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分析

時間:2022-11-26 10:30:51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分析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其教學方式的轉變直接影響著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基于此,本文歸納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然后指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學校進行教學方式改革的規劃,旨在進一步優化教學形式,使學生處于一個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最終實現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綜合素養

數學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技能、文化知識,使他們能夠較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成為合格的人才。小學數學的教學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變化,那么教師的教育教學也需要隨之而變化。基于此,筆者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進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進一步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課堂主要教學方式

(一)講授方式。講授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知識的講解和分析,將數學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是基礎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其教學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二)交流互動方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交流互動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會通過提問式的交流、談論式的交流來完成教學任務。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形式,所以也有不少的教師會采用這種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三)探究合作方式。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合作實踐,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組織學生之間互動合作,共同完成學習活動,掌握數學知識,并且形成比較好的實踐技能。這就是探究合作式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也使其掌握了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必要性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也隨之發生變化,一些新的教育策略和方法開始出現在活動之中。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能夠滿足現實教育需求,對教育活動產生了積極意義。(一)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小學數學的傳統教育模式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的改革能夠給小學生帶來新奇感,能夠更貼近他們的現實情況。因此,我們只有進行這方面的改革創新才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才能夠讓小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技能。(二)聯系未來發展態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中運用,能夠積極帶動小學數學的發展。新的教學方式是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中總結出來的,同時也是站在長遠發展目標角度進行的教學設計。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能夠聯系到小學數學的未來發展。那么,教育的發展可以更接近現實生活,更符合學生的需要。(三)學生需要減負增效。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內容越來越多,很多的學生不得不強化記憶,從題海中拓展知識面,掌握學習方法。學生的負擔極大,每次要做大量的作業,而且也不一定能夠達到預定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需要給學生減負,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條件和支持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方式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方面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較好地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與時俱進。(一)學校進行教學方式改革的規劃。小學的教育管理者要從宏觀角度對教學方式改革進行規劃。這就需要學校重視這個問題,并且要大力支持教學改革,比如添置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開展教學方式改革研究、創新教育教學等。有了這些準備,我們就能夠比較好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二)師生積極投入改革之中。教師和學生要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方式的改革活動中去。教師認真仔細地分析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設計,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意愿和要求。做到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步調一致。這樣就能夠比較好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緊跟教師步伐,全面提高個人素養。(三)家長支持配合教育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活動中,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在具體的操作中,家長要支持和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及時與教師溝通交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這樣,教師才能全面了解學生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可以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從多方面促進學生的成長。這樣才能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出更多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何國文.淺談如何創新式地發展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模式[J]新課程(小學),2016(11).

[2]鄧小華.問出精彩,構建小學數學有效性課堂[J].學周刊,2019(10).

作者:賈欽 單位:甘肅省會寧縣丁家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