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國證人人身安全保護完善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1 10:29:00

導語:探究我國證人人身安全保護完善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我國證人人身安全保護完善研究論文

摘要:證人出庭作證,對查明案件真相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罪犯者往往為了逃避法律制裁或者出于憤恨,而對證人施以報復、打擊。而且我國證人保護制度尚不完善,證人的人身、財產、親屬的安危就難以得到切實保障。本文立足我國刑事證人保護的現狀,借鑒國外證人保護制度的經驗,對我國證人保護制度問題提出了具體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證人保護;證人保護制度;立法完善

一、完善證人保護制度的必要性

(一)證人出庭作證的現狀與分析

證人出庭作證,使犯罪分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令人悲痛的是,證人履行了法律規定的義務,自身的權利卻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沒有法律的保障,證人基于對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的考慮,必然會選擇沉默。據最高檢統計,全國每年發生的證人、舉報人致殘、致死案件從上世紀90年代每年不足500件上升到現在每年1200多件。①

證人出庭作證并非基于維護自身利益,而是為法院審理案件、實現實體公正提供幫助。在此前提下,法律必然要為證人因出庭作證而可能招致的損害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維護證人的權利。

(二)證人保護在法律規定方面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首先,在程序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刑事訴訟法》只規定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是證人保護的義務的機關,但是對于案件的管轄、申請人、保護措施、保護程序都沒有具體規定。其次法律規定本身存在矛盾和沖突。《刑事訴訟法》規定保護的對象為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而《刑法》只對證人遭到打擊報復的情況做出了規定。再次,證人保護的范圍過于狹窄。《刑事訴訟法》將證人保護的范圍限定在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方面,安全有人身、財產和名譽等方面,此處規定不詳。另外,缺乏預防性保護的規定。在法律條文中,僅規定了事后的處罰,沒有對預防性措施加以規定。

(三)證人保護制度的價值

第一,保護證人安全。證人拒絕出庭作證的最主要原因是害怕遭到打擊報復,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時,證人往往會明哲保身。因而證人保護的價值之一是對證人的人身、財產、名譽等方面加以保護,保證證人安全。

第二,保障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證人出庭作證,體現了直接言辭的原則,使證人證言能夠當庭質證,成為案件審判的依據。此外,當事人通過向出庭的證人提出質問,也可以增加參與訴訟的程度。

第三,實現實體公正。證人證言具有不可替代性,而證人的記憶會隨時間的經過而變得模糊和不確定。證人也可能受外界因素比如他人對案件的評論而不自主地改變記憶中形成的印象,使記憶偏離案件事實。如果完善證人保護,事前提供保護,減少作證阻礙,使證人盡早出庭作證,便可最大限度地實現實體公正。

二、國外證人保護概況

證人在履行作證義務的同時,有權得到法律的保護,許多國家都為證人提供了比較健全的保護體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外的證人保護制度開始逐步建立起來。

(一)美國證人保護概況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的形式實施證人保護的國家,而且制度也比較完善。在1970年的《有組織犯罪控制法》中就規定有證人保護計劃的內容,用以保護證人及其家人的安全。美國證人保護的審批和管理機關是檢察官執法辦公室,具體執行工作的是法警局。

(二)英國證人保護概況

英國1999年《青少年司法和刑事證據法》吸收了許多證人保護的措施。2002年,英國內政大臣、大法官和總檢察長為建立以被害人和證人為中心的刑事司法制度,向上下兩院提交了具有準法律性質的《司法改革白皮書》。英國證人保護的任務首先由警察機關承擔,2002年英國成立部門間證人工作小組,部門之間的協作表現的愈加明顯。公務員之家

三、對構建我國證人保護制度的建議

證人出庭難是我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證人保護立法不完善,難以為證人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立足于我國證人保護的現狀和司法實踐,結合國外證人保護的立法和實踐經驗,筆者對構建我國證人保護制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公務員之家

(一)單獨立法

我國有關證人保護的法律規定分布較為零散,內容較為概括,且不同的法律之間存在矛盾與沖突。證人保護是極為重要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將證人保護單獨立法。

(二)加強保密措施

公開證人的信息往往會為犯罪分子“復仇”提供便利,增加證人遭到打擊報復的可能性,而證人出于信息泄露和安危的擔憂,往往會選擇拒絕出庭作證。加強對證人的身份、住所的保密工作,可以保證證人的安全,使證人放心出庭作證。

(三)確定保護對象和范圍

關于證人保護的對象的規定,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中存在矛盾。將證人保護的對象規定為證人及其近親屬是最為合適的。我國法律將證人保護的范圍限定在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方面。但安全有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名譽安全等方面,法律應適當擴大保護范圍。

(四)明確經濟補償

對證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是對證人出庭作證的保障。證人出庭作證,有時要承受一定的經濟損失,如誤工費、交通費、住宿費等,以法律的形式對給予證人必要的經濟補償進行規定。

證人出庭難是困擾我國刑事訴訟的難題,也是阻礙我國司法改革進程的“瓶頸”,對證人保護制度進行改革勢在必行。對我國證人保護制度進行改革,完善證人保護,對我國司法實踐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意義,相信我國的證人保護制度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實踐逐步完善。

注釋:

①朱漢.再議構建我國的證人保護制度.法制與經濟.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