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原因及路徑
時間:2022-01-21 10:05:57
導語:勞動爭議原因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政府要以共贏理念引導勞資關系和諧
勞動者的生存保障,與國家的和諧穩定休戚相關。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在制度層面上既要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提供保障,又要為勞動者訴求公平正義暢通渠道。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地方政府應當切實突出以人為本的核心,要以雙贏的理念引導勞資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針對轉型期復雜的勞動關系,政府必須通過完善勞動立法,進一步完善用工制度,加強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加大對勞動用工違法成本的懲處,嚴格執法監管,嚴懲違法用工行為。同時,還應通過建立勞動關系調處機制,加強與企業的信息溝通,建立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早發現、早處理,掌握協調勞動關系的主動權。
2、企業要切實擔當起應負的社會責任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只有構建合作的勞動關系,才能實現企業和勞動者的互利共贏。為此,企業必須樹立尊重勞動者的核心價值觀,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履行基本的法定義務,在勞動用工方面嚴格執行法定程序。同時,必須充分發揮企業黨委、工會的作用,走群眾路線做好職工思想工作,贏得職工的信任與支持,千方百計確保企業正常生產,從而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在這個過程中,要使企業的管理走向科學化。當前我國企業類型眾多、勞動關系紛繁復雜,企業內部的協商調解機制還未得到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工會組織也還不夠健全,工會的維權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所造成一些勞動爭議不能在企業及時化解。由此,在當前勞動爭議高發現實形勢下,企業應當注重加強與工會的配合,積極發揮工會的作用,運用職代會和集體協商等法律制度,保障職工的具體利益。同時,還要加強企業內部勞動爭議的預警和調節功能,把可能發生的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
3、工會應在協調勞動關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是工會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工會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著力點。針對日益高發的勞動爭議,筆者認為當前工會應當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開展工作:其一,加強工會組建工作。面對勞動爭議高發之勢,工會組織應采取措施積極針對大量非公企業工會剛剛組建的現狀,履行工會職能,變組建上的數量擴張為質量提高。要落實廣大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引導企業落實《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凡涉及職工利益的政策和方案,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履行民主程序。其二,積極開展工資協商。工資收入是職工最切身、最直接的利益,也是直接引發勞動爭議的因素。工會要把平等協商工資共決作為維護職工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溝通和協商的方式來化解利益矛盾,加強職代會制度建設,疏通職工的訴求渠道,讓勞動者的利益充分表達。其三,加強職工思想工作。當前,由于社會轉型和利益關系的調整,工會組織要做好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要及時準確地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反映職工的呼聲,疏導理順職工的情緒,將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日益增多的情況,工會應當發揮好教育引導的職能,切實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工會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提高職工自我維權的意識和能力,通過開展群眾性建功立業活動,促進職工技能提高,從而達到“既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既服務于職工,又服務于企業”的共贏目標。總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勞動爭議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政府、企業和工會三方的作用和手段來協調解決。
作者:楊曉光單位:江蘇省工運研究所