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興趣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7-23 11:01:56
導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度與日俱增。在加強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教育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成為當前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數學是我國教育體系的基本構成學科,也是各階段學生的重要學習科目之一。數學教育可以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為學生接受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打下重要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促進學生具備較好的邏輯思維及理性判讀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興趣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推動力。教師要以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培養為手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鍛煉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認知能力,為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個性化;興趣教學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體系對小學教學提出要求,即“教育系統要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數學作為邏輯思維的重要培養途徑,也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其教育意義不僅體現在數值計算能力上,它的思想內涵及運算方法對于信息化社會的各行各業也都具有重要的影響。鑒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對數學人才的需求,以及數學知識對學生未來走入社會的重要意義,借助數學本身特點,激發小學生學習熱忱及興趣,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為高階學習積累學習基礎,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育現狀及主要問題
數學是我國素質教育及應試科目的重點課程,具有高度抽象、思維嚴密、應用靈活的特點,其學習過程具有漸進性、連貫性。我國教育體系一直強調“數學學習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學生學習體驗,以培養數學思維以及學科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及目的,突出漸進性、連貫性,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及重要應用,為深層次數學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基于數學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數學教育以應試為主,往往忽略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根本目的,教學理念存在較大偏差。另外,數學是理性知識較強的科學,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很難理解數學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核心內容,更無法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導致數學學習效率低,甚至出現抗拒感。因此,提高小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學習興趣,調動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是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因素[1]。
二、數學興趣培養對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意義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側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美國化學教育為例,他們通過培養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熱忱,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這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2]。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凸顯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確立教育主體的基礎上,促進學生以自身開放而活躍的思維為本源,使其產生對數學思想及應用的濃烈興趣,從而真正實現數學學習的高效果。
三、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創新教育模式。小學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思維跳躍性等特點,雖然該年齡段學生對新事物具有較高的好奇度,但并不代表他能夠長時間地保持專注度,其高度專注時間往往表現為間歇性。傳統“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相對單一、落后,無法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最終導致課堂學習效率較差。鑒于小學生的以上特點,若依舊采用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會凸顯學生的被動接受者特性,無法發揮自主性,參與度降低。因此,創新教育模式,是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環節,在課堂上,應重視學生興趣培養,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及內涵,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例如,通過購物、零用錢存取等趣味性的數學實踐活動,來維持數學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最終實現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及理解[3]。(二)針對小學數學內容、特點創新教育方法。小學數學教育體現在方法及思維擴展上,突出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統一性、普適性和應用性,尋求一系列的數學思想,將具有高度抽象特性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數學問題。因此,針對小學數學學習,可采用場景及角色化創新教育模式,拓展小學數學教育應用領域。例如,應用題是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命題形式多以文字性描述為主,然后提出求解未知參數的要求。應用題在學生數學興趣培養方面,主要的難點集中于命題描述內容無法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命題內容脫離小學生實際生活。因此,采用場景轉化的教學模式,能將學生帶入命題,從而達到激發小學生解題興趣及掌握數學思想的目的。(三)創新分層教育,更新教育觀念。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數學教育中不能一概而論。新課改所提倡的高效教育、個性化教育也體現于此。針對認知能力有限的學生,應轉變傳統籠統式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育,促進小學生對知識的接納[4]。傳統分層教學主要是由學校發起的,根據學生成績以及特長等因素完成分班級規劃。這雖然能夠有效完成學生的分層教育,但容易誤導或忽視小學生的心理成長變化。鑒于以上原因,學校應采取數學興趣分層教學模式,不僅要重視學生成績,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態度,從多維度對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過程的表現進行分層規劃。數學教師應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信心。
作為學生科學發展的基礎,小學數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及作用,是學生個人素質、學識、思維等成長的關鍵。同時,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點,也是學生未來接受高等數學的重要階段。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教育體系對小學數學教育興趣培養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學校、教師、家長應緊跟國家教育理念,轉變傳統應試教育觀念,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仲慧君.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探析[J].名師在線,2019(23):23-24.
[2]羅梓超,筱雪,吳瓊.學會青少年教育及科普探索[J].學會,2019(05):35.
[3]馬長斌.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方式探討[J].教學•信息,2019(35):149.
[4]卞貴英.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分析[J].中國教師,2019(07):46.
作者:田宗智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四河鎮教育委員會
- 上一篇:基于學科德育的小學數學研究
- 下一篇: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設計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