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開放性課堂教學探討
時間:2022-07-07 03:34:10
導語:小學數學開放性課堂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中是被動的,其思維受到限制,眼界局限在課本和試卷上,創造力的訓練不夠,缺乏靈活性,也不具備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探討數學教學的開放性,以大數學的理念讓整個課堂都活躍起來,并多方吸納營養,把課堂搬到實際生活中去。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放性教學
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需要頭腦敏捷,思維靈活,具有開放性的學習視野和知識框架的人才,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而不能鼓瑟膠柱、抱殘守缺,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及時改變和升級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往往以升學為主要指向,所有的教學目的都是圍繞考試而進行,教師并不在乎上課的方式和方法,急于按照預定的計劃,把現成的知識和標準的答案灌輸給學生,用一浪又一浪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在重復的訓練中獲得解決試題的技巧,在考試中取得上比較好的成績。數學并不是一個呆板的僵化的體系,它是一個具有豐富含義的開放體系,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把原來“教—學”的固定模式轉變為讓學生快樂成長,能夠自由發揮、充分發展的學習過程。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入具體的形象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開放的狀態下,親自認識、體驗到數學的廣泛應用價值,樹立數學應用意識,形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敢于嘗試,把答案也放開,不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確性,而是讓學生在過程中學會運用,在過程中體現推理的邏輯性和嚴密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那么,如何體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開放性呢?
一、解放學生的思想
開放性的小學數學教學倡導創設一個開放民主寬松的課堂,以便于學生解放自我,讓自己的思想和思維在數學的王國里自由馳騁。首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求知欲正處于人生的頂峰,他們對一切都好奇,想把許多問題都弄清楚。有經驗且負責任的教師都會分外珍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小問題做為導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用立方體拼擺立體圖形”的時候,按照要求需要用五塊立方體擺出立體圖形。這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具備多項思維的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解題方法,滿足他們好奇的多向思維的學習特點。其次,培養學生的自信。開放性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按照自己的邏輯方式去進行各種學習探索。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樹立起他們的信心來,要善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平等的交往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幫助他們積累成功經驗,形成“成功-精神愉悅-自我激勵-增強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環,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比如,在講到“購物問題”的時候,筆者嘗試了放開性教學,結果學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購物計劃,有些簡直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教師能夠俯下身子來,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就會發現,他們的設計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師的尊重體現在包容和理解上,只有能夠理解和包容他們的設計,才能夠讓他們的想法得到肯定,才能培養他們的信心。如果教師否定了學生的答案,他們的信心就會受到打擊。再次,尊重學生的個性。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個世界,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和教師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只有如此,才能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二、跨出課堂教學的大門
開放性教學的主戰場無疑就是小學數學的課堂,然而,我們卻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優秀的數學教師總是能夠突破課堂教學的藩籬,把數學帶到更廣闊的天地里去。首先,將數學向社會延伸。這個網絡時代,科技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各種便利,互聯網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廣泛,這為我們開放小學數學課堂提供了優厚的便利條件。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在網上聽課,聆聽全國優秀教師的講座,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向學生介紹。信息的聚集讓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搜索信息,大大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其次,把數學向生活延伸。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師不僅要主導課堂教學,還要引領數學學習向生活延伸,讓學生到生活中去發現數學、認識數學、使用數學、熱愛數學。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由他們自主發展,如留出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個人總結、小組學習或集體討論以整理知識等。再次,把數學向個人發展。教師可以布置些靈活有趣的開放性問題作為課下的作業,甚至可以提供具有選擇性的試題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鼓勵他們在課堂之外依靠個人能力解決。或者,組成課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助學習。
三、整合數學知識體系
教材中的各個數學知識點不是單獨存在的,教材為了教學的便利將知識體系做了章節的分割,教師要善于整合和聯系。首先,整合新舊知識點。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可以進行有目的的復習,便于溫故而知新,也可以在新知識的講授后,使用練習的方式將新舊知識貫通起來,創造性地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把新舊知識勾通起來。比如,在學習數的整除這一部分時,筆者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將10個數進行分類,并不告知這個標準是什么,每個學生都會根據自己心中的數學知識點去進行分類,不自覺地進行比較和整理。其次,突破學科界限。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各學科之間的相融性相當強,其他學科中也包含了豐富的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教師要學會善于利用這些素材,借此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也幫助學生溝通各個學科的知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時,依據個人興趣將其中與數學有關的知識都記錄下來,并嘗試著把它們編成數學題,和同學們交流。最后,溝通社會和書本。小學數學的課堂是學習的主戰場,然而,我們也要向課外謀發展,以開放性地姿態去學習,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學以致用,把課堂內學來的理論放到生活實踐中去檢驗,用數學方法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能了解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能增加學習的自信和興趣,從而推動數學學習的良性發展。
作者:楊敬艷 單位:河北省寧晉縣紀昌莊學區
參考文獻:
[1]朱成杰.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導論[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
[2]劉世軍.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學科探究性教學方略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0(57).
- 上一篇:實踐與小學數學的結合
- 下一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