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育中數學思維能力培育
時間:2022-12-06 09:51:00
導語:課堂教育中數學思維能力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是一門思維性極強的課程。數學教學的本質就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轉變態度的過程。從廣義上講,教師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不僅要講數學本身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要體現其內含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因受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手法單一,結果往往是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的很累,而思維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全面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是擺在我們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唱獨角戲的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法,提高教學效果,改變教學策略,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一、以基礎知識為根本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際上是學生把學過的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廣度和深度,結合感覺、知覺、記憶、聯想和習慣等認識特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具有內部聯系的認識結構的積累。所以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應當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的。課本是知識的載體,而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是從基礎抓起。沒有全面準確的基礎知識,無法談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數學教師,要抓住教材研究的中心問題,把課本讀懂、讀精、讀深、讀透,要善于歸納總結,挖掘課本里的隱性知識,深刻理解各個數學概念,融會貫通每道例題,把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與學的始終。
在新課的學習中,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總是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存在一定的距離,教學的任務就是構建一座橋梁連接縮短這段距離。教師要對所講授的內容認真研讀,吃透教材,理出教材內容的層次,確定重點與難點,找出知識間的聯系,預備好外延知識,做好教學程序的設計,構建好新知識和學生原有的知識之間的橋梁。
二、以提高興趣為前提
根據數學課程本身的枯燥無味,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現狀,教師應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為使學生掌握知識、會用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淺出的講解,并適時選取一些學生熟知的趣例,使枯燥的內容生動化,在輕松的氣氛中傳授知識;多提出一些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創設多種問題情景,聯系實際生活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極大的興趣中吸收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解集合這一章節的時候,不再用干巴巴的集合A集合B,而用全體同學表示集合A,某個宿舍為集合B,同樣還有衛生小組,學習小組等這些同學們都熟悉的團體進行講授集合的相互關系和集合的運算,同學們容易理解而且很有興趣,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學習數列的時候,從菲波拉契數列引出數列的概念,接著又引用我國古代數學故事“兩鼠鑿墻”、“一尺之錘”,激發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的學習局面。在后面學習時又穿插新疆民間故事“阿凡提與棋盤”、《張秋建算經》中“織女善織”等小故事,使學生對學習這部分內容一直具有較強的積極性。
三、以課堂練習為突破
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例題、習題的講解和練習來體現并完成的。教師要重視啟發學生,通過提示問題的背景,發現問題的實質,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思考的環境和機會,而且同時也為教師開創了一條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習題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是檢查測量和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提供教學反饋的良好途徑。
由于中職學校的教學安排,教師課后輔導學生的時間很少,學生的大多數問題都需要在課堂上解決,因此課堂練習尤為重要。課堂練習必須緊密結合上課所學內容,適當地穿插其中,并選用難度不大,大多數學生都可回答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挑選一些與實際生活和專業知識相關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常常用于研究細胞分裂,藥物的藥理作用和PH值與氫離子濃度等問題;概率與統計在臨床決策,藥物科研和臨床檢驗等上問題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開放式問題是相對于傳統的封閉題而言的,特征是題目條件不充分,或者沒有確定的結論。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引入一些開放式問題,不僅能給學生的思維創設一個廣闊的空間,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一道題目不局限于就題論題,進行適當的變化拓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變通性,而且能對所學的扎實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和概括,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
傳統教學重在講授知識即通過教師的口授和板書來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教學方式單調枯燥,教學手法單一,師生缺乏互動,學生對許多理論知識往往只是抽象的認識,很難真正理解。隨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已經應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圖文并茂,使教學活動更加形象直觀,它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了教學質量。多媒體作為新的教學手段目前已被多數教師認可,它克服了傳統教學中的一些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例如在角的概念講授中,角的旋轉在黑板上無法描述,通過多媒體技術做成動畫則一目了然。
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著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優勢。我們要善于將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互結合,相互滲透,極大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能夠直觀的展示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但單純依賴多媒體課件講課,容易使課堂內容程序化,限制教師的發揮和學生的想象力。一次課內容過多容易導致學生消化不良,來回跳轉的畫面破壞了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因此,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參與教學。
五、結束語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對象是初中生,由于學生文化基礎差,知識面狹窄,智力尚未成熟,加之中專數學與中學數學初中部分有很大不同,內容雜、難度大、跨度寬、跳躍性強(包括整個高中部分和部分高等數學),授課時間緊張,要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這么多內容,難免會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不斷強化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要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內容求新,方法求變,優化課堂教法,提高教學效果,改變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 上一篇:學校教育教學自評匯報材料
- 下一篇:縣工商系統年度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