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策略探討
時間:2022-11-20 02:44:29
導語: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篇好的學生數學作業是多項指標的綜合體現,如果我們只注重對學生的解答過程正確與否的評價,這樣就會不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與發展。為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采取分項評價的批改策略,從而為了便于學生了解自己作業的成敗優劣,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例如,我在數學作業中設計了分項評價等級的方法“:A”表示“雙基”方面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使用依據的合理性和步驟的完整性記憶結果的正確性;“B”表示書面方面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所用的文字、符號、圖形的正確性和書寫的整潔性以及格式的規范性;“C”表示創新方面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解題思路和表達方式的邏輯性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有課外延伸等。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抓住學生的優點,激發學習興趣
有些學生完成作業質量不好的因素是多元的,即使是平時的優等生偶爾也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因此,我在評價中除了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客觀評價外,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優點給予放大,采取肯定、鼓勵、表演的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經常保持適當的學習激情,從而為他們學好數學、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當發現學生在某方面有所進步時,或者在解決比較困難的試題時沒有畏縮,積極思考,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作業時,我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的評價,并適當提高評價等級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體會到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如,我班有個學生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差,作業難得做對。一次,在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時候,我發現他聽得十分認真,發言也很積極,課后10道作業題他竟然做對了8道,我立刻抓住時機,在作業上用紅筆給了他寫下了大大的“優秀”,這一下子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從此,他完成的作業都是十分整潔,字跡工工整整的,而且答題的質量也不斷地穩定提高,期末考試120分的試卷,他得了105分。
三、適當一題多改,培養學生多元思維
心理學發現,人的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有時達不到較高的水平而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評價等級。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有時我采取一題多改,漸次提高評價等級的策略。
四、面對面評價,協商批改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批改作業時,偶爾會出現些令我們疑惑不解的情況。如:有的學生知識基礎平時比較差,智力水平一般,平時作業也不很認真,但卻有時卻把作業做得很好。于是我們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是進步了,還是作假了?有的學生一向作業完成得很好,但偶爾會做得很差,這又是怎么回事兒呢?又如:有的同學答題過程很簡略而結果卻正確。這是偶然巧合還是學生的一種創新思維給出的解法呢?為了實事求是地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從而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我就采取面對面地和學生交流評價的策略,和學生協商批改,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挖掘了他們創新思維的潛力。
五、因材施教,適當延遲評價
我們知道,由于學生成長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學生都存在個性差異,他們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不是絕對平衡的,即使是最好的學生也可能有做錯作業的時候。當學生的錯誤過多,甚至比較嚴重時,為了避免由于給予學生作業評價等級過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其產生知識上脫節和惡性循環的情況,往往我采取適當延遲評價的策略,積極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弄清原因,補充了所欠知識,并將作業錯誤改正之后再進行評價,定出等級。總之,評價學生作業不是一個簡單機械的重復過程,它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具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有對教育事業的高度熱愛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才能夠對學生的作業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獲得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作者:曲紅杰 單位:黑龍江省北安市通北第一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主題圖”教學分析
- 下一篇:小學數學有效探究的實踐及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