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提升方法
時間:2022-06-19 09:44:57
導語: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提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其中一點,運算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對相關問題展開全面分析,并充分理解運算的算理和算法,進而達到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培養目標。但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科學的指導方法,導致學生在運算方法的使用和計算結果的正確性方面存在問題。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還限制了學生的學科發展。因此,本文結合學情特點,對如何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運算教學
運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項技能,也是一種行為。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數學公式,提高學生對抽象知識的運用技巧。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少學生對數學計算存在一些不良的現象或發展問題,如運算方法單一、計算興趣不足等,影響了學生的主體成長和學習進步。小學是學生“強基提效”的關鍵時期,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對其主體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從運算教學的不足之處、運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出發,對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策略進行分析,使其達到運籌帷幄、學行統一。
一、當前小學數學運算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運算方法單一
運算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提升效率、保證結果的重要環節。針對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采取多樣化的運算方法,將大大提高運算速度。然而,在當前的教學培養中,部分學生在運算方法的選擇和使用方面存在單一化現象,同時,部分學生未能結合實際情況,在公式的運用方面存在生搬硬套的問題,缺乏轉變、優化以及科學有效的計算思路,進而影響學生的運算效率。
(二)計算興趣不足
興趣是學生發展內驅動力,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計算速率,還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形成能動探究的思維意識,這對學生的主體成長起到促進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培養中,部分學生缺乏計算的興趣,無法有效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教學策略和課堂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未能真正從學生的需求和認知特點出發,進而影響課堂主體的學習質量和發展。
(三)基礎培養不足
小學時期是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但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未能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引起重視,依然按照教參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講授,導致學生出現“錯誤問題反復犯”“基礎知識搞不懂”等現象。同時,部分教師在引導深化環節中,缺乏針對性地練習和指導,致使學生在基礎架構的形成和完善方面存在偏差,這也是影響學生運算培養的重點之一。
(四)習慣養成缺失
明確題意、把握要點、梳理信息、驗算檢查等都應是學生在運算學習中所應具備的良好習慣,但在當前的教學培養中,部分教師未能有效指導學生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算意識,導致學生在計算方法、分析推理中產生一些不良的學習結果。同時,部分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存在馬虎大意、筆記潦草、演算過程凌亂等問題,這在無形之中影響了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導致其計算結果與實際答案不一致。
二、提升小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性
提升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構建清晰的學習架構。運算是數學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是學生對問題產生能動思考的一種學習行為。其運算能力的有效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問題思考和分析的過程中,建立架構式的運維模式,讓學生在不斷地搭建、完善、填充中獲得解決方法,進而達到解決問題、學習發展的目標。同時,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助于鞏固學生的課堂基礎。運算是學生運用數學公式進行問題解決的一個認知過程,在此認知活動中,學生將充分運用到課堂知識和數學公式,并采取一定的算法,進而解決數學問題,加深理解,夯實基礎,保證學生的學習與掌握程度。此外,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意識。運算是對問題進行探索、分析、實踐的一種學習活動,需要學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形式的思考,從而保證其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在不斷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發散思維和多元思考的學習意識,這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升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豐富方法,拓展解題渠道
方法的運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樹立多元發展的教學理念,豐富學生的運算方法,拓展學生的解題渠道,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探索出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保證學生為主體的有效運算。例如,在《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為豐富學生的解題方法,強化學生的運算思維,對此,筆者預設探究例題:有一塊菜地,分別由正方形和長方形兩部分組成,其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寬相連,長度為3米。同時,長方形的長為6米,請求出這塊菜地的總面積。結合題目信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探究菜地的面積。解法一:長方形+正方形=總面積。長方形面積=6×3=18平方米,正方形的面積=3×3=9平方米,得18+9=27平方米。解法二:將其看作一個長方形菜地,其長為6+3=9米,寬為3米,得3×9=27平方米。通過對解題方法的豐富,不僅能開闊學生的運算視野,還使學生的基礎運用能力得到提升。
(二)生活求解,激發計算興趣
數學是一門貼近實際生活的基礎學科,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到運算教學之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還使學生在生活實例的引導下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動思考的學習意識。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生活求解環節,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開運算,保證學生的運算體驗。例如,在《采摘節——混合運算》一課的教學中,筆者根據教學進度和學情發展,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運算情境,并引入相應的生活問題,如“小明家原來平均每月用電135度,自從換了節能燈后,每月節約用電25度,這樣換節能燈后4個月一共用電多少度?”“新華書店慶‘六一’搞活動,購買兒童類圖書買4套送1套,一種科普書原價每套65元,王老師要買5套送給小朋友,每套比原來少花多少錢?”等問題,既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感知,還能使學生在運算解決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三)深化分析,明確解題思路
對于問題的高效解決,其思路是關鍵,合理引導學生的解題思路,深化問題的關鍵要點,將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效率,保證其運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及時調整指導方式,明確解題思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運算架構,驅使學生有條理、有層次、有目標地展開運算。例如,例題“學校準備購買一些桌椅,其中一張桌子的價格是一把椅子的10倍,一張桌子的價格比一把椅子的價格多288元,請問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是多少元?”通過對題目信息了解,其目的是要求出單個桌椅的價格,但題干中未直接說明價格大小,難免會使學生“難以下手”。對此,筆者引導學生對桌子和椅子的價格進行分析,其多出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價格的10—1倍,由此可以得出椅子的價格,進而再根據椅子的價格,就可求出桌子的單價,即椅子單價=288÷(10—1)=32元,桌子單價=32×10=320元。通過對題干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將其有用的數據進行對比或拆分,有助于學生明確解題思路,提升計算效率。
(四)錯題回顧,夯實學習基礎
錯題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所存在的一個共性事件,錯題的產生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對數學知識、公式等內容掌握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在計算思路或運算方法的使用上存在的問題。同時,錯題也是一項重要教學資源,將錯題進行系統性地整理和講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還能夠使學生在下一步的學習中避免重復犯錯,保證其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美麗的街景——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將一些典型錯題引入到課堂練習之中,如“19×27=413(漏進位的現象)”“24×29=896(算理不清,在進行兩積相加時,百位上的加法運算做成乘法運算)”“24×29=657(乘法口訣不熟練,造成計算錯誤)”等錯題現象,及時糾正和指導學生正確計算、準確書寫。同時,針對這些錯題,結合原因,著重對學生乘法口訣、筆算乘法以及進位加法等知識點展開二次學習,鞏固學生的運算基礎,避免相同錯誤二次發生的現象。
(五)注重習慣,保證運算效率運算習慣的有效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正確把握題干,認真分析題意,從而做到理清運算順序;靈活運用、高效計算的運算效果。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在計算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一看二想三計算”的運算流程,第一,看清題中的數字和數量關系,第二,思考先后順序和計算方法,第三,認真計算,清晰列式。其次,培養學生認真驗算的習慣。驗算是每一項計算的必要步驟,不僅能檢查計算順序是否正確、計算條件是否清晰,還能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最后,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習慣。清晰無誤的計算數字、運算符號可以幫助學生更為高效地進行驗算活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一絲不茍、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綜上所述,從問題、方法入手,運用多樣化的提升策略,不僅能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優化學生的認知架構,還使學生在計算形式、探究意識、習慣養成方面得到加強,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以貼近主體需求的方式展開講授,科學引導學生的探究方向,深化問題的細節要點,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提升效率,保證其主體的有效學習,從而實現其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任海燕.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有效教學方法探尋[J].新課程(教研版),2019(4):191.
[2]藍敏強.提升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9(26):42—42.
[3]金江平.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J].小學時代,2019(1):49—50.
[4]曾平秀.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探索科學,2019(9):177—178.
作者:郝高玲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春暉小學
- 上一篇: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教學策略
- 下一篇:小學生數學學習問題和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