的百分比從39.7%到64.8%不等(相差25.1%);不同城市的學生在“我數學進步很快”的百分比從48.1%到82.O%不等(相差33.9%);不同城市的學生在“學好數學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的百分比從44.0%到75.4%不等(相差31.4%);雖然不同城市的學生在“我想獲得一份與數學直接相關的工作”的百分比的差異不大,但都很低,從36.6%至1J49.6%不等(相差13.4%);不同城市的學生在“學好數學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工作”的百分比的差異較大,而且較低,從29.7%到50.8%不等(相差21.1%).5結論和進一步研究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總體上說,雖然使用小學新教材的學生成績好于使用小學其它教材和國外(地區)的學生,但使用兩種小學教材的學生在測量和數學推理方面水平較低,不同城市使用不同小學教材的學生的數學成績相差大;初中學生,尤其是使用初中其它教材的學生在幾何和概率統計上水平較低,不同城市使用初中教材的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態度相差較大;學生學習的正面態度由小學到初中有減弱的趨勢.關于測試的幾點說明和評論:(1)關于測試題目的難易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數學評價的目的是檢測學生“會什么”

和“能做什么”,而不是“不會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用難題和怪題來難倒學生).此測試的題目即是用來測試學生會什么和能做什么,屬于應知應會的范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學生的成績并不如想象的高(小學:新教材84.4%,其它教材78.0%;初中:新教材82.1%,其它教材79.3%),尤其是初中部分因為測試的是九年級的學生,較其他測試者高一年級,但其結果不算理想.這表明,在所測的學生中,學生的水平與期望的水平的差距較大,也就是說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達到大綱所規定的應知應會的要求.如前所述,數學測試不是數學競賽,其目的是找出影響學生數學成就的的因素,如教材、教法、教師培訓以及其它相關因素,以便改革數學的教與學.此測試的結果是值得反思的;(2)以上的測試結果只代表抽樣的地區,既不包含西部地區也不包含農村地區.從已知測試結果來看,無論小學教材還是初中教材,不同城市使用不同教材的學生在數學成績和學習態度上已有較明顯差異.以上的差異僅限于城市與城市之間,考慮到我國廣大西部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在教育方面較為落后,可以推斷,東西部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在數學成績和學習態度上的潛在差異,應該較已知的差異更大.這個問題同樣值得反思;(3)初中學生正面學習態度與小學學生相比呈較大的下降趨勢,反映了初中數學教學與實際聯系的較少,尤其是認為“我的數學學得很好”,“數學是我的強項”,“學好數學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工作”,“我想獲得一份與數學直接相關的工作”的比例下降很大,不難推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且學生缺乏將數學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提倡終生學習的今天,學生學習態度隨年齡下降的趨勢無疑是值得關注的.適量增加一些數學與科學相結合的綜合課程和多開展課堂中的數學活動對學生提高認識數學的社會價值和提升正面態度是有幫助的.需要指出的是,學生成就分析是包含多層面的,由于篇幅有限,省略了一些學生成就其它方面的比較,比如,學生性別的比較,學生對其它諸如課堂活動和校外活動的看法的比較,好、中、差學校之間的比較,等等.這些比較,如有機會,在以后的報告里,將一一向大家匯報.另外,這個報告的目的是希望首先將測試以總結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后續的進一步研究,我們將對影響學生數學成就的諸多因素作出相關分析,找出各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回答“為什么”這個問題.6研究的意義和局限性這個報告對小學教材和初中教材學生的數學成就和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做了一個輪廓式的總結,也可以說是提供了一份小學和初中一定范圍內的成績報告單.從長遠的觀點看,以成績報告單的形式來衡量教材和教學的長處與不足不乏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它展示了一幅包含成績和差距的圖片,向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課標貫徹的數據,從而使數學教育教,學,評價更趨完善.采納《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測試內容的優勢在于易于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其不利因素是測試的題目有的與教學大綱不太相符.因此,從長遠來看,建立一套自己的測試內容和手段,全國性的包含各個科目的國家成績報告單的制度不但有必要,而且勢在必行.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數據的收集,因為數據收集基本以各地自己收集為主,且對數據收集人員缺乏必要的培訓,對各地好、中、差學校的標準不統一,這些可能會對數據的分析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因為數據的真實性是從多方面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