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主參與的數學課堂研究
時間:2022-08-11 04:12:55
導語:學生自主參與的數學課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心理品質的培養。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敢想、敢問、敢說的學習氛圍。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異想天開的問題,也應該給予鼓勵,肯定他們敢說的一面,保護每個學生的獨創精神。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善思多問,允許學生說錯、做錯,允許學生隨時改變自己的說法和做法,鼓勵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思考,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
2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2.1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根據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編寫的,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也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質量的依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教材。教會學生使用教材,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具體體現在:1)會閱讀數學教材;2)初步理解教材中建立新知識過程的文字說明;3)能運用遷移規律,口述或嘗試解答有關新知識的練習。
2.2積極組織課堂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
我認為:只有通過以下幾個環節才能真正使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信息交流面盡可能的大。1)動手操作和觀察教師的演示,有了感性認識;2)自學課本,又有了初步的新的知識信息;3)通過討論,將剛認識和初步理解而沒有完全掌握的新知識進行反饋和交流,起到知識矯正和知識互補的作用。
2.3當堂驗收學習效果
當堂驗收學習效果,不但減輕學生負擔,而且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達到這個目標,最根本的還是看能否當堂完成教學任務。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真正學會也是檢驗教學目標完成的指標之一。具體體現在:當堂作業,當堂完成,當堂處理。數學課堂教學中一般要有10分鐘左右的課堂作業時間,2分鐘左右處理作業的時間。教師在課堂上有目的地選擇全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批閱,便于當堂了解教學效果,及時矯正作業錯誤。教師要利用學生作業的時間,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正確地完成作業,力爭學生的新知識掌握率達100%。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1創設情景,誘發興趣
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課,促使學生帶著問題樂意、自覺地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人民幣的分類,及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一課時,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動經驗,通過如“在是常生活中你見過、用過哪些人民幣?”引導學生回憶、交流,將生活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再現出來。他們與爸爸媽媽上街購物時見過人民幣;在購買文具時使用過人民幣;在過年時得到過壓歲錢……這些體驗正是“認識元、角、分”這一課的基礎。學生交流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幣的經驗和認識不同面值的方法,在師生互動中完成了對已有經驗的歸納和提升。
3.2動手操作,促進興趣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3快樂思維,增添興趣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對小學生來說,是枯燥無味的。究竟如何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呢?主要的途徑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思維的快樂。特別是以練習為主的課型,更應該注意這個問題。新穎有趣的“對癥下藥”練習,針對學生計算中常見的錯誤而設計,意在引導學生自我判斷、矯正,進一步理解計算法則。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當“小醫生”,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游戲練習形式,給課堂創設了一種愉悅的氣氛,學生感到百練不厭,在練習中享受到數學思維的快樂。總之,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水平,積極進行探索,創造學生自主參與的數學課堂,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和諧的發展。
本文作者:曹鵬舉工作單位:鄭州市金水區優勝路小學
- 上一篇: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簡述
- 下一篇:打數學草稿的涵義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