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幼兒園數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踐與思索
時間:2022-03-23 02:54:00
導語:小議幼兒園數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踐與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加大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實現多媒體信息化教學,拓展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深化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和現實要求。
首先,我們認識到幼兒學數學的目的是重視對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的培養,使幼兒能從問題出發,讓幼兒聯系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在操作中理解學習,在判斷、決策、應用中學習,把科學知識技能運用于自己的生活實踐。其次,我們考慮到數學自身的特點,應遵循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幼兒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進行解釋與應用,進而使幼兒獲得對數學理解。信息技術具有集信息于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綜合表現力強的特性,轉變了傳統的信息單一的表現形式,化繁為簡、形象生動。針對幼兒的認知特點,把教學中較復雜的內容,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
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值得我們去研究與思考。
(一)誘發幼兒樂于探索數學的動機
每一個幼兒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體”,每一位教師都要深刻把教學植根于對幼兒深厚的“愛”之中。努力創設利于幼兒思維發展的學習情境,讓幼兒置身在探索數學的樂園里。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教師在教學內容和幼兒求知心理之間創設一種“不協調”,把幼兒引入與所提問題的情境之中,觸發幼兒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發幼兒求知的興趣,使幼兒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從而啟迪思維。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為幼兒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鮮明的畫面,配以悠揚悅耳的音樂,充分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運用多媒體演示,先讓幼兒看到畫面中自行車、三輪車、汽車的車輪都是圓的,接著將它們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狀,幼兒觀察后議論紛紛,個個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畫面又把輪子換成橢圓的,同學們看完后都說:“這也不行,坐上去誰受得了?”此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圓形的輪子就行,其它形狀的輪子都不行呢?”在教師的啟發下,喚起了幼兒探究的愿望,誘發了幼兒參與學習的動機。這樣,幼兒在積極的狀態下,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認識了圓的特征。
(二)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幼兒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真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幼兒主動地進行觀察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的學習需求?!痹诮虒W中,我們要努力提供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幼兒完全到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幼兒學習數學的場所是課堂提供的實際情景或材料多數是相對真實或生活情景的一種模擬。
- 上一篇:高校教務管理科學化透析
- 下一篇:法制建設的歷史回顧與展望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