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口溜在小學數學中的妙用
時間:2022-08-22 10:01:36
導語:順口溜在小學數學中的妙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改教學中倡導高效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能夠深刻理解、記憶,達到會學會用。為此,文章主要從順口溜在概念教學、計算方法、簡便計算、單位換算及數學應用五個方面,總結出了順口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妙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順口溜;運算定律;運算性質
順口溜因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詼諧幽默、易于記憶而被大眾所喜聞樂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適時、合理地運用順口溜進行歸納、概括、總結、拓展、延伸,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經過與一般總結方法進行比較,筆者發現,用順口溜總結有以下優點:學生感興趣、記憶速度快、不容易忘記、應用更方便。下面,筆者就如何運用順口溜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歸納、總結,談一些簡單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順口溜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概念教學使用順口溜歸納、總結,可以使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識易于理解。小學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年齡小,知識積累少,生活經驗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又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有些即使背過了,由于理解不了,對學習也沒有幫助和提升。但是,在概念教學中,我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巧妙、合理地運用順口溜進行歸納、總結,效果會好得多。如教“三角形的認識”一課,如果用“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它有穩定性”進行總結,學生當時記住了,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原因是由于語言平淡,缺乏生動性和形象性,學生記憶的時間短,容易忘記。而如果用順口溜進行總結,效果就會大不相同。“三角形,要認清,三條線段來圍成。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不可少。動一動,很穩定,加固物體它最行。”語言生動,情趣盎然,學生念幾遍就記住了,而且記得很牢固。再如,在教學“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一課時,學生經歷了學習過程,歸納、總結得出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但由于語言抽象,文字又多,記憶起來不容易。這時,用順口溜進行總結,學生理解、記憶起來就容易多了。“小小小數點,活潑又淘氣。小數大小變,靠它左右移。擴大向右移,縮小向左移。十倍移一位,百倍移兩位,千倍移三位,依次相類推。位數不夠時,用零來補齊。”又如,對于質數與合數,學生往往弄不清概念,與質數和合數有關的題目,更是容易出錯。如果讓學生記住下面的順口溜并用來辨別質數與合數,效果會好多了。“質數合數難分辨,因數個數是關鍵。1的因數只一個,質數合數不沾邊。如果因數只兩個,質數是它不會錯。三個因數或更多,合數邀它家里坐。”
二、順口溜在計算方法中的運用
計算方法使用順口溜歸納、總結,不但便于學生記憶,更便于學生運用知識。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規律和總結規律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了鮮活的生活元素,要不斷思索、不斷探究,才能挖掘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聯系。學習數學一般都會經歷一個從直觀形象到主觀抽象的過程。小學生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因此,要很好地理解、記憶數學中的計算法則,是有一定的困難的。這時,我們用生動、形象的順口溜來幫助他們理解記憶,會讓他們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如在“用豎式計算除法”一課中,教師可以用順口溜為學生構建知識框架,讓學生在生動、形象、易懂、易記的語言表述中,輕松地掌握所學內容。“小房子,蓋起來(寫上除號),被除數,住進來(除號里面寫上被除數)。除數站在大門外(除數寫在除號的左面),商在屋頂寫下來(商在除號上面相應的位置寫下來)。寫下來,還沒完,商和除數乘起來(商和除數除數相乘的積,相應地寫在被除數的下面)。乘起來,還沒完,被除數和積要相減(被除數減商和除數的積)。”書寫的格式,計算的過程都包含在這幾句順口溜里面了,這樣的總結,只要學生理解了、記住了,以后的計算就不會出大問題。隨著學生知識的拓展,學習內容的深化,再學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總結為:除數是兩位,先看前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較,余數要比除數小。明白如話,學生一看就懂,一念就記住了,省時省力。四則混合運算,學生計算時最容易出錯,究其原因,是學生往往混淆了運算順序導致的。可以用順口溜將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總結為:四則混合運算題,脫式計算講順序。同級從左往右算,千萬不能亂順序。兩級運算一題含,先乘除來后加減。小括號里要優先,每算一步都檢驗。告訴學生,以后遇到四則混合運算題,心中默念幾遍順口溜,再進行計算,可以明顯地減少失誤。
三、順口溜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中的運用
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運用順口溜進行歸納、總結,可以讓學生理解得更透徹、記憶得更深刻,也更利于學生在實際中應用。如“乘法交換律”可總結為:兩個數相乘,交換位置積相同。短短兩句話,容易上口,明白易懂,便于記憶,學生掌握起來很輕松。在講“乘法結合律”時,順口溜可以為:三個數相乘,題目要看清。個位相乘末位零,先把它們來相乘。然后再乘第三數,計算簡便得數準。學生以后遇到有乘法結合律的題目,計算的準確性就大大提高了。乘法分配律學生不容易理解,計算中的錯誤很多,原因是部分學生無法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深刻含義。因而在做題時,利用回憶當時的情境,模仿套用例題;如果題目變得稍復雜一些,就會出現錯誤。假如我們把式子(a+b)c=ac+bc表述為;一個外甥兩舅舅,過年兩家都要走。而把式子ac+bc=(a+b)c表述為:兩個舅舅手拉手,一個外甥門外瞅。語言詼諧幽默,朗朗上口,形象生動,不但易于記憶,也易于應用。
四、順口溜在計量單位的換算中的運用
計量單位的換算運用順口溜進行歸納、總結,可以讓學生把握住單位間進率的轉化實質,更易于進行單位換算。如把計量單位間的換算總結成:大化小,用乘好;小化大,除不怕。這兩句順口溜,高度概括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質量單位、體積單位、時間單位間進率的換算方法。學生只要記住各種計量單位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換算起來就簡單容易多了。五、順口溜在應用題解題規律中的運用應用題的解題規律運用順口溜進行歸納、總結,可以讓學生對同類問題有規可循,能快速、準確、便捷地解決實際問題。筆者在歸納、總結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時,編的順口溜是:遇到分數應用題,關鍵先找單位“1”。“1”量已知用乘法,“1”量未知用除法。“比多”1要加分率,“比少”1要減分率。分率分量要對應,記住歌訣巧解題。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只要稍加留意,都會利用這首歌訣來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效果明顯。在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時,編如下順口溜比較好:列方程解應用題,抓住關鍵來分析。先找條件和問題,然后列出關系式。已知條件換成數,未知條件換字母。如果解答有困難,線段圖能幫助你。語言平實,簡單易記,根據順口溜能很快地找到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解題速度和準確性都會有一定的提高。
總之,高效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能夠深刻理解、記憶,達到活學活用。尤其是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完不成量的積累,就達不到質的提升。與嚴謹、抽象的數學語言相比,順口溜歸納、總結的概念、計算方法、運算定律以及解決問題的規律,讀起來上口,記起來容易,應用起來方便,深受學生喜愛。在教學中,只要我們能做個有心人,善于揣摩,善于總結,勤于動筆,就一定能編寫出一些實用性很強的順口溜來。此外,我們還可以搜集整理有關資料,把別人編寫的順口溜為我所用,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編寫順口溜要把握三個原則。一是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切忌生僻。二是內容要概括全面,切忌以偏概全。三是讀起來要瑯瑯上口,便于記憶,切忌拗口。當然,順口溜要為教學內容服務,要為課堂的高效性服務。我們不能一味地濫用順口溜,那樣,順口溜式的總結方法就會流于形式,這樣勢必會降低學生的探索欲望,順口溜也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作者:張建林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興合莊回民小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課堂構建論文
- 下一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