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中新聞媒體的作用

時間:2022-11-16 09:01:25

導語:和諧社會中新聞媒體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社會中新聞媒體的作用

摘要:實現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制定的宏偉藍圖,是全社會共同奮斗的目標。和諧社會離不開國家雄厚的經濟基礎、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正確的政治領導,同樣也離不開新聞媒體的支持。而新聞媒體以其獨特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更好地鼓舞和動員了群眾力量,進一步促進了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實現。

關鍵詞:和諧社會;新聞媒體;作用

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構建和諧的輿論環境

輿論引導是否正確,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新聞媒體必須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宣傳方針,將群眾意見與輿論導向緊密聯系起來,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新聞媒體要利用其特殊的輿論引導作用,向社會弘揚正確的精神文化,宣傳黨的思想和主張,傳達民眾意見和建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用輿論之聲壓倒和對抗社會的一切不良之聲,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實現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但是,新聞媒體在發揮作用時,要注意保證宣傳報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要把握好輿論導向的度,不能將不真實、情緒化和捕風捉影的新聞報道傳達給民眾和社會,謹防盲目跟風現象發生。新聞報道和輿論導向要有理有據、統籌規劃,要以積極正確的輿論引導方向循序漸進地剖析和向社會展現事物真實的一面,發揮新聞媒體對社會和諧發展的促進作用。

二、謳歌時代楷模,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

一個時代的榜樣和楷模,會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精神作用。我們可以看到,在新聞事業史上有許多時代榜樣和英雄楷模,也能找到許多謳歌英雄和時代精神的杰作。比如知名作品《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誰是最可愛的人》等,這些謳歌時代精神人物和精神文化的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凝聚了廣大民眾的力量,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和拼搏。此外,還有一批新時期的優秀人物,如牛玉儒、吳天祥和孔繁森等,他們傳達了堅定不移、勇敢拼搏的崇高品質,體現了開拓創新、銳意改革的時代精神,促進了先進的社會文化的傳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精神氛圍。為進一步促進和諧社會的實現,新聞媒體要積極宣揚先進的社會精神文化,謳歌時代精神人物,同時還要將視野放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平民英雄”。新聞媒體不僅要善于發現和傳播“美”,還要揭露和批判“惡”。生活中存在很多美好的事物,同時也會有很多不和諧的旋律和丑惡現象。比如我們熟知的于祥林冤案、孫志剛事件以及各地發生的礦難事件等,新聞媒體應對這些損害人民利益、違法亂紀的不和諧因素加以披露和批判,讓人民了解事情真相,同時也警醒人民,使人民自覺履行責任和義務,遵紀守法,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實現人民和諧、團結穩定的發展目標。

三、妥善處理好各種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而在這樣一種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條件下,極易引發各種社會矛盾,這會對社會和諧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這一重要時期,新聞媒體要主動承擔起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責任和義務,以其獨特的影響力和作用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防止負面輿論的滋生和發展,緩和社會矛盾。新聞媒體要想有效和正確發揮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作用。一是要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知”。不僅要及時向公眾報道和宣傳其所獲得的政府信息,同時還要將人民的呼聲向政府反映,在政府和群眾間形成有效的溝通橋梁,促進社會矛盾的有效解決。二是要理性地對待和處理社會熱點問題。大眾對社會熱點往往持有高度的關注度,因此新聞媒體絕對不能忽視社會熱點問題,不能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和做法。然而,對于熱點問題也不能過分關注,更不能盲目炒作和跟風,扭曲事情發展方向,使矛盾不斷升溫和加劇。新聞媒體應時刻保持冷靜和客觀的頭腦,要懂得審時度勢,統籌規劃新聞報道和輿論導向,不能讓宣傳報道“冷熱失度”,也不能使其“持續高溫”,進而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三是要科學化解好各類矛盾。要起到新聞媒體的協調和疏導作用,架起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這樣可以更好地化解矛盾,溝通協調,消除隔閡,增進理解。

四、組織好危機事件傳播,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爆炸、火災、泥石流和禽流感等都屬于危機事件,這些危機事件對社會和人民的傷害性大,常常會引發嚴重的輿論危機。而新聞媒體應如何在應對危機事件傳播的同時化解輿論危機,是和諧社會對新聞媒體提出的一個重大要求和挑戰。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機預警機制,喚醒人們的危機意識。任何危機事件都有一個質變到量變的發展過程,而通過危機預警機制來警醒人們,未雨綢繆,將危險因素扼殺于搖籃里,時刻謹記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就能有效杜絕危機事件的發生。而一旦放松警惕,就會不斷累積危機因素,最終導致危機事件發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二是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管理機制。危機事件關乎人民利益,牽動著人們的神經,人們往往希望能夠及時獲取有關的信息。所以,新聞媒體應保證信息渠道的暢通,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向公眾傳播所關心的新聞動態和事件進展,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特別是要收集民眾的意見和看法,使民眾心聲得以抒發,得到重視,避免消極輿論的蔓延和滋長,從而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三是要形成自己的輿論優勢。新聞媒體在輿論傳播時,要形成自己的輿論優勢,掌握輿論導向的主動權。要能夠緊密關注事件的發展態勢并進行報道,發揮輿論引導作用,進行輿論干預,在輿論往消極方向發展之時,及時亮明自身的態度,闡述自己的觀點,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發展方向,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作者:王箏 單位:安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吳世慧.淺談新聞媒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攀登,2006(06):148-149.

[2]葛啟鵬.淺論新聞媒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01):87+103.

[3]顧理平.引領與維護: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新聞媒體[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7(03):2-6+94.

[4]蔣希樂.構建“和諧社會”時期新聞媒體的作用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0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