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生活數學教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時間:2022-02-01 09:15:18

導語:實施生活數學教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生活數學教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摘要】現在的數學教學通常是脫離生活數學,學生感到數學難學,教師感到數學難教,其中主要的是我們沒有把數學融入到生活.只要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生活實例情境,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那么就能更好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關鍵詞】生活;數學教育;創新;能力

小學生剛入學就要接觸到數學,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我們就要知道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經過許多年的教學積累,我覺得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生活服務,脫離了生活的數學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此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運用好生活的實例,讓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知識用來引導同學們進行學習,并把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較大的提升.

一、引進生活實例,讓學生學會思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我們的數學課堂是開放的課堂,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這節課的知識怎樣與生活產生聯系,也就是說我們要創設一個生活中的實際情境,一方面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要學生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例如我們在讓學生認識元、角、分時,我們就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現在超市里有許多的商品,如我們常用的鉛筆是5分錢每支,直尺是2角每把,鋼筆是4元每支,如果我現在給你8元錢讓你去購買這些物品,你會購買嗎?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發現這個情境中的單位是不一致的,分別為元、角、分,那么自然而然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學生也能思考怎樣將單位化成一致.而這個問題情境也是學生生活中經常要運用到的,因為那時的學生正在為怎樣用錢購買物品發愁,所以他們會很認真的想知道怎樣進行轉化.通過這樣的生活實例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研究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有參與討論的動力.

二、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培新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現在的學生為什么會不喜歡學習數學?這個問題我和許多學生進行了交流,通過許多的案例,我覺得關鍵在于我們的數學課堂的單調性,每天都是面對一本書,面對一位老師,老師在不停地講,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想要讓學生愛上數學的確很困難.我曾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領略到數學的重要性,領略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好生活問題.例如我在講圓柱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時,我就是讓學生走出了課堂,我利用校園內大家經常使用的圓柱形垃圾桶,我把圓柱的體積公式和表面積公式告訴同學們,讓同學們自己去研究怎樣計算出垃圾桶的體積.學生通過多次的測量最后算出垃圾桶的體積,學生們很有成就感,也很興奮.當然如果就這樣結束了這次活動,可能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又讓同學們去數數全校的垃圾桶的個數,最后假設如果每天每個垃圾桶都會裝滿,并將這些垃圾倒到一個長為3米,寬為2米,高為1.5米的長方體垃圾池中,如果垃圾池滿了就要清理,那么我們需要經過多少天清理一次?這個問題的提出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生要考慮怎樣解決,并考慮出相等的關系式,等等.最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互相交流,最后計算出了結果.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才能發現更多的生活實例,這些實例對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養.

三、提供生活中的數據,培養學生創新試題的能力

數學的學習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題目很多,學生幾乎成為了解題的機器,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也成為了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其實如果我們的學生會自己編寫題目,那么他就會更加明白題目中的每一個數字表示的意義,這樣他能更好地理解題目,因此我們要結合生活中的數據,讓學生學會編寫試題.有一次我無意間記下了我下班回家時的時間約為15分鐘,我家到學校的距離約為4.5千米.在教學速度、時間、路程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時,我就將這其中的兩個數據15分鐘,4.5千米,要求學生充分利用這兩個數據,編寫一道試題,可以另加數據.我原來以為學生只能編寫簡單的題目,可是學生還是編寫出了讓我意想不到的題目.其中一名學生就編寫出了甲乙兩人同時步行,甲每15分鐘走了2千米,乙15分鐘走了1.5千米,當乙走了4.5千米時,甲走了多少千米?這道試題充分的顯示了學生自主創新編寫試題的能力.而且學生還能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通常就是這樣來解釋,時間相等時,路程之比就等于速度之比.可我們的學生并沒有這么復雜,而是說乙每15分鐘走1.5千米,那么走4.5千米,就需要45分鐘,而45÷15=3,再用3×2=6,最后得出6千米.我們的學生能夠編寫出這樣的試題,我覺得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我們在備課時,多想一想怎樣利用生活中的數據,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加充實這個問題,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數學.生活中處處是數學,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我們不能脫離生活,面讓學生單調的學數學.而是要運用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數據很多,利用好這些數據,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作者:趙靜華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王溝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